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新闻总署查禁《伶人往事》事件升级 / 章诒和:我要用生命维护我的文字
日期: 07年02月2期 评分: 10.00/1

 

当局下令禁止发行包括香港女作家章诒和所著《伶人往事》在内的八部文学作品,并要对有关出版社进行处罚,有关禁书令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111日的一次宣传和出版工作会议上宣布。据悉,所有被禁作品都是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以及当代历史上大事的反思,这一禁令体现出中国当局仍在试图控制人们对敏感历史事件的讨论。

《南华早报》报道指出,遭禁的作品除了章诒和的《伶人往事》之外,还有从个人经历视角讲述辛亥革命到大跃进的中国历史的《沧桑》(作者晓剑)、有关民权活动人士姚立法经历的报告文学《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作者朱凌)、讲述解放战争以来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经历的《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作者国亚)、《人民日报》退休编辑袁鹰的回忆录《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回顾1950-1980年代中国大事的历史丛书《年代怀旧丛书》(编者旷晨)、讲述非典疫情期间一名女子因锺情互联网而放弃做副市长情人的《如焉》(作者胡发云)和讲述中国新闻界幕后人情世故的《新闻界》(作者朱华祥)。

一名未具名官员称,中央宣传部认为这八本书内容“越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会议上批评袁鹰的回忆录泄露了国家机密。一位与会者透露,章诒和的作品被禁还是因为她自己的身份。章诒和的父亲是曾在1950年代被打成中国头号大右派的学者章伯钧。

此人进一步透露,邬书林在会议上直接质问发行《伶人往事》的湖南出版社怎么敢发这个作者(章诒和)的书?湖南出版社高层已经出现大的变动,而且还将受到罚款,未来的出版选材也会受到严格限制。

章诒和连出三本书均遭禁

“我要用生命维护我的文字,就像祝英台用生命维护她的爱情。”

中国大陆知名作家,《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面对自己的作品第三度被禁,发出严厉的不平之鸣。

章诒和的父亲章伯钧是当年民盟的创始元老之一,尽管中共建政后,历任政务院委员、交通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但章伯钧头上的大帽子:中国头号大右派,才是最为世人所知的名衔。

父亲是头号大右派,章诒和自然也是右派。1968年,她以“现行反革命罪”入狱,直到1979年才获平反出狱。

近几年,她把右派老知识分子的前尘往事纪录成书,《往事并不如烟》更坐实了右派的必然,即使中国大陆版本经过删节,还是免不了被禁,但下场还好,“卖完了,就别再版了”。

她的第二本书《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谈的是戏曲老人,这些人,当然也是右派。还是被禁,比第一本书悲惨一点,首刷15万册,印后即封存,在大陆从未真正上市过。

这一回,她的第三本书《伶人往事》,写的还是老伶人的故事。写这群在中共建政后,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艺术人、文化人,和他(她)们举手投足间的品味与沧桑,到底触动什么禁忌呢?老伶人们“没有尊严,再不值得活下去”的骨头吗?连这一点点为人的尊严都不给,甚至多年后,后人对尊严的喟叹亦不许?这本书又被禁了。

前两本书被禁,她不吭气,不接受采访,默默地承受了。

这一回,她拒绝再沉默。很简单,她原来以为和第一本书一样,卖完了就不准再印,这叫“软禁”;没想到,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宣布为禁书,非但如此,出版总署还对出版社说,“这本书不能出……,你们还真敢出……,对这本书是因人废书。”

章诒和:我的声明和态度

2007111日,在全国图书定货会开幕当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召集了一个“通风会”。会上,副署长邬书林先生以宣读方式公布了一份“2006出版违规书选”,被点名的书里,《伶人往事》列于三。邬先生对出版此书的湖南文艺出版社说(大意):“这个人已经反覆打过招呼,她的书不能出,……你们还真敢出……对这本书是因人废书。”接著,自然是对该社的严厉惩处。

邬先生说的“这个人”,指的就是我了。我是谁?我是从事戏曲研究的老研究人员,是中国民主同盟的老盟员,是退休在家的孤寡老妇。60岁的时候,我拿起了笔,写起了往事。先说的是父辈故事,后讲的是伶人传奇。第一本书被禁(即“卖完了,就别再版了”)。虽说这是应中央统战部的要求,但权力机关已经对我的权益有所侵害。这次,邬先生没有对《伶人往事》做出任何评价,却对我本人的个人权利进行了直接的侵害。我们的宪法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他的“因人废书”,直指我本人,直接剥夺我的出版权,而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知道——在邬先生的眼里,章诒和是右派。好,就算我是右派。那么,我要问:右派是不是公民?在当代中国,一个右派就既不能说,也不能写了吗?谁都知道,只要是个社会,就有左中右,其中的左派永远是少数。我们这个国家是不是只许左派讲话、出书,广大的中间派和右派只有闭嘴?果真如此的话,我们的宪法应当立即修改,写明容许哪些人出书,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容许哪些人出书,不能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实,现在某些左派和左派官员出书之难,并不在我之下)。邬先生,您是什么派?您代表谁?就在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并要求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能讲真话。言犹在耳哪!通风会就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宣布了这样的措施。新闻总署是国家行政机构,是国务院的下级。这不是和国务院对著干吗?邬先生,您到底想要干什么?

藉此机会,我想说明这样一个态度:从提笔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想当什么社会精英,更没想去写什么“大”历史。我只是叙述了与个人经验、家族生活相关的琐事,内里有苦难,有温馨,还有换代之际的世态人情。我的写作冲动也十分明确:一个从地狱中出来的人对天堂的追求和向往。因为第一本书里的张伯驹、罗隆基,第二本书里的马连良,第三本书里的叶盛兰、叶盛长连同我的父母,都在那里呢——“他们在天国远远望著我,目光怜悯又慈祥”。

再郑重地重复一遍:我不会放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因为它维系著一个人的尊严和良知。邬先生的行为是违反宪法的!从精神到程序,他都没有遵守。官场可以盛行“一致通过”,面对领导人可以做到“聆听教诲”;与此同时,是否也可以给草民腾出一点儿空间:给他们留下一张嘴,叫他们说说;给他们留下一支笔,让他们写写。和谐社会的搭建不是靠勒紧,它需要的恰恰是松动。

前两本书的被封杀,我均以“不在乎”应之。但事不过三。这次,我在乎,很在乎!邬先生,告诉您:我将以生命面对你的严重违法行为。

祝英台能以生命维护她的爱情,我就能以生命维护我的文字。

遵守宪法的首先该是政府。您是高官,这点应当比我清楚。

新闻出版总署:我们一本书都没查禁

就近日网上热议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禁八本书”一事,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负责人表示:“不存在查禁的问题,这次我们一本书都没有查禁。”

该负责人表示,总署确实在111日于北京大兴区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培训中心开会,那是例行的一次内部工作会议,出席者包括地方负责新闻出版的官员、总署和文化部门的直属出版社管理层以及各地出版集团的负责人。

负责人说,没有所谓“八本禁书”的事情,但是确有五本书在会上被点名批评,包括《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因为有读者投诉该书美化了侵华日军。湖南文艺出版社因出版《伶人往事》,在这次会议上也受到了批评。

负责人转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说:“作者怎么写、写什么,这属于作者的创作自由。我们不搞因书废人,或者是因人废书;但是出版社应该遵守国家关于出版的法令规定。”

据了解,北京一些书店仍然有摆卖《伶人往事》,网上订购服务也能买到该书。

代表章诒和回应媒体询问的律师浦志强说:“总署终于肯出来说话,这是值得欢迎的事。可是我们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澄清的话自相矛盾,一些地方也语焉不详。”

对于章诒和请他代表发言,浦志强解释,章诒和近日不断接到媒体的采访要求,感到应接不暇,因此委托他先代为回应。浦志强透露,章诒和在适当的时候将正式表明立场。

浦志强表示北京市面上依然能买到《伶人往事》,不代表当局并没查禁这本书。他说:“书本有继续在卖以及书本是否被查禁是两个概念,这两者不是对等的。”

浦志强说,他们有证据证明《伶人往事》已经不能再印,这就是一种查禁行为。总署历来有查禁书籍的纪录,这次否认有查禁任何一本书,其信用是让人存疑的。

他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是否说过“因人废书”的话,章诒和希望他本人出来说明,“我们认为总署的说法与事实有出入”。

业务专长包括名誉权纠纷的浦志强,在2005年与另13名大陆维权律师入选香港《亚洲周刊》风云人物榜。

前高官学者公开声援章诒和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禁《伶人往事》等八部书籍事件愈演愈烈,包括新华社前副社长李普、清华大学教授贾西津、著名作家钱钢、编辑笑蜀、学者刘苏里等又一批中共前高官、学者公开声援章诒和。

高龄89岁,曾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的李普在声明中说,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一口气查禁八本书,而不是用文件或其他文字形式表达行政意愿,是一种心虚表现,是怕日后形势变了被秋后算账。做法与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针锋相对,更与世界民主潮流背道而驰。

专门研究公民社会与治理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贾西津表示,无论政府还是执政党,权力的惟一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共同利益,思想审查、出版禁令乃至对公民表达的剥夺,是违背公民意愿,违反公共利益。

著名作家、记者钱钢发表公开信表示,不相信袁鹰的书《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有何国家机密可资泄露,也读不到什么颠覆性惊人之笔,而是一个中国公民的合法著作。他还在声明中,痛批一些顶著共产党官帽思想管制者的劣行是中共国际信用最成功破坏者。

北京著名杂志编辑笑蜀则表示,他自己早两年出的两本书被当局查禁,虽极其愤怒但一直不敢吭声,所以这次要特别感谢章诒和,“她不仅是为自己出头,也是为大家出头”。

另一方面,到香港出席以捍卫表达自由为宗旨的国际笔会亚太地区会议、率先声援《伶人往事》作者章诒和的上海著名剧作家沙叶新表示,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否认禁书只是“为了面子”,禁书是事实,事态发展显示抗争已取得成效。

沙叶新认为,抗争行动已经对新闻出版总署造成压力,态度出现变化。例如上月28日,北京王府井及西单的商店已经在显著位置出售《伶人往事》,甚至配有介绍牌。他认为,近日总署某负责人否认禁书是“为了面子不得不说的回应”,无论如何,今后他们在处理类似事情上,不能再“肆无忌惮”,“这是进步的表现”。

出席同一会议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认为,《伶人往事》讲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陆演艺人的遭遇,章诒和用文章追念这些朋友是很自然的事情,就算牵涉到政治,也是半个世纪之前,没有必要禁止。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3353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