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我是一颗顽强的蒲公英——记归国者三世岳然
日期: 07年03月2期 评分: 10.00/11

■ 本报记者 孙盈

3月1日,由中国归国者翻译协会发起创办的,目前惟一本专门面向在日中国归国者的中日双语杂志——《蒲公英》正式创刊。

《蒲公英》的主编——岳然来自中国哈尔滨,是一个操著一口与日本人别无二样的极其标准日语的浓眉大眼的小夥子,

由于祖母是残留妇人,1990年,还是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岳然全家来日定居。初来日本时,由于不懂日语,学校考虑让岳然先留级一年补习,但从小要强的他无法接受校方的善意安排,坚决要求与普通学生一同上课。在岳然再三诚意请求下,校长同意请来全校最好的老师为其单独补习语文,其课程与班级同学一起学习。在废寝忘食的刻苦努力下,岳然仅用了半年便度过了语言关,一年后在与日本学生同样的竞争中,岳然如愿跨入了著名的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而此时距离他来日还不到两年时间。

从大学时代起,岳然便利用课时间无偿为归国者诉讼原告团充当翻译。大学一年级时,岳然联合几名遗孤二、三,创办了第一本中国归国者杂志——《北辰》。《北辰》的内容涵盖了归国者的文学作品、专家的相关文章以及各种与归国者们相关的信息等等。独特的视角和极具针对性的内容使当时的《北辰》在归国者中享有甚高的知名度。在不定期出版了四年后,1997年随著岳然大学毕业,《北辰》正式停刊。

毕业后的岳然如愿进入日本一家著名商社从事营业工作,在感觉到自己并不适合日本的营业行业后,一年后岳然辗转进入当地一家著名的翻译公司工作至今。

岳然表示,日本的中国归国者加上二三以及配偶,人数大约有两万多人,这些人散居在日本各地。在常年为归国者诉讼案充当翻译的过程中,他感到,这些人急需一块传达信息的平台以及一个交流的空间,需要一条纽带将大家连在一起,同时也为了架起一座日本人与归国者了解沟通的桥梁。经过近半年的准备,目前惟一本专门面向在日中国归国者的中日双语杂志——《蒲公英》正式创刊了。

如今,为了将中国归国者诉讼日本政府案件的最新进展传达给原告以及日本社会,日本支援律师团联合创办了一份名叫《裁判新闻》的日文报纸。但遗憾的是由于绝大多数原告不会日语,虽然很想了解裁判进展,但却苦于看不懂日文。在这种情况下,岳然牵头创办了中日双语的《蒲公英》杂志,除将《裁判新闻》中的重点内容简明翻译外,《蒲公英》的内容还涵盖了归国者的文学作品、专家的相关文章以及各种与归国者们相关的信息等等。

“蒲公英”这个名字,岳然的灵感来自电影《巴山夜雨》中的主题歌《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飞翔……”岳然表示,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就是一个生命,一旦成熟,种子们就会离开母亲,飘向远方,落地生根……当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自己就感觉,中国归国者就像是生命力旺盛的蒲公英,远离故土,飘泊天涯,最终又回归故里……为了给归国者读者一种温暖的家的感觉,岳然亲自选了一张金色朝阳中的蒲公英照片作为杂志的封面。目前《蒲公英》杂志开设的专栏包括“归国者之声”、“论坛”、“时事通讯”、“生活情报”、“文学园地”等等,500份创刊号已经送达读者手中。岳然表示,《蒲公英》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衷心希望有更多的热心者能够加入其中,助其成长!

《蒲公英》订阅热线:090-8489-6972)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3550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