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文学的松山
日期: 07年01月4期

 

爱媛县首府松山,是一座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的古城。这里是俳句之乡,是“哥儿之城”,到处闪现著正冈子规和夏目漱石的姿影。一走出JR松山车站,迎面就是一座“句碑”,镌刻著子规的名句∶“春天呵,古代享有十五俸禄的城下町。”1966年,纪念子规和漱石百年诞辰的时候,松山市政府在主要景点设置了四百八十座句碑,遍及全市各地。道后温泉周围集中著圣德太子、小林一茶、松尾芭蕉、高滨虚子、与谢也晶子、河东碧梧桐、内藤鸣雪等名家的句碑或歌碑。至于子规和漱石的句碑更是随处可见。一个外地旅人,在这座城里走著走著,时不时于山林小径之上,或河畔绿草丛中,猛然发现一座覆盖著苔藓的古老诗碑,他会为之精神一振,仔细辨认那上面经风雨剥蚀的已变得模糊不清的文字,从而把眼前景物同当地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作一番无穷的遐想。我想,如果有人不辞辛劳,将这四百八十座句碑或歌碑踏访一遍,吟咏咀嚼,那么在他心目之中,定会出现一个有著久远文化沉淀的松山,一个立体的松山,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松山。

漱石名作《哥儿》中的那位勇敢无谋、可爱可笑的青年哥儿形象,也在松山人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同当地民俗生活融为一体。因为这本小说的涉及,就毫不犹豫地将早已落后于时代的“哥儿小火车”原样保留下来,这种胸襟和气魄已经够叫人敬佩的了。我在白鹭庄享用的“哥儿套餐”,经济实惠,正迎合了我这个漱石崇拜者的好奇心。我吃得比什么“和食”都开心。我在道后温泉“哥儿”游泳的浴场里洗澡,参观了漱石的女婿、作家松冈让设计建立的“哥儿之间”,在道后室内市场的街道上看到了装在纸盒里的“哥儿”爱吃的团子。我还在市中心的万翠山后山的密林中找到了漱石在松山时代的居所□□愚陀佛庵。当时,漱石住楼上,子规住楼下,两位朋友朝夕与共,形影相随,度过了难忘的五十天。两人共居的情景都在漱石的一篇散文《正冈子规》里生动反映出来了。

作为正冈子规的家乡,松山市给予这位文学之子特别的厚爱。除了上文提到的子规堂之外,1981年又在道后公园内建筑了一座音像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子规纪念博物馆”,展品分为三个主题∶道后松山的历史,子规及其时代,子规的文学世界,系统地再现了子规的出身、经历以及对日本文坛的贡献。子规的伟大在于正当明治初期历史发生重大转变的关头,在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潮流中,为日本俳句、短歌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新路。

松山市专为外地游客设立了两项颇具文学意味的奖励,一是“道后村乡情巡礼”,即围绕道后村周边设立了二十八处景点,每个景点都有钤盖纪念印的地方。当你全部游览完毕,说明书上的表格里也盖满了二十八枚戳子,你就可以从道后村市民科领取一张荣誉市民证书。其二是在车站、码头、商店、饭馆等公共场所,设有俳句信箱和稿纸,你游览途中兴之所至,可以随手写上一首俳句投入信箱。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如果你中选了,你就成为“松山的俳人”,获得一本印刷精美的收入你的大作的俳句诗集。

在松山,文学是尊贵的、崇高的,同时又是庶民化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人人都可能成为创作者和欣赏者。在松山旅行,你始终呼吸于文学的馨香之中,切切实实感受著人格的净化和心灵的陶冶。

结束两天匆匆的行程,当我乘上驶往土佐高知的高速巴士时,一眼瞥见了耸立于冬空里的松山城天守阁,因时间紧迫我未能登临被子规称颂为“高过秋天”的这座伊予古城。不过我还会再来,站在那秀美的天守阁上,好好审视一番这座濑户内海畔的文学之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3256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