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趁“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招生考试笔试的时间,向陪孩子到考场的几位家长了解了一些孩子的情况。
一位来自横滨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中途转学来日本,到小学毕业总算适应了日本的语言、学校生活环境,但是进入初中后,才发现自己在学习成绩上,与日本一些常年上塾或名门私立学校的学生相比,已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要和他们竞争,考入名门高中已非易事,进不了好的高中,将来考名牌大学就只是一个梦想。现在想把孩子送回国内上高中,将来以留学生身份报考日本的名牌大学。孩子有一定日语基础,再利用复旦附中的3年时间,把文化课基础打扎实,就不会输给其他的留学生。和孩子权衡再三,让他报考复旦附中,孩子一开始也很担心,因为回国探亲时和国内的孩子相比,各方面基础已经和国内的孩子差了一大截,担心能否跟上。后来在“留学中国教育展”时听了吴校长的解说,复旦附中会对每一位同学负责,根据将来的发展方向,对同学进行指导,所以,下决心报考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籍部。能不能考上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这次的考试,我的孩子上小学以来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对待,也可能是他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有好的结果。
另一位家长激动地向记者说:我的孩子出生在日本,一家人也都加入了日本籍,从小学开始就在私立小学上学,已经完全成了日本人,估计将来上一个日本的名牌大学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我自己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的,现在在日本的大学里教书,知道日本大学毕业生和国内的大学毕业生之间的距离。进入名牌大学并不是我们家长的最终目标,为了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我们要早做打算。不希望孩子将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日本人,希望他能够成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能通用的国际人才。原先是想等到高中毕业以后送到国内上大学,但是考虑到高中毕业时,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已经定型,根本适应不了国内大学紧张的学习生活。
在中学时期就让他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学会照顾自己,为将来做好准备。作为父母,当然舍不得,但是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早吃苦,不受苦。”考虑到孩子的将来,还是决定走这条路。
此外,每一个华人家庭都有著不同的想法和具体情况,但是对孩子的基础教育的重视都是共同的,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优势突出,并得到世界的公认。为孩子的将来打好基础,无论孩子将来走哪条路都得心应手,不为孩子的发展制造障碍。所以,利用华人子女的优势,扬长避短,回国读书就成了华人家长和孩子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