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陈士骏五万美金制造网络核爆
日期: 07年02月2期

本报综合报道

 

26日,YouTube创始人,28岁的华裔小夥陈士骏(Steven Chen)和29岁的美国青年查德.赫尔利(Chad Hurley)如约来到日本,与日本相关版权团体交涉。

对交涉结果,日方版权团体显然并不满意,JASRAC(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表示,结果并没有实质防止侵权的方法,他们将继续同YouTube交涉。

而日本媒体及民众对这次交涉活动的结果似乎不感兴趣,他们更关注的是YouTube接下来还将有怎样的惊天之举。

两个年轻的网络新贵

只有20几岁,两名年轻人就成立了第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仅仅21个月之后,这家公司竟以16.5亿美元的高价被收购。

现在,整个世界都在谈论他们。日本电视台、中国报纸以及美国的各大媒体,就连久未谋面的朋友也发来电子邮件:“好久不见了,最近怎么样?对了,我听说那个伟大的消息了……”

即使刚刚接受完摄影师的拍照,并乘坐黑色的凯迪拉克驶向机场,但当到了洛杉矶机场,还是要在美联航排队,因为他们购买的是经济舱。过机场安检的时候,同样要脱下鞋子。当路过机场的报刊亭时,他们在《财富》、《连线》和《GQ》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了自己公司的名字。

这就是Youtube的两名创始人,28岁的陈士骏和29岁的查德.赫尔利。而其他乘客则是望著这些杂志上的封面人物,与现实中的“大活人”擦肩而过。登机之后,另外花了24美元升级到“增值经济舱”之后,查德坐在前排,陈士骏坐在后排。

这就是赫尔利和陈士骏的现实生活。因为他们很年轻,甚至偶尔还会长出一些青春痘。尽管声名显赫,但他们并未展现他们应该具有的财富和影响力。不久前,在《GQ》举办的一次晚会上,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拍著陈士骏的肩膀,对YouTube的成功表示祝贺。而赫尔利则与《泰坦尼克号》的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交谈著。

毫无疑问,这场晚会是专门为陈士骏和赫尔利举办的。在过去的一年中,Youtube所积累的视频短片已经引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关注。一个名为《懒散星期日》的视频短片被转发了数百万次,使网站访问量飙升了83%

YouTube风靡于2006年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一点是“既方便又全面”,能同时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你可以在网站上欣赏任何视频内容而无需下载软件,甚至是无需注册。此外,网站上的视频资料可谓是应有尽有。你想观看舞蹈家巴兰辛尼可夫1977年在芭蕾舞剧《吉赛尔》中的精彩表演吗?你想看看一名女孩如何将面条从鼻子里吸进去然后再从口中吐出来吗?这些都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

YouTube是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但也是一种大众媒体,甚至你的祖母都用得上。在YouTube上搜索“祖母”,可以搜索出1800多个视频剪辑。由于YouTube不支持“预筛选”功能,因此用户上传的视频短片有些可能不太适合。但网站上并没有色情内容,因为一经发现,YouTube会迅速删除。

另外,首页上的“特色视频”也是经过严格控制的,否则质量会受到影响。

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广告商。这也正是Google投巨资并购YouTube的原因所在。在未来几年内,在540亿美元的电视广告中,如果有10%流向视频网站,我们都要为出售YouTube感到惋惜。

最值钱的联手:11>2

你可能难以想像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会这么做。但作为YouTube的创始人,查德.赫尔利和陈士骏这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他们同意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把YouTube出售给Google的当天,两人出现在视频上。

29岁的赫尔利和28岁的陈士骏,属于在网络世界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企业家。11年前,当网景(Netscape)的浏览器刚刚投放市场,触发互联网企业的混乱竞争时,他们二人还在中学读书。

这二人当中,工程人才陈士骏的成长道路与其他数学和自然科学奇才如出一辙:伊利诺伊州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一所供高智商儿童就读的学校,在其校友中能列出一大串网络成功故事;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网景的前身“Mosaic浏览器”就是在那里开发的;贝宝公司,那里是许多卓越的互联网工程师小试牛刀的地方。

据说他是一个上手很快、能力很强的程序员,成功完成了一项艰巨任务,建立了一个网络,解决了YouTube因网络流量急剧增长而导致的网络拥堵问题,并由此而成名。然而,他在早期并没有脱颖而出。陈士骏在伊利诺伊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时的辅导员布赖恩.昆比说道:“你可以看出他有许多创意,不过他当时还没准备好。”

陈士骏的一个熟人说,他是个很厉害的扑克玩家。他现在依然单身,和自己的小猫一起住在旧金山的China Basin区。陈士骏还是个如饥似渴的读者,这在硅谷那些有些偏执狂的工程师中并不多见。

20051月,陈士骏和赫尔利相继离职,且身上背负巨额信用卡卡债。去年,陈士骏和赫尔利在一个朋友的晚会上拍摄了一个视频录像,他们想在网上与其他朋友分享这个录像,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网站将录像放上去。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创建一个网站,让自己和朋友们能够方便地分享各种视频录像——于是YouTube诞生。

如果说陈士骏代表了YouTube核心的工程一面,那么赫尔利就提供了更具有创造性的一面。赫尔利在费城郊区长大,学的是美术,并于1999年加盟贝宝,成为该公司第15名雇员和第一位设计师。向任何人问起赫尔利,他们首先说的一个词都是:“随和”。虽然他不是加州人,但他长长的头发、悠闲的举止和爱笑的性格,让他成了天然的安居者。“他是你能找到的最随和的人之一。”

赫尔利和陈士骏之间的化学效应,似乎是YouTube成功的一个原因。“他们的技能组合确实巧妙,”斯托普尔曼表示,“这种组合使他们既具备比较软性的元素,如迎合网上人群的喜好,又拥有技术实力”。

网络核爆:5万美金的买卖

陈士骏——这位刚满28岁的亿万富翁平易近人,走在路上,看起来像个艺术家。简单的西装与牛仔裤搭配,戴著耳环,加上抹著发胶的爆炸头,仍不脱学生气。他说:“这桩并购案简直是疯狂,不可思议!”

被陈士骏称为疯狂的,就是谷歌并购案。去年10月,网络搜索老大谷歌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了YouTube网站。而当时距陈士骏开设这家网站,不过1年半的时间。能够相信吗,陈士骏在这家网站上投资仅5万美元。

值钱的是创意和YouTube吸引的海量人气。YouTube没有雄伟的经营哲学,创意非常简单,就是与人分享影片。然而,在目前的网络公社时代,一招鲜吃遍天,就像eBay是提供人们网络买与卖,Paypal提供付款机制,Googlesearch的功能,都是很明确简单的。

为了实现视频共享,陈士骏和赫尔利共同编制了一套简单的程序,可以支持各种格式的视频文件,任何电脑用任何网络浏览器都可以播放这些视频文件。然后他们创建了YouTube网上视频社区,人们可以在这个网站上发布自己制作的视频,观看、搜索其他人的作品,并进行评论和评级。

YouTube草创时,陈士骏在20055月到11月拿出5万美元做周转。“想如果这些钱烧完了,我就回去工作。”陈士骏回忆说。

陈士骏的惊险时刻出现在10月。“当初我们都在家里工作,自己也没有领薪水,人事费用很少,但设备及网络频宽租用费用很贵。那时我用信用卡付账,本来信用卡额度只有1万美元,后来频宽费用激增,我的额度也被迫调高到1.8万美元,且要每2周就付款一次。更恐怖的是,我当时买了一栋新房子,也要付贷款,钱真的很紧。”而12月,YouTube的潜力受到风险基金的承认,陈士骏有钱了。

对公众开放后,YouTube的发展速度只能以核爆炸的声势进行类比。20054月刚成立时,网站上只有一段动物园之行的视频文件,但现在它已经有1亿个视频文件可供播放,并且用户还在以每天7万个文件的速度上传。《时代》杂志把它评为2006年年度最佳发明,美联社更是在年终之际特别列出YouTube今年的“十大短片”,回顾这个神奇网站的精彩故事,有人把即将过去的2006年形容为“YouTube年”了。

正确的创意:发财的根儿

“我要发财!”这是勤奋的中国年轻人现在最常挂在嘴边的决心,陈士骏做到了,虽然他有时仍会怀疑是否做梦。

6岁时母亲带他算命,命相师说陈士骏“一辈子不会发财”。陈士骏开玩笑说,与谷歌签订合同前,他幻想“也许手续出错,交易会泡汤”。

“我想正确的时间加上正确的创意占了一半的成功因素。那时数码相机、应用软件的使用已非常普及,促成YouTube如此风行,”陈士骏对自己的成功分析说,“但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像简化使用界面,让消费者不需下载任何播放软件,就能直接看影片,也把使用界面设计得非常人性化、简单化。”

如果说博客将普通人变成了记者,那么YouTube则将普通人变成了名人。专家分析说,陈士骏等YouTube的创始人误打误撞,走到了三种革命的交叉点。

首先是视频制作的革命,人们可以利用廉价便携式摄像机和使用简单的视频软件制作视频文件。

其次是社会革命,即Web2.0掀起的社会革命。MySpaceWikipedia等网站就是这种革命的例子。这些网站不仅是管用的网络工具,而且是日益兴旺的社区,人们可以在那里共同创作信息,分享信息。

使用这些网站的人越多,网站越出色,忠实用户就越多,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自我壮大的集体协作模式,或者网络公社,而如果没有互联网,就不可能产生这种模式。

第三是文化革命。网民对主流媒体忍无可忍,自上而下的文化观念正在崩溃。如今,人们想看的是来自伊拉克、黎巴嫩和未经处理的视频,是在那里战斗的军人和在那里生活和死去的人拍摄的视频。

YouTube:超大型社会试验

YouTube现在并未盈利,虽然陈士骏等人与谷歌联手,正是为其快速深入网络广告市场铺平道路,但这些努力并不意味著YouTube现在已经成功。

据市场调查公司In-Stat统计,2010年以前,YouTube一类用户主创视频网站,每年将可制造超过8.5亿美元的收益。为了抢分市场蛋糕,雅虎已并购了视频制作网Jumpcut。在线视频网站Veoh行政总裁兼创站人沙皮罗表示:“GoogleYouTube仍未获胜,因为竞赛才刚开始,我们仍在热身。”

为了增强竞争力,避免重走早年失败网络公司的轨迹,YouTube学乖了。“像我们,即使是流量前五大的网站,手上有16亿美元,但仍不乱花大钱买豪华的办公设备及办公室,68名员工还是挤在小小的空间里,”陈士骏总结说,“未来顶多买些电脑设备,不会乱花钱。”

对陈士骏更大的威胁来自内部。首先是版权问题。体育节目是严格受版权保护的内容,特别是足球赛。但可否在YouTube上找到欧洲杯英格兰对马其顿的赛事重播呢?轻而易举。这有整整10分钟精华,配以约翰.莫特森和马克.劳伦森的旁述。

为了解决版权麻烦,YouTube近期努力与一些大型传媒公司达成协议,合法播放有关作品。

另外一个威胁是YouTube上作品的政治安全问题。在网络公社,不仅有人类的智慧,也有人类的愚蠢。Web2.0是一个大型的社会试验。与所有值得尝试的试验一样,它可能会失败。这个有60亿人参加的试验没有路线图,但YouTube的努力使我们有了一些想法。这是一个建立新的国际理解的机遇,不是政治家对政治家,伟人对伟人,而是公民对公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0/3341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