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的艰苦谈判,巴勒斯坦两大主要派别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和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2月8日晚正式签署“麦加协议”,双方就建立民族联合政府及重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问题达成一致。此外,因抗议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圣殿山(穆斯林称尊贵禁地)复修一条日久失修的斜坡,巴勒斯坦穆斯林9日与以色列警察发生冲突,造成多人受伤。
在沙特国王阿卜杜拉见证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和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在麦加沙特国王行宫内代表双方在协议最终文本上签字。阿巴斯在签字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协议的签署标志著巴勒斯坦问题向最终解决的方向发展。
根据“麦加协议”,即将成立的民族联合政府总理将由来自哈马斯的现任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担任;副总理将由法塔赫人士担任;哈马斯和法塔赫在未来联合政府中将分别获得7个和6个部长职位,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和内政部长则由独立人士担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巴勒斯坦官员表示,未来民族政府将在“一个星期内”组成。
法塔赫和哈马斯达成“麦加协议”,是巴勒斯坦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双方相互作出妥协的结果。在麦加会谈中,双方还同意就建立联合政府、加强政治合作、加深民族和解以及重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问题分别成立独立委员会,为日后继续通过谈判解决各种分歧奠定了基础。
双方达成协议后,巴勒斯坦人最为关注的是,西方国家是否解除对巴方的经济封锁。哈马斯上台执政后,以色列、美国和欧盟国家对巴勒斯坦实施经济封锁以打压哈马斯。以色列一直要求巴方接受三项基本原则,即承认以色列、放弃暴力以及遵守以巴间已经签署的和平协议。但“麦加协议”并没有就新一届联合政府是否承认以色列作出明确表述。
另一方面,300多名穆斯林9日在阿克萨清真寺结束祷告后拒绝离开,以抗议以色列在清真寺附近进行施工,以色列警察随后登上圣殿山,并投掷眩晕弹和催泪弹以驱散人群。双方发生冲突,造成至少15名警察和50名巴勒斯坦人受伤。
这起事件源自以色列政府近日决定翻新一条在2004年暴风雪中毁坏的古老斜坡,以替代目前所使用的木制通道。2月6日,以色列文物部门开始在圣殿山脚下的考古公园内进行考古挖掘活动,尽管以方保证不会对阿克萨清真寺或其它建筑构成影响,但这项工程立即引来阿拉伯国家的震怒,视之为破坏伊斯兰圣地的阴谋。
由于同属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圣地,圣殿山的宗教和政治地位极其敏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对其主权争议至今尚未解决。2000年9月,时任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的沙龙强行登上圣殿山,成为其后以巴大规模流血冲突的导火索。
为防止发生不测,以色列出动了数千警察部署在阿克萨清真寺及周围一带。以色列警方自7日开始以干扰工作为由逮捕了多名抗议考古挖掘的巴勒斯坦人,并于9日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戒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抗议和骚乱情况。外界担心冲突会蔓延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