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六华人让日兴A股基金翻番
日期: 07年03月4期

    本报讯(记者 孙辉)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黄河A股基金”自20052月面世以来,市值增长一倍。鲜为人知的是,运作这个基金的是来自4个国家和地区的6名华人。

    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资产超过10日元,名列日本前三甲,在伦敦、新加坡和美国都设有投资据点,率先在日本推出了房地产投资基金等项目,在满足投资者投资日益多样化这方面,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始终领先于同行业。2005年,来自不同地区的6名投资精英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海外投资A股的管理团队,团队成员不仅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并且能够用流利的中文、英文和日文等语言进行交流。他们是中国山西出身的王骏琦(日本名:宫里启晖)、香港出身的冯国安、上海出身的王闯、马来西亚出身的余伟连、台湾出身的胡家铭和吴佳陵。

    担任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中华总监的王骏琦毕业于东京大学,13年前他感受到金融世界的魅力,毅然放弃了遗传基因学顶尖学者的地位,投身到金融投资的世界来。

    团队统帅王骏琦介绍他们的团队时说:“中国的证券市场非常独特,虽仅有短短的16年历史,但它却已经完全进入了国际成熟市场竞争的主流。想在这种环境中顺利运作,投资者都必须拥有丰富的国际投资经验,并通晓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有了对中国文化彻底的了解,才能在运用上挥洒自如。因此在团队的建设上,日兴首先吸纳了华裔专业投资人士。”

    20052月,王骏琦以投资基金的形式开启了日本投资者对中国A股投资的先河,这一年他才41岁。当时王骏琦就认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博会这两大盛事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起著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孕育并蕴藏了不少宝藏,那就是优质企业。发掘这些优质企业成为我们的最大任务。”

    深沪两股市已有1300家上市企业,王骏琦的团队从中以房地产、金融、通信及钢铁等骨干产业为中心,筛选出近300家上市企业,经过近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最终选择了约50优质企业作为基金投资的对象。

    基金命名为“黄河”,由于积极投资成长股,该基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该基金市值是2005年初时的两倍。然而这一切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波折。为了协调商谈设立第一个海外A股基金,王骏琦曾无数次往返于东京和北京之间。2002QFII制度的颁布,打开了海外投资者渴望投资中国A股的大门,随著市场的开放,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加紧步伐准备设立第一个海外A股基金,王骏琦回忆当年的情况说:“和有关部门交涉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当时,中国资本市场正缓慢地开放。在和有关当局讨论时,我们也曾考虑过暂停我们的计划,等时机更为成熟时再行商议。那段时期大家心里都很不好受。”

    以QFII的投资形式在海外设立、管理并发行的A股基金,这个大胆的创新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证监会的极大关注,对日本的基金概念及相关法律监管部门也多次倾听王骏琦的说明循序渐进的讨论和磨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世界第一个A股海外基金的问世中,由于中日两国的法律及商业习惯不同,项目的运行曾多次碰到了阻力。

   “黄河基金”是世界上第一支海外A股基金,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这支华人团队从翻译中国的有关法律开始,然而即使是看上去与日本法律很相似的条文,日中双方的诠释却有很大的不同。为了避免错误,他们逐个问题地和律师确认解决,因此花费了很长时间。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后,20052月“黄河基金”开始运作,投资者的认购金额在基金设立刚开始时就超过100亿日元。

    首先融通公司筛选出一批适合投资的企业,再由日兴的中国团队进行实地调查,来确定最有投资价值的投资对象。王骏琦说:“黄河基金的选股哲学是以人为本。我们看重的是每个企业的经营者,如它们的CEOCFO抱有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又是如何将理念付诸实现的。”为了发掘优良企业,团队成员会经常飞往中国,在各地调查。

    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伟德比尔说:“中国A股基金的管理团队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大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更多的投资者从我们的基金中体验到中国A股的魅力。黄河基金已经成为我们公司最重要的基金产品之一。”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5/365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