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石)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于2月15日至17日访问了日本,与日本首相安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外务大臣麻生太郎等政府要人及执政党要人进行了广泛接触。李肇星此行的目的,本是为温家宝总理4月访日做准备与铺垫,但他访问之时正值日本在六国签署朝核问题协定后陷入孤立的感觉,同时又发生了中国用导弹击毁气象卫星、中国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周围进行科学考察等事情的“感情微妙期”。为此,在对日问题上一贯以强硬著称的倔强外长李肇星,充分展示了“放柔身段,舍己从人”的工夫,充分达到“照顾日本情绪,理顺中日感情”的访问效果。
一、四处宣称中国愿帮日本解决绑架问题
在李肇星访日前的2月13日,朝核问题六国会谈签署了有关朝鲜关闭核设施和国际社会支援朝鲜重油的协议,使朝核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其他五国都怀著兴奋的心情在协议中签字,而日本却大有“被耍弄” 的感觉。日本一贯主张在六国会谈框架中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坚持不解决绑架问题,就不能对朝鲜提供经济援助。日本的主张没有得到中俄韩的赞同,只好求助美国。美国表面上假惺惺地支持日本,但在行动上却不与日本同步。
去年11月于越南首都河内举行APEC首脑峰会会谈中,面对固执主张把绑架问题和制裁朝鲜挂钩的安倍首相,布什高调表示支持,但是布什一转身,却在没通知日本的情况下同中朝一起敲定了六方会谈再开事宜,这对日本来说又是一次和尼克松访华一样的“越顶外交”。
另外,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核试验决议时,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对朝鲜强硬派博尔顿强烈要求依照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对进入朝鲜的船舶进行检查。日本为了呼应美国,采取单独制裁北朝鲜的措施,并决定为美军检查船舶提供后方支援。但是去年11月6日,来日的美国巴兹和约瑟夫两副国务卿表示:暂时不在海上进行检查了。如此一来,在朝鲜人眼里,对他们最强硬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日本。为此日本感到很不安,他们还担心由于美国共和党中期选举失败,对朝强硬派拉姆斯菲尔德辞职,美国为了让国内看到六方会谈的现实成果,也许会降低标准,和中俄韩同步——那样的话日本就会落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本次在北京举行的六国会谈,日本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今年1月,美国谈判代表希尔神出鬼没地与朝鲜代表金桂冠在柏林举行非正式会晤,并在北京烤鸭的席间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融洽气氛。2月在北京举行的六国会谈中,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日本“将制裁与绑架问题挂钩”的信誓旦旦的许诺,和中俄韩一起把绑架日本人问题抛到一边,极力主张以关闭核设施为条件对朝鲜提供重油支援。日本不愿成为彻底的孤立者,但是又不能“食言而肥”,彻底抛弃一贯坚持的主张,只好以日本不参加重油援助为条件在协议上签了字。
但是日本有一种被美国“撤了梯子”的感觉,无台阶可下。甚至有专家指出:“日本会对美国和中国共谋感到非常不安,日本对美国的核保护伞的信心显然会受到损害。”对日本来说,改变其在六国中孤立的立场,找到下台阶的梯子,使其与其他五国步调一致,只有绑架日本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一条路。
本次李肇星访日,虽说是为温家宝访日打前站,但他很少谈及温家宝访日问题,而是顺著日本的心情脉络走,到处宣称要在绑架日本人问题上帮助日本。无论是会见首相安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内阁官方长官盐崎恭久、外务大臣麻生太郎,还是和日中友好七团体举行午餐会,李肇星都强调“以善为本的中国完全理解日本人对绑架问题的关心,也将尽最大可能支援日本解决这个问题”,他同时希望日本“积极参加朝鲜半岛的非核化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日本把绑架问题与解决朝核问题绑在一起感到反感,中国领导人与日本领导人谈及绑架问题时,一般只停留在“理解”的程度。今年1月14日,在菲律宾举行的中日首脑会谈中,中国总理温家宝首次对安倍首相说:希望对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提供“必要的援助”。这次李肇星访日,又将“必要的援助”上升为“将尽最大的可能支援日本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中国在绑架问题上的对日政策发生转换,中国对中日关系的高度重视。
二、柔和对应日本的种种指责
在李肇星这次访日之前的1月下旬,中国用导弹成功击毁了一颗废弃的气象卫星,日本政界对此反应强烈。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表示,日本政府非常担忧,使用击毁卫星的弹道导弹有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对太空的和平利用构成威胁。外相麻生太郎称,用中程导弹打击卫星的试验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
2月4日,中国的海洋调查船“东方红二号”在没通报日本有关方面的情况下,进入钓鱼岛西北偏西约30公里的海域进行调查活动,又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抗议。
这次李肇星访日,每见一位政要,他们都拿这两条说事,向中国方面抗议。针对海洋调查船问题,安倍对李肇星说: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对解决资源开发问题没有好处。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围绕中国猎杀卫星对李肇星说:日本对这个问题抱有怀疑,非常遗憾。
对于这些指责,李肇星一改以往的强硬作风,较柔对应。有关猎杀卫星问题,李肇星表示中国将坚持“和平利用宇宙的方针”。而在李肇星访日前的2月12日,中国国防部部长曹刚川已经向到访的日本前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表示:中国将不再进行猎杀卫星的试验。
对于海洋调查船问题,李肇星对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表示:将坚持两国事前互相通报的机制。
三、团结友好力量继续阻止参拜
安倍首相去年10月访中,使中日关系得到了转机,但是安倍没有明确表明不去参拜靖国神社。无论是中国政治家还是日本政治家,大家都心知肚明,一旦安倍祭出参拜之牌,中日双方政治家和民间人士经过艰苦努力所获得的中日关系的好转局面就会立刻付之东流。为此,建立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频繁而密切的友好关系,建立和巩固安倍无法抗拒的友好潮流,是阻止首相参拜的惟一的,也是最好的方法。
日本公明党国对委员长漆原良夫1月31日对本报记者说:现在好像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安倍去靖国神社,日中友好也就结束了,因此为了不让安倍总理去靖国神社,日中两国首相应该不间断进行交流。记者问:自民党的先生们也是这么想的吗?漆原说:也许是吧。这样交流到9月份,就迎来庆祝日中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大庆典,这种不间断的首脑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李肇星一改以往的强硬作风,“放柔身段,舍己从人”,相信与中日两国政治家和有识之士达成的默契与合作有关。
在2月16日日中友好七团体主办的午餐会上,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高村正彦说:我们友好团体认为,必须把中日关系更加推进,绝对不允许其逆行,因此必须进行各种层次的交流。
对此,李肇星心领神会地说:高村先生说的每一条、每一句我都同意,必须珍惜、扩大安倍首相访中带来的友好势头。
他还说:在来日本的路上,有一点时间,我重新翻阅了过去就喜欢的贵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的书。他提到了中国老百姓和日本老百姓都非常敬仰的一位和尚,这位和尚说过一句话:“若问心灵为何物,恰似墨画松涛声”,我觉得只有中国和日本这样的东方民族才能互相理解这种微妙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事物。今年又恰恰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我们要更好地加强民间交流,巩固加强两国友好交往的社会基础。
李肇星引用川端康成的作品,用来证明他讲话开始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其他两个重要国家像中国和日本有这么多的共同之处”,同时又暗示了他和在场的日本政治家和友好人士已达成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可以说,他为这次访日著实下了一番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