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政英国10年之后,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10日正式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并将于6月27日辞去首相职务,他在11日正式表态支持财政部长布朗做他的接班人。另据其友人透露,除非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给予布莱尔一份重要的国际职务,否则后者将继续担当塞奇菲尔德的议员直至下次大选。
当地时间上午9点,54岁的布莱尔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召开了15分钟的内阁会议,首先向内阁通报其离任时间,然后乘专机回到他1994年宣布竞选党魁的地方——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塞奇菲尔德选区,在其“仕途开始”的地点宣布下台的消息。1983年5月20日,布莱尔正是从该选区进入下议院开始其政治生涯。1997年大选,布莱尔率新工党以压倒性多数议席胜出,他也从该选区乘专机抵达伦敦。
布莱尔在当地的蒂姆敦工党俱乐部中对支持者表示,他将于6月27日向英女王辞去首相职务:“我担任这个国家的首相已10年之久,我想这对我本人和这个国家来说都已经够久了;有时候,克服权力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放下。”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布莱尔的声明结束了各方数月来对其离任时间表的猜测,他在2004年底首次表示会在三连任后期退位。
回顾过去,布莱尔表示他入主政府时带著“很高的期望”,并将带著“对未来更高的期望离开”。布莱尔希望工党继续坚持“新工党”路线,以连续第四次赢得大选。工党前党魁史密斯1994年猝死时,当时年仅41岁的布莱尔与现任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达成协议,由他接任党魁。当工党在1997年大获全胜时,布莱尔顺理成章地成为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
对于最受争议的伊拉克问题,布莱尔表示:“我可能做错了,那是你们的说法。”他强调,无论做任何事他都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请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我为国家做了我认为是对的事。”不过,布莱尔的执政成绩为伊拉克战争所累,这也是他支持率下跌的重要原因。
2003年,布莱尔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支持盟友美国总统布什主导的伊拉克战争,这让他在许多选民心目中“失宠”,执政的工党至今为此在民调中萎靡不振。工党去年9月发生内讧后,他被迫表态将在一年内退位。
不过,选民不会忘记布莱尔为经历数十年暴力的北爱尔兰带来了和平。他是第一个为工党连赢3届选举的功臣,也是英国百年来第二个执政10年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是唯一执政时间比他长的首相。然而,因为涉嫌“金钱换爵位”丑闻,他也是英国历史上首位卷入刑事调查的在位首相。
另一方面,布莱尔的辞职将引发工党领袖之争,其继承人预计将在7周内选出,布莱尔在此期间将继续行使首相和工党领袖的职责。唐宁街强调,布莱尔10日的辞职声明是一个“政党事件”,而不是权力的移交。今年6月,他将按计划参加欧盟峰会和八国峰会,讨论有关全球气候改变和消除非洲贫困的问题。
预计现任财长布朗不会在选举中遭遇有力挑战,许多工党重量级人物已表示不会参与角逐,不过他仍需履行正常的选举程序从而成为首相。此前布莱尔一直回避支持与他关系紧张的布朗为继承人,但在宣布下台日期后,布莱尔11日正式给予布朗认可,目前布朗接任首相可说已成定局。
作为英国200年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财政大臣,布朗上任后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避免成为“短命”首相。最新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不足二成。在本月的地方选举中,工党的主要对手保守党获得大约40%的选票,如果这一支持率能保持到2009年的议会选举,那么保守党将把工党顺利赶下台,使布朗成为1960年以来执政时间最短的首相。
此外,北爱尔兰新教民主统一党领袖佩斯利5月8日在首府贝尔法斯特宣誓就任北爱新政府第一部长,曾在爱尔兰共和军任指挥官的新芬党二号人物麦吉尼斯则宣誓就任第二部长。这标志北爱地方自治政府正式恢复行使自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