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出现震荡仍然维持强势 有结构性泡沫无整体性泡沫
日期:
07年05月3期
■ 浩 运
上一周的中国股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震荡,周一(5月14日)由于受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加强投资者教育通知的影响,早盘上证指数低开,但随后仍然收出阳线。周二(5月15日)上证指数继续低开,并一路下探连续跌破4000点和3900点整数关,最后报收在1850点左右,跌幅超过3%。但是,周三(5月16日)和周四(5月17日)连续2天展开反弹行情,使上证指数重新回到4000点的上方。周五(5月18日)早盘又出现了下跌的动向,不过上证指数仍然守住了4000点的大关。值得一提的是,B股市场仍然保持火爆状况,上证B股指数继续创出历史新高,周五(5月18日)报收于361点。
自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涨声一片,其间虽有调整,但都非常短暂。重要的调整有三次,在K线图上可以看到三根大阴线,分别是2月17日、4月19日和5月13日,不过,通常在大阴线出现后的第2天就立即展开反弹,并迅速将大阴线彻底消化。目前,在上证指数由熊市时的最低点998点一路上涨至4000点 以后,投资者对后市的分歧已经明显扩大,心态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既担心万一大跌使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也担心立即出局会承受踏空的风险。人人都知道没有只 涨不跌的股市,涨了以后肯定会下跌,但是难就难在谁也判断不准头部究竟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始下跌?目前,主张做空的人认为中国股市泡沫已经很严重,所以不 断有人发出“中国股市泡沫论”的警告。目前的中国股市已经存在泡沫恐怕没有人能够否定,问题是这种泡沫是什么性质的泡沫?泡沫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可能是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好在权威部门已经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和沪深交易所向证监会和国务院提交的《当前股市价值评估报告》,按照2006年的年报计算,在5月8日4000点时的平均市盈率为36倍,而不是社会上流传的40倍至50倍,按2007年1季度业绩增长情况所推算出来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则更低,大约为28倍左右。由此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当前股市逐步形成结构性泡沫,但无整体性泡沫,可以用扩大供给、整体上市、大盘股回归等方法来加以解决。
在周五(5月18日)闭市以后,央行宣布了再一次加息的消息,从5月19日起将1年期的存款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因此,升息以后股市的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虽然对投资者的心理可能在短时间内会有一些影响,但并不会产生太大的直接影响。因为,此次加息的幅度非常有限,1年期的存款利率在增加了0.27个百分点以后,仍然处于负利率的状况,不可能因此引导资金离开股市,重返储蓄。而且从以往的加息以后股市的实际反应来看,通常是开盘时明显低开,但随后便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