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 文
随著日本社会走向老龄少子化,随著全球经济发展走向一体化,日本必须解决人的问题已经昭然若揭,日本必然引进外国人劳动力已经势在必行。如果把以上结论作为思考问题和制定政策的大前提,那么日本现存的研修实习制度落后社会发展要求的事实非常明显,非改不可。对既存制度进行改革,固然会影响到各种行业、集团、组织、个人的利益,但为了名正言顺地打开日本引进外国人劳动力的门户,为了让广大外国劳动者能摆脱受压榨被安排的被动角色,成为新制度的主体,真正享有劳动者的同等权利,日本面临的选择,将不是亡羊补牢,而是彻底改革。
现行的研修实习制度正式设立于1993年,日本政府的本意是为外国劳动者学习日本技术以便服务于当地社会提供平台。但该制度实行十馀年来,早已变成日本中小企业获取外国廉价劳动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藉以维持竞争力的单纯渠道。在派出单位、接受企业,还有更多中间机构的多重榨取之下,作为研修生和技能实习生的外国劳动者除了接受摆布、沦为牺牲品之外,几乎丧失了劳动者应该拥有的一切主体性。
多年来,发生在研修实习生身上的侵害事件层出不穷,比如接受单位以统一管理的名义强收个人护照、强制劳动者做集体储蓄,强迫个人从事超长时间的法定外加班,强制送还争取合法权利的劳动者,甚至因保证金、违约金等问题而强行监禁、限制人身自由等。更为普遍的问题是,外国人劳动者在付出一切之后只能得到远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工资,许多人即使是技能学习者,他们作为单纯的打工者也是得不偿失。在经济利益受损的同时,再加上环境压抑、沟通受阻、文化冲突等原因,使得近年来的研修实习生成为矛盾冲突和恶性事件高发群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要解决大部分名实不符的外国劳动者的生存困境,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现存制度。日本政府各部门最近针对研修实习制度已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种种改革方案,甚至关系到制度的存废问题。不过,这些改善提案听起来闹哄哄混乱一片,提案者无不出于本位立场,缺乏从战略高度观照日本引进外国人劳动力的大局观和整体观。比如经产省为了维持中小企业渴望的廉价劳动力来源,主张维持现有制度;厚生省为强化相关劳动法令,主张废除为期一年的没有任何劳动保障“研修”期间;法务省为了管理方便,指出技能实习制度的现状与日本实现技能国际化转移的初衷完全不符,法务大臣个人建议废除现存制度,在专业的技术领域之外,广泛引进单纯劳动力,实行统一管理。此外,国土交通省和外务省对此也纷纷有所置喙。
在以上争议四起的讨论和建议中,响彻了行业、组织等利益集团的声音,也显示了政府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立场,更暴露了日本条块分割互相牵制的行政缺陷和立法局限。在这些关系到日本未来,也决定千万人命运的利弊讨论和政策厘定过程中,唯独缺少的是行为主体——外国劳动者的声音。对于每年以10%速度增长的外国人研修生,对于日本国内现存十数万外国人实习生,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或谘询机构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的要求,理解他们的感受。在现行条例的改革过程中,制度设计者们或高头讲章,或闭门造车,他们想当然的做法源于脱离现场,源于落后形势,源于忽视人权,源于自以为是。其结果要么是新瓶装旧酒,变相维持现状;要么是新制度被恶质利用,迅速蜕变成名存实亡的东西——就像十馀年来已经发生的一样,日本引进外国人劳动力,演的是一场“主角不在”的戏。
日本政府部门对研修实习制度提出疑问,引起争议,是一件好事,这至少说明发生的一切已彻底暴露了现存制度的缺陷,使人难以安于现状。真正的问题在于争议四起之后:是相安无事,归于沉寂,还是聚精会神,大胆突破。研修实习生制度,越来越成为阻碍国际化的一道樊篱,一种象徵。拆除这道樊篱,打破这个象徵,将是日本引进外国人劳动力实现突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