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一本账,我做主妇有十几年,我就好像财政部长,如何管理好这个家的经济便是我最重要的工作。这么多年下来,尽管表面上往往不被人认可,但是我们家却毫无疑问,生活越来越有馀。对于家庭理财,在我看来我是做了相当的贡献。
93年,老公刚工作时每个月到手是30万前后。那个时候刚刚结束贫困的留学生活,我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为了孩子我们根本不敢奢侈。我们对于医疗保险等也都一知半解,那个时期,我们家每个月的开支,我都是详细预算,然后分别将预算的钱放入各个信封里,几个月下来基本上掌握了一个月的开支情况。年度的奖金拿下第二天便去银行放入定期。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日文也不好,我常常用这样的语气求人:我对于日本的情况很不熟,我们家暂时还不太急需用钱,请你帮我想想看,如何是好?于是银行的人就告诉我:定期5年,如果急用解约也比半年的利息高。不懂的时候向专家请教是捷径。一个月一个月馀下的工资也放入定期。
孩子的消费是家庭最大的开支,我喜欢孩子穿得漂亮,那个时候我从在美国的友人处得知,美国的孩子衣服很便宜,我请朋友购了些。那年月日本的外来商品也少,于是一发不可收,在日本朋友中,我们的孩子们是出奇地令人注目,因为衣著可爱。我们这个半郊外的地方,希望孩子可爱的妈妈真不少,我不光自己用,也帮朋友购买,于是越来越精通,至今还是一般不会在日本买孩子们的名牌。
物以稀为贵。日元涨的时候,我们家趁机去海外,同时我也大量购物。例如,孩子们有钢琴、小提琴的发表会,孩子小的时候,上海、香港,2到3千日元就可购得,但长到120cm以上,便很难找到发表会用的服装了。一次与朋友聊天时,朋友告诉我一个信息,在印尼巴厘岛的百货店里有既便宜又可爱的礼服,在我们去那里时,我一下子大小买了5件,加起来才5千日元。我常常将这种机会比作等于节约了一张飞机票,自我满足。家里用的、摆设的在海外旅行时买一点,既可以纪念,又可以稍稍自满一下。
几年的工资生活后,家里有了较多的资金,对于以后的生活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我们便计划了买房。我的心得是钱尽量少借,买车、买家电等钱积够了才行动,不管利息多低,借钱总得多还。我们家在搞完基础建设的时候只有一辆车,并且是200万日元左右的一般车。雨天我开车接送老公,平时老公骑车去上班。那个时候对于股票、信投一点都不懂,渐渐地在日本的生活越来越熟悉,房子也买了,贷款也还了,老公的月收也渐渐高起来,年龄也过了40,于是他在3年前换了一辆近400万的车。我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车,车才100多万,但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心态,车的颜色为红色。
年青的时候省一点,一点都不难为情。那么多年我不工作,孩子们的身心也很健康。小时候下雨了,妈妈会送伞去,有病了学校一个电话,我便马上可以把孩子带回家。孩子们学校的各种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这些年里我学会了做点心,也学会了各种料理,专注于孩子们和老公的健康管理,我觉得很值得。
近来,我们家对于家庭的日常开支已不用像以前那么仔细地分开了,多馀的钱,分散投资。我们家有人民币的定期,有在日元涨时换的美元定期。孩子们有去美国留学的愿望,所以我们在去美国玩时,便在当地的银行做了卡,于是可以享受非居住者的利息免税。我们也有日本股票投资和信托投资,现在每天看看股票,指导孩子的功课是我每天的课程。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如何合理、有效安排是很重要的课题,不提前消费,不做没计划的事,彻底把握一家的经济开支,那么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有信心。
爱知县凌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