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03年日本经济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复苏迹象,尤其是经历了长达14年熊市的日本股市开始步入上升的基调。支撑日本股市进入恢复状态的基本面条件无疑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全面改善。在2002会计年度(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日本上市公司的营业纯利润与前一会计年度相比增加了70%,这说明日本的企业部门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以后终于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日本经济界人士普遍预期2003会计年度(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上市公司的营业纯利润至少可以获得10%以上的增长率。
主导日本经济今后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设备投资的动向,因为在企业营业利润增加以后所产生的资金,如果仅仅是用于偿还以往的债务,那么这对于日本经济的恢复将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日本的企业经营者是否具有积极的设备投资的愿望和意识将会左右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在日本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所谓的“过剩设备投资”问题,这是在泡沫经济时代,以企业间的相互持股为基础,上市公司普遍流行时价增资方式,使得几乎不需要承担利息负担的活泼的设备投资成为可能,结果导致陷入设备过剩状态。但是,经过10多年的历史演变,日本目前对于先端技术的设备投资可以说已经有所落伍,根据日本银行所发表的短期经济观测,日本的企业经营者对于设备投资的兴趣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都有所提高,当然能够有力推动日本企业经营者积极进行设备投资的动力仍然是日本企业经营者对日本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而股票市场的动向对于这种预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目前日本股市所呈现出来的复苏势头将会对日本企业经营者设备投资愿望的加强产生正面的影响力。
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来说,日本经济要想真正走出阴影离不开消费需求的扩张,尽管日本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于设备投资的欲望在加强,可是仍然有不少的企业经营者对于扩大设备投资持谨慎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在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前景不明朗的环境之下,盲目地进行设备投资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资金损失。所以,从企业设备投资开始起动的景气恢复要想步入正轨,必须要有消费扩大的配合,而消费的扩大又离不开广大消费者普遍性的关于经济改善的现实感觉。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经济恢复时期,从统计数据观察到经济向好到广大消费者产生经济改善的现实感觉之间的“时滞”较长,需要花费2至3年的时间,而在以中产阶级为中心的日本社会里,由于日本国民平均的储蓄积累要比美国丰厚得多,所以消费者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消费行为也许要比美国来得更快。同时,日本还有一个有利条件,这就是日本拥有1400兆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这1400兆日元个人金融资产的一大半又几乎掌握在老龄人口手里,因此随着经济逐步恢复所带来的金融资产收益的上升,也一定会对消费的扩大有所贡献。
关于日本经济,人们普遍认为日本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其实这里存在一定的误解,就日本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出口占GDP的比重)而言,日本与美国、欧盟国家相差不大,均在1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在20%以上,远远超过日本。但是在日本经济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这就是对外汇行情和出口动向总是有过敏反应,这一反应引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所谓的“ 美国依存症”,人们将其形容为“美国打一个喷嚏,日本就要患感冒”,在股市运行方面东京股票市场一直与纽约股票市场保持着密切的连动关系。尽管日本的对外依存度并非像日本国内外所想象的那样高,但是其对汇率和出口变动的过敏反应仍将存在,所以日元汇率的走向对于日本经济能否保持顺利的恢复趋势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日元汇率又重新出现升值倾向,最近已经升至1美元兑105日元左右。关于汇率走势,通常在理论上认为它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等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但是就日元汇率而言,目前的日元汇率水平与其说是反映了当前日本经济的基本面情况,还不如说反映了美国政府的态度。因为,目前美国经济中的国际收支和财政收支双赤字的事态正在加剧,美国布什总统为了争取连任,讨好国内的利益集团实际上已经降下了强势美元的大旗,对日本政府进行市场干预采取了明显的批判态度。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日元的问题上,外汇市场往往对美国政府的态度会产生过剩反应,所以在2004年不应该排除日元发生过份升值的可能性。
总之,2004年的日本经济从总体上来说将会继续已经出现的复苏趋势,但是复苏趋势的发展是否顺利与日元汇率的演变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日元汇率发生严重的升值事态,日本经济的复苏将会遭遇一定的挫折。
主导日本经济今后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设备投资的动向,因为在企业营业利润增加以后所产生的资金,如果仅仅是用于偿还以往的债务,那么这对于日本经济的恢复将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日本的企业经营者是否具有积极的设备投资的愿望和意识将会左右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在日本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所谓的“过剩设备投资”问题,这是在泡沫经济时代,以企业间的相互持股为基础,上市公司普遍流行时价增资方式,使得几乎不需要承担利息负担的活泼的设备投资成为可能,结果导致陷入设备过剩状态。但是,经过10多年的历史演变,日本目前对于先端技术的设备投资可以说已经有所落伍,根据日本银行所发表的短期经济观测,日本的企业经营者对于设备投资的兴趣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都有所提高,当然能够有力推动日本企业经营者积极进行设备投资的动力仍然是日本企业经营者对日本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而股票市场的动向对于这种预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目前日本股市所呈现出来的复苏势头将会对日本企业经营者设备投资愿望的加强产生正面的影响力。
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来说,日本经济要想真正走出阴影离不开消费需求的扩张,尽管日本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于设备投资的欲望在加强,可是仍然有不少的企业经营者对于扩大设备投资持谨慎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在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前景不明朗的环境之下,盲目地进行设备投资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资金损失。所以,从企业设备投资开始起动的景气恢复要想步入正轨,必须要有消费扩大的配合,而消费的扩大又离不开广大消费者普遍性的关于经济改善的现实感觉。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经济恢复时期,从统计数据观察到经济向好到广大消费者产生经济改善的现实感觉之间的“时滞”较长,需要花费2至3年的时间,而在以中产阶级为中心的日本社会里,由于日本国民平均的储蓄积累要比美国丰厚得多,所以消费者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消费行为也许要比美国来得更快。同时,日本还有一个有利条件,这就是日本拥有1400兆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这1400兆日元个人金融资产的一大半又几乎掌握在老龄人口手里,因此随着经济逐步恢复所带来的金融资产收益的上升,也一定会对消费的扩大有所贡献。
关于日本经济,人们普遍认为日本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其实这里存在一定的误解,就日本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出口占GDP的比重)而言,日本与美国、欧盟国家相差不大,均在1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在20%以上,远远超过日本。但是在日本经济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这就是对外汇行情和出口动向总是有过敏反应,这一反应引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所谓的“ 美国依存症”,人们将其形容为“美国打一个喷嚏,日本就要患感冒”,在股市运行方面东京股票市场一直与纽约股票市场保持着密切的连动关系。尽管日本的对外依存度并非像日本国内外所想象的那样高,但是其对汇率和出口变动的过敏反应仍将存在,所以日元汇率的走向对于日本经济能否保持顺利的恢复趋势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日元汇率又重新出现升值倾向,最近已经升至1美元兑105日元左右。关于汇率走势,通常在理论上认为它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等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但是就日元汇率而言,目前的日元汇率水平与其说是反映了当前日本经济的基本面情况,还不如说反映了美国政府的态度。因为,目前美国经济中的国际收支和财政收支双赤字的事态正在加剧,美国布什总统为了争取连任,讨好国内的利益集团实际上已经降下了强势美元的大旗,对日本政府进行市场干预采取了明显的批判态度。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日元的问题上,外汇市场往往对美国政府的态度会产生过剩反应,所以在2004年不应该排除日元发生过份升值的可能性。
总之,2004年的日本经济从总体上来说将会继续已经出现的复苏趋势,但是复苏趋势的发展是否顺利与日元汇率的演变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日元汇率发生严重的升值事态,日本经济的复苏将会遭遇一定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