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当前走势又逐渐趋向强劲。12月9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上升至107.5日元,创3年来的新高,并彰显进一步上扬的趋势。
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日元汇率后半年来却居高不下。日本政府正力图通过市场干预和与美国货币当局进行对话等多方手段,尽早实现外汇市场的稳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元居高不下并未对日本经济复苏带来多大的损害。有分析认为。即使美元兑日元汇率达到105日元,对于日本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也不会是很大的,更没有必要对于景气前景作过分的担忧。
首先,日元走高对于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造成的损害。这一点从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的综合指标──日元实质实际汇率(价格调整后的实际汇率),便可得知目前的日元汇率并不是很高。过去的10年间,日元每年年末的平均汇率为131.3。如果与90年代的两次日元走高时期相比,1995年6月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4.77日元,而当年的日元实质实际汇率的最高值为162.4;1999年12月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102.08,当年的日元实质实际汇率的最高值为148。因此,以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的综合指标进行衡量,目前的日元汇率并不是很高。
其次,日元走高并未造成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日元走高所能带来的直接冲击是出口价格的降低,出口数量的减少。随着日元的进一步升值,出口价格会进一步下降,企业的收益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压。但是,如果从实质实际汇率来看的话,目前的日元汇率不会造成企业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零件,以及高附加值原材料类等非价格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出口正在增加,所以对这类产品出口的影响将会十分有限。
再次,企业对于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从企业出口盈利线来看,大多数日本企业曾将115日元作为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因此,日元的持续升值无疑将对企业的收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从以往的经验看,日元升值到一定阶段,企业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如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等等,而出口盈利线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如1999年日元升值时,当年年初企业的出口盈利线为112.7日元,日元持续升值到2000年年初的时候,由于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出口盈利线下调为106.5日元。因此,如果日元持续升值到某种程度的话,企业将会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与此同时,随着出口企业生产据点向海外的转移,以及零部件在海外采购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对于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总之,90年代,由于日本实施必要的财政金融政策,而避免了经济景气出现下滑。特别是1995年3-4月,日元兑美元汇率曾一度突破80日元,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支撑,日本经济景气就会陷入泥潭。而1999年的日元升值则得益于IT产品需求的急剧增加。与这两次日元升值有所不同,目前日元汇率居高不下,既缺乏通过财政金融政策进行回旋的余地,也不在存在IT产品急剧增加这样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从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的综合指标进行判断,目前的汇率水准尚不至于严重削弱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因重组正在走向复苏,出口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对于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所以,诸多因素正在抵消日元走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日元汇率后半年来却居高不下。日本政府正力图通过市场干预和与美国货币当局进行对话等多方手段,尽早实现外汇市场的稳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元居高不下并未对日本经济复苏带来多大的损害。有分析认为。即使美元兑日元汇率达到105日元,对于日本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也不会是很大的,更没有必要对于景气前景作过分的担忧。
首先,日元走高对于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造成的损害。这一点从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的综合指标──日元实质实际汇率(价格调整后的实际汇率),便可得知目前的日元汇率并不是很高。过去的10年间,日元每年年末的平均汇率为131.3。如果与90年代的两次日元走高时期相比,1995年6月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4.77日元,而当年的日元实质实际汇率的最高值为162.4;1999年12月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102.08,当年的日元实质实际汇率的最高值为148。因此,以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的综合指标进行衡量,目前的日元汇率并不是很高。
其次,日元走高并未造成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日元走高所能带来的直接冲击是出口价格的降低,出口数量的减少。随着日元的进一步升值,出口价格会进一步下降,企业的收益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压。但是,如果从实质实际汇率来看的话,目前的日元汇率不会造成企业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零件,以及高附加值原材料类等非价格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出口正在增加,所以对这类产品出口的影响将会十分有限。
再次,企业对于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从企业出口盈利线来看,大多数日本企业曾将115日元作为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因此,日元的持续升值无疑将对企业的收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从以往的经验看,日元升值到一定阶段,企业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如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等等,而出口盈利线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如1999年日元升值时,当年年初企业的出口盈利线为112.7日元,日元持续升值到2000年年初的时候,由于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出口盈利线下调为106.5日元。因此,如果日元持续升值到某种程度的话,企业将会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与此同时,随着出口企业生产据点向海外的转移,以及零部件在海外采购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对于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总之,90年代,由于日本实施必要的财政金融政策,而避免了经济景气出现下滑。特别是1995年3-4月,日元兑美元汇率曾一度突破80日元,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支撑,日本经济景气就会陷入泥潭。而1999年的日元升值则得益于IT产品需求的急剧增加。与这两次日元升值有所不同,目前日元汇率居高不下,既缺乏通过财政金融政策进行回旋的余地,也不在存在IT产品急剧增加这样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从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的综合指标进行判断,目前的汇率水准尚不至于严重削弱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因重组正在走向复苏,出口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对于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所以,诸多因素正在抵消日元走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