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
16日人民大学国学院否认将《丧家狗》一书列作必读书。国学院一位老师澄清,国学院并没有推出“必读书目”,只有一份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的都是历代典籍,不会将《丧家狗》这类畅销书列入其中。
至于外界误传的原因,该老师表示,
李零认为,《论语》是一部孔门师生一起聊天的书,孔子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是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而任何像孔子一样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在《丧家狗:我读<论语>》 一书中,李零讲述了孔门师生会聚一堂,谈论理想和现实的热闹场景;孔子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累累如丧家狗的一生;老师死后,孔门弟子,各立山头,争正统名 位,但又齐心协力大树特树孔子为圣人的过程。此外,还有孔子的真正想法、真正态度:要读书,不要种地,书读好了才能做官,才能真正解决贫困;处世,要明哲 保身,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既不铤而走险,也不自寻短见;富贵,可求,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内容。
在该书中,李 零围绕《论语》探寻究竟,《论语》到底在讲什么?而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以其犀利如刀锋的语言和对现实世界的一贯审视,将《论语》这部千百年来读书 人视作命根子、当权者视作统治法宝的经典,作了深入浅出的解剖。在作者笔下,孔子就是一条郁郁不得志的丧家狗,奔波一生而无所得,他是读书人的宿命的缩 影,是所有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者的缩影。
丧家狗典出《论语》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