本报讯(记者 张石)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作为促进中日两国青少年交流的一项重要活动,“明天□中日青年动画漫画短篇作品大赛”将在今年末至明年初由中日双方共同举办。
这项活动是由日本超党派议员结成的“日中新世纪会”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日动画漫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
9日下午,“明天□中日青年动画漫画短篇作品大赛”的作品徵集活动于当日宣布启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道上尚史、日中新世纪会事务局长吉村善和为本次活动揭牌。
日本作为世界上动漫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动画漫画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近几十年中日文化交流的历程中,动画漫画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的青少年们对“阿童木”、“机器猫”、“一休和尚”等日本卡通形象耳熟能详。据今年公布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们所做的意识调查,15岁以前接触过日本漫画的人达95%。
中国的大学中也几乎都有日本漫画的欣赏与研究俱乐部。
据介绍,本次大赛的应徵作品资格为中日两国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专业学校学生创作的作品,本次大赛的最优秀奖将设定中日动画、漫画各一名,其中日本方面将颁发“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奖”,中国方面将颁发“金奖”奖杯和荣誉证书。
中国虽然对接受日本的动漫产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对日本动漫“负面影响”的警戒心也从来没有放松。
目前,一本叫做《死亡笔记》的日本漫画在中国正遭查封。据了解,《死亡笔记》是2003年12月开始在日本连载的心理悬疑漫画作品:死神把一本笔记遗落人间,被一个天才拾到。他只要在笔记本上写上想杀的人名,对方就会死亡。
该书通过网络传播,其相关产品也相继出现,如漫画书、光碟、笔记本等,其中最为抢手的当数漫画书中的道具□□能主宰人生死的“死亡笔记本”。这本书提供一本黑色封面的笔记本,封面上印有“DEATH NOTE”(死亡笔记)几个字,只要在里面写上某人的姓名和死法,那个人就会在你设定的时间内,按照你写下的方式死去。这原本是日本漫画《死亡笔记》中的一件道具,如今成了一种动漫周边产品在日本热卖,而由此延伸出的“死亡游戏”也在中小学生中渐渐流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现在已经明令禁止这本书的出版和销售,认为这本书会使孩子们的心理“阴暗”。中国各地也开始了收缴这本书的“扫黄打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