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华人学者推翻“留日反日”俗说
日期: 07年05月4期

本报讯(记者 冷舟)“留日反日”这句话在中日两国流传已久,似乎已成为一个定理,和“留美亲美”形成对应,有时还被作为评价中日关系等诸问题的一个标准,但是在20073月出版的21世纪COE国际日本学研究丛书之五《作为相互理解的日本研究》一书刊登了一篇在日华人学者的文章,用实证的方法推翻了“留日反日”的俗说。

这篇题为《战后中国人加入日本国籍与对日感情变化的构造——“留日反日”之考察》的文章首先从战后的中国人加入日本国籍的事情入手分析。文章指出:在1952年到1989年的38年里,加入日本国籍的中国人共37,883人,而在1990年到2005年的16年里,加入日本国籍的人数高达58,879人,这些1990年以后加入日本国籍的人几乎都是经过留学阶段,也就是以留学生的身份进入日本的。作者引用《中文导报》的调查指出:虽然加入日本国籍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为了生活方便和解决签证问题,但是“爱上日本”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回答加入日本国籍的理由时,在1999年的调查中回答“爱上日本”的仅为5%,到2004年达17.6%

另外作者引用了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在200511月对日本大学、大学院及专门学校的5500人留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其中中国人最多,占75.4%),结果显示,留学生在留学以后,对日本的印象“变好了”的达62.8%,对日本人的印象变好了的达58.9%,认为来日本是“正确选择”的达84.6%。在“来日年数与留学后对日本的全体印象”这一设问中,滞在期间为4年以下的留学生“变好了”达80%,而4年以上的留学生达90%。与此相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于2004年在中国国内所做的调查显示,对日本“感到亲切”的人仅6%,“不感亲切”的高达54%

作者还在文章中具体分析了留学生来日后感情变化的机制,大约有如下几点:

1.随著接触日本人、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的机会的增多,使以前的反日感发生了变化。

2.发现那些给国人带来负面效应的日本文化符号的矛盾性和多面性,如作者曾采访一名在靖国神社中穿著旧日本海军军服的老兵在815日参拜,笔者问:“您对过去的战争是反对还是赞美?”这位老兵说:“当然反对。”“那您为什么这样打扮?”老兵说:“为了和死去的战友会面。”由此可见作为日本文化“符号”的一些事物的多面性。

3.从各种经历中理解日本文化的暧昧性。

4.努力发现作为“全体日本像”的东西。

5.经过如上的努力,对日感情的正面因素增加。

综上所述,可以证明所谓“留日反日”不过是一句俗语,在现在已经没有了生命力,经不起科学的验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6/4100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