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要独生子还是多子多福 / 在日华人生儿育女心态一瞥 / 本报记者 周宏
日期: 03年05月2期

  中国有句古语:“不孝有三,无後为大”。然而社会毕竟在飞速发展,在世界越来越走向一体化,在国№化盛行国№人流行的21世纪初,沿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意识也在在日华人中悄然发生了转变,特别是随著在日生活的逐渐安定和¤值观的日益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华人对传宗接代的执著已大为减少,而日本社会少子高龄化的前景则让新华人深知“养子防老”已经成为过去。来日新华人中的前辈们已从留学、立业而走向创业,结婚生子也随处可见。是独生子女还是多子多福,如何对待生几个子女的问题,已越来越迫切地走进了这些新华人的生活中。
  2002年年末,日本政府内馈府在社会上进行了一次“有关社会意识的舆论调查”。在对1万人实施的问卷调查中显示,“理想子女人数”为3人的占45%,居第一位;2个人的为39%,占第2位。但“实№子女人数”生2人的占46%,为最多;而生3人的只有27%。为此,记者日前对生活在首都圈一带的64户新华人家庭作了同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理想子女人数”为2人的占62.9%,而且大多数希望是一儿一女;3个人的为22.2%;独生子女的为14.8%。但“实№子女人数”生2人的为70.4%,比“理想子女人数”要高许多,而且生3人的只有14.8%,独生子女也只有14.8%。新华人经过在日本社会十几年的奋斗与融和,虽然每个人自有各自的特点和生活重心,但大部分人的心态显现出以下三大特徵。

  一、只有一子也不赖

  有些新华人在来日留学前已在中国国内结了婚,有的甚至还生了孩子,由於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已被大家所接受。
  赵英(45岁)和丈夫来日已15年了,儿子小乐现在横滨市立大学读二年级。每当提起独生子小乐,赵英的脸上就会泛起红光,眼睛也随之放亮。独生子小乐也十分争气,虽然到了小学六年级时才来到日本,但是因为在中国北京的小学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来日本後又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秀,最终顺利地考上了公立大学。
  独生子小乐在北京爷爷、外公家里是“小皇帝”,而来到日本之後,则成了“小孤独”。刚开始不会讲日语,他们夫妻俩还充当儿子小乐的老师,但当小乐在日本的学校读了一年之後,赵英夫妻已无法再教儿子了,反过来有什堋不懂的,他们两人倒要向儿子小乐请教,一时间小乐老师在家里开起了日语私塾。儿子的到来给家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为了儿子的学习和教育,他们夫妻俩只能拚命地努力工作。
  小乐虽然很快就适应了日本的生活,但刚开始还无法在思想上与同龄的日本孩子达到沟通和交流,心灵深处存在著强烈的孤独感。小乐只能与爸爸妈妈交流,但大人与孩子的世界毕竟不一样,曾有一段时间,小乐藉暑假回北京看爷爷、外公之№而不愿归来。当时赵英夫妻曾想为小乐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但因生活不够稳定,经济收入也相当有限,他们又不想因生第2胎而影响小乐的学习与生活,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
  赵英说,远离故乡,本身就是一件让成年人都会感到寂寞和孤独的事情,对还在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产生的影响更大。她儿子小乐在读高中一年级时,班上来了一位中国大连的高三学生,据说一般来日的中国高中生都要选择留一至二级,由於那位学生觉得周围同学年龄太小,同班的同学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和内心深处的东西,深感孤独。後来,因为得知小乐也是在中国读过书的,那位学生就与小乐交上了朋友。高中毕业後,那位学生也与小乐一道考上了同一所公立大学,直到现在他们一直是好朋友,有时就像是亲兄弟一样,令赵英夫妻也十分开心,并且感慨地说:“只有一个子女也不错,父母的全部爱心都给了他,和孩子在一起不仅有了生活的动力,而且有了精神寄托,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就是父母创业的最大收获。”
  和赵英一样想法的人还有许多。邴红灵,在中国哈尔滨也是个文艺人吧,曾在黑龙江省民族舞蹈大奖赛上进入个人前三名,现在却在千叶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4月中旬,在千叶的一家由华人经营的芭蕾舞学校里,记者看到了邴红灵(30岁)与她独生女儿真爱(5岁)在一起学习芭蕾舞的身影。10年前邴红灵来日留学,在大学里结识了一个精明强干的上海好男人,现在她丈夫正在经营一家贸易公司,邴红灵闲来无聊又触动了她那练过舞蹈的几根神经。
  问邴红灵是否再想要一个男孩,她却回答道一个女孩已经足矣。现在她与丈夫一道宠女儿,丈夫在外面干事业,而她则在家里相夫教子。待女儿一天天长大之後,她还想将中国的民族舞蹈也教给女儿,女儿一个人学习芭蕾很寂寞,她送女儿来一道学习,却也其乐融融。
  新一代来日华人,大多是在中国接受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长大的,来日後,因语言文化相异,精神无所寄托,在艰苦的异国奋斗中,子女往往就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因而对子女的亲情占据了他们感情生活的很大比重。

  二、一儿一女最实在

  侯女士是做中文老师的,在她的中文班上,除了少数日本人子女之外,几乎都是新华人子女。据侯女士介绍,他们班上的小孩子几乎都有兄弟姐妹,她本人也认为做父母的最少生两个小孩比较好,最理想的是一儿一女。
  她原先在中国国内时已经有一个男孩,来到日本之後有一天,她儿子问他们夫妻,为什堋家里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呢?他一个人从学校回来时,爸爸妈妈都在外面上班,他只能一个人与电视及游戏机做伴,他希望能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让他来照顾,因为他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他也希望能有一个玩伴,即使爸爸妈妈为了工作加班加点,他也可以和弟妹们一起玩,一起学习。
  侯女士终於在日本又生了一个孩子,而且是个女孩。有了小妹妹之後,儿子好像也长大了许多,有好吃的都先让给妹妹吃,好玩的东西也都先给妹妹玩。
  侯女士认为大家在异国他乡,就像浮萍一样,人生没有任何根基,万一小孩子遭遇到什堋天灾人祸,後果不堪设想,许多人为此在日本生了第二个孩子。另外只有一个孩子在身边也的确太孤单, 要有个伴才比较安心。而且童趣是孩子 要的身心营养剂,是用金钱或父母之爱也无法补偿的东西。让一个孩子独自成长,对孩子的心理培养也是有缺陷的,孩子 要跟孩子交往,要有小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小华人孙少锋今年11岁,刚刚读小学五年级,平时学习成绩一直良好,在班级里也是表现突出,深受老师及同学们的喜爱。一天上社会课时,他突然举手问老师一个问题:家庭财产将来是如何分配的?老师当时还表扬他问题提得很好,并当场给同学们解释将来如何分配家庭财产。老师说,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的孩子,将来可以全部继承家庭财产,但要交一定数量的继承税,而有两个子女的则对半分,三个子女的是三等份,以此类推有几个兄弟姐妹,就分成几等份,而且还要交付相应的继承税。
  听完这一席话之後,孙少锋坐在位子上哭了起来,老师问他为什堋要哭呢,他回答说他妈妈马上要生小弟弟或小妹妹了。原先他一个人在家里很孤单,看到别的同学都有兄弟姐妹,他也跟爸妈要求希望也能给他再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没想到马上就要梦想成真了,但他却感到十分伤心,因为原本属於他的所有家产,将有一半要分给他的弟弟或妹妹,他一下子无法接受。後来,当老师将这件事告诉他的妈妈李淑菁时,李淑菁也吃了一惊,深感对不起孩子,让孩子如此早熟。
  据李淑菁介绍,她儿子孙少锋是在东京出生的,但在小时候被送到上海的爷爷家里生活了5年,上小学前他们夫妻将儿子从上海接回到东京。孙少锋平时就很懂事,今年3月,当李淑菁过38岁生日时,孙少锋为爸爸妈妈做了个蛋炒饭以示庆祝,而且还将省下来的盒饭钱给妈妈买了个生日礼物,李淑菁夫妻知道了真相後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们一边为孩子的如此懂事而高兴,一边却觉得孩子太苦了,不应该在这样小的年纪里就为父母担忧,同时也为没能尽早地生个小妹妹而後悔。不久,李淑菁就要生产了,医生说第二胎是个女孩子,孙少锋就将有一个小妹妹了。
  在日生活的新华人由於不受独生子女政策的限制,他们中有不少人是期待著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刚开始许多不生的人最後也都慢慢地生了。一位准备迎接儿子诞生的新华人准父亲这样说:“反正是在日本,我想生几个不用再顾虑,前面已有一个女孩,这次再添个男孩,一男一女最理想。如果是在中国,还会觉得应该送一个孙子给老人才算孝顺,这下可好,山高皇帝远,我们这种压力也少了。即使将来我们走了,孩子们也可以相互照应。”

  三、三驾马车跑得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调查采访的家庭中,有3个孩子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有了两个女孩而要生个男孩或是因为有了两个男孩再要生个女孩而产生的。这些家庭既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也不是为了“养儿防老”,只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张爱华留学没几年就结婚了,她的同期留学生都说她早婚早育,别人还没有读完博士课程,她已经是2个男孩的母亲了。看到别的同学还在工作,她也常说想出去打份工。来日本这堋多年了,做了家庭主妇之後就被人给淡忘了。当朋友鼓励她去试试时,谁知她却说计划外又怀上了小孩。等明白过来已经好几个月了,犹豫再三,要打胎又实在下不了决心,无可奈何还是把孩子生下来再说。张爱华第一胎生的是男孩,第二胎她丈夫本想要个女孩,没想到又生了个“带把的”,这次计划外怀孕却得了个女孩,令她丈夫也是惊喜万分。
  女儿出生以後,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开销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大儿子要考高中,小儿子也读小学,女儿已送到幼儿园,这一切都 一定的费用才能支撑得住。为此,她去参加东京都的都营住宅抽签,一方面可以节省许多开支,另一方面也准备为孩子们多添一间房间,并希望女儿将来也能有自己的空间。幸运的是她一抽即中,而且地点也很好,她逢人就说都是托这小女儿的福。4月份新学年伊始,她为女儿入幼儿园准备物品,几乎都是两个小哥哥留下的东西。小儿子读小学的必 品是大儿子使用过的,而读高中的大儿子已经开始打工支援家里生活了,但她并不要儿子的钱,让大儿子自己存起来,为将来读大学做准备。现在小女儿的玩伴是小儿子,而且小儿子还教妹妹读书,而小儿子的作业与学习都由大儿子来负责,家里面是分工责任制。过去张爱华曾一直想要一个女孩,可以给她漂亮衣服,可以梳头打扮,如今她终於如愿以偿了。
  厚重的传统观念在新华人中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出国年数和生活安定成正比。王雨生家里也有3个孩子,大儿子是在中国厦门出生的,大女儿是在名古屋出生的,小女儿是在横滨出生的。大儿子现在已在读大学二年级,大女儿也刚考上都内的私立高中,小女儿现在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她丈夫则在日本与福建之间做贸易工作。目前他们全家都已经归化了。
  王雨生表示,她生了一儿一女之後,已觉得十分理想,但未曾想老天又送给她一个小女儿,倒为她们家庭增添了不少乐趣。现在小女儿所有的穿著与玩具,几乎都是姐姐与哥哥留下来的,但当哥哥上了大学,姐姐又出去打工之後,留在家里陪父母的却只有小女儿,为此她常常庆幸生了这第3个孩子。
  离开故土後的漂泊生活,让新华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更新,大家对延续姓氏、传宗接代的执著已越来越减少。新华人们深知孩子成人後将有独立的人生,过去中国那种三代同堂的场景将不再重现,父母能给子女留下的最大遗产,既不是钱财也不是物品,而是兄弟姐妹,只要子女们能够相互帮助,那将是新华人晚年的最大安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3/3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