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分化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国内的贫富分化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无独有偶,关于美国的贫富分化问题的报道也出现了。最近注意到日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在电视、报纸、杂志、书里频频出现,并成为目前正在召开的国会的争论焦点。据调查,74%的日本人认为贫富差距在加大,81%的日本人感到受金钱所困。接受生活保障的家庭在增加,存款为零的家庭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流行词出现了,那就是“下流社会”。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浦展的一本卖得火爆的书《下流社会∶新的阶层集团的出现》中。这个下流社会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而是经济意义上的词,与上流社会和中流社会(我们的中产阶级)相对应。划分下流社会的基准有说年收入低于300万日元,也有低于200万日元的说法。这一部分的人们以年轻人为典型,收入低、生活水准低。而且,他们的表现不单是收入低,还表现为工作意识低、学习意识低、消费意识低。总之来说人生的激情低下。每天伴随著下流社会的人们的三种“神器”是“3P”,即电脑、手机和游戏机(Play Station)。说到底,就是游戏人生,不再有上进心。
下流阶层的出现对向往和谐社会的社会来说其实是灾难,其原因不用多言。如何消除贫富分化也许是个长久的系统的工程,但是,在均等的社会实现之前,政府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贫困的人们有饭吃有屋住,有基本的医疗,有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教育,受过教育的程度往往决定其今后的经济地位。富人家的孩子上好学校,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结果是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在憧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同时,也会对“贼的儿子还是贼”的论点感到愤愤不平。实际的情况是,如果社会剥夺了贼的儿子上升的机会,他只能随著父亲再去做贼。换句话说,“下流社会”的人们也就真会沦为真正意义上的下流了。
福岛县 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