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 运
自进入新年长假以来,中国股市一直休市,要到2月26日才开市,但是,有关新年以后的中国股市走向却引起国内国外普遍的关心和议论。过去一年,新兴市场的股市表现让人惊叹,投资者使用最多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大涨了29%。今年年初,新兴市场便受到沉重的卖压,1月3日开始连拉6根大阴线,跌幅为最近半年来之最。但投资者现在似乎从年初的恐慌中走了出来,目前指数位置和去年年底基本持平。尽管有人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有一些泡沫成份,但大多数市场人士还是主张亚洲市场长期成长的动力还在,因此鼓励投资者继续留在市场。如果说狗年的投资策略是寻找落后大市的“落水狗”,猪年投资更不能“呼呼大睡”,因为价值股是越来越难找了。比如,虽然大多数外国投行还是看好中国的金融股,但是汇丰银行认为利率自由化和外资银行的竞争是悬在中国银行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建议投资者减持金融股。汇丰银行认为,有一些之前涨幅不太厉害的行业,比如能源、材料和科技股值得关注,并推荐信义玻璃、东方电机、联想、中国石油化工、神华等股票。汇丰银行还估计今年春天中国股有30%的可能出现回调,但建议投资者抓紧机会买入,而非离场。
中国的A股在过去一年急升逾倍,股民陷入疯狂状态。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高官屡对“投机热”和资产泡沫发出警告,多位著名的经济学者亦敲响警钟。不过,《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署名ChiLo的文章,却对中国股民大派定心丸。作者认为,中国强劲的基本经济因素为股市提供了前进的动力,而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的充裕游资亦成为股市攀高的强大后盾。中国投资者的确大有理由看好股市,中国监管者对泡沫出现的担心“似乎来得太早”。作者预期,中国股市在短期内或会回调,但牛市局面不会结束。当然也有与《华尔街日报》的乐观评论唱反调的评论,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文章强调别忘了股市“合理性风险”,认为中国央行年初迫不及待地祭出杀手,宣布从1月15日起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市面上的货币供应量将因此而减少,利率存在上调的压力,这将对股市不利。上海证交所此后宣布新股上市延后11个交易日才纳入指数,可以看出中国各方面对股市投机的打压,已经在雷厉风行地诉诸行动,股市出现泡沫已经成为共识。从世界经济的表现来看,美国经济还算稳健地运行,中国股改刚刚完成,股市开始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表现,全球股市走向牛市之途,并不让人意外,但合理性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风险,同样也会沉重打击投资者的利益。因为,即使股市最终会回归价值,但是一次一次的泡沫,不是每一个投资者都能够承受得的起的。
一周股市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