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太湖事件是科学发展观的活教材
日期: 07年06月2期

■ 张祖国

 

  自528日起,因气候因素等影响,太湖流域高温少雨,水位偏低,使无锡太湖的梅梁湖等湖湾,比往年提前2个多月出现了大规模蓝藻现象。29日,无锡市区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发了无锡市有史以来因太湖蓝藻暴发导致的最大规模的供水危机。与此同时,市面上的桶装纯净水价格疯长,有的卖到35元一桶,很多地方出现了水荒。在政府的干预下,很多水果店、棋牌室、理发店门口开始卖水了,但瓶装矿泉水价格涨了近1倍。

  随后,水利部紧急调引长江清水3.67亿立方米注入太湖,通过引江济太,太湖水量得到了有效补给,太湖水位维持在3.00米以上,直接受水的太湖贡湖水域水质明显好转,承担著无锡市20%居民供水的锡东水厂水质稳定。其间,无锡市气象局发射了共计15枚人工增雨作业火箭弹,27小时内湖区雨量平均超过23毫米,大大缓解了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恶化的压力。61日晚,无锡市太湖蓝藻应急指挥部传出消息,当天对无锡市的中桥、贡湖、充山、锡东等自来水厂的出厂水质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水质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原来腥臭的自来水已无色无味,达标饮用水已流入千家万户,连日来一直困扰居民的洗澡、洗衣、洗菜难等问题基本画上句号。

  无锡市的水危机发生后,无锡市政府对公众的解释是由于今夏气温偏高、雨水偏少所致,因此是一次天灾,但实际上在更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人祸,它暴露出近年来中国在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环境所带来的严重破坏。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给太湖带来了沉重的环境污染压力,太湖流域范围的各类河湖水体,隔三岔五地变黑、变红、变黄,太湖的水环境问题,一直是无锡市民心中的隐痛。虽然之前政府部门也组织了部分的环保活动,搬迁或关闭了沿湖的一些企业,但是仍然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在流入太湖,而且,很多已经含有大量污染物质的淤泥都积蓄在湖底,不容易清除。如果淤泥里的有机物和有害金属元素不加以清除,很难彻底改善水质。另外一个重要的污染原因,在于当地的排污达标水平太低,从工厂排污口和污水处理厂出来的,仍然是劣于五类的污水,那些所谓已经达标可以合法排放的废水,必须按19以上的比例用洁净水进行稀释,才能够勉强达到地面三类水的标准。但是,目前太湖流域的水体,已经没有能力提供这样的好水来稀释污水,结果只能是污水加污水,形成恶性循环。

  虽然无锡市太湖水污染事件已经得到平息,但有关的教训绝不能遗忘。531日下午,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专程到无锡实地了解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公开表示今后要下决心以更大力度治理太湖,下令地方一定要铁腕治理。一方面要实行更严格的区域环保制度,提高太湖周边地区的环保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建设更多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太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流域面积近37,000平方公里,包括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上海市的大部分以及安徽省的小部分。据官方最近的检测结果,流入太湖的27条主要河流,除天目山区入湖的河流水质较好外,其馀河流的中下游基本上都是污染河段。由于这一地区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污染的压力都很大,因此真要彻底解决太湖的污染问题,也并不只是无锡的问题,沪、浙、皖三省市都有责任进行协同治污。

  64日,无锡太湖蓝藻暴发引起安徽环保部门对其境内巢湖水质的高度警觉,巢湖也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巢湖水环境保护防止蓝藻暴发的通知》,要求环保部门加强水质监测和预警预报,强化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做好饮用水源应急准备。不仅是太湖、巢湖这样的湖泊正面临严重的水污染危机,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也同样面临被污染的危险。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编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公开发表,从该报告中可以看到,长江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已经成为世界上破坏最严重的亚洲五大河流之一。以前在《黄河大合唱》中有保卫黄河的歌词,今后中国将面临保卫长江的重任。《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整体呈恶化趋势。长江干流的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公里,岷江、沱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长江生态系统也在不断退化之中,物种不断减少,国宝白鳍豚难觅踪迹,鲥鱼已经不见多年,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流域中的天然捕捞产量已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10万吨左右。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的《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十条河流》报告中,也将长江列入面临严重危机的名单之中。事实上,长江的污染不但严重威胁沿岸流域500多个城市居民的饮水卫生,连长江河口及附近的海域,都已受到严重的污染,当地水域已出现有毒藻类增生的现象。因江水被拦截,中、下游的污水无法获得稀释,河川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水就流入了东海。

  经历了这一次水污染的危机之痛以后,可以相信在事实面前中国的政府和人民将会吸取深刻的教训,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定会进一步地深入人心,以前的工厂超标准排污,生活污水无节制排放的行为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因为如果对GDP的政绩观继续麻木不仁,对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污染行为放任不管,中国的一个一个已经重病缠身的河流湖泊将无法承受,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活,而且还会遗害子孙后代。但是,尽管近年来中央一直提倡绿色GDP指标,可是很多地方官员仍然是什么色的GDP都要,地方政府正成为中国环保运动最大的阻力来源。尤其是税收利益让不少地方政府对环保视若无睹,很多排污的工厂和地方政府之间有利益关系,地方政府为了税收利益,放纵这些企业的污染行为。新华社日前刊发评论员文章也认为,在一些地方领导心目中,确保经济增长数量是硬任务,关系到自己的声望和前程,节能减排则是软任务,完成差一些不要紧。正是在这种意识主导下,节能减排在一些地方成了自欺欺人的宣传口号。所以,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环境的问题,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好在中央政府的头脑是很清醒的,此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认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之上。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4232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