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郡县治则天下治” 胡温为县委书记套上紧箍咒
日期: 07年01月3期

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河北、湖南等13个省区市进行县(市)委书记用人试点工作,试点标准包括“三推荐”和“四公开”。观察人士认为,中央此举给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套上一个“紧箍咒”,有望防止和杜绝其在用人方面的“一言堂”。

试点标准“三推荐”,即群众联名、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三推荐”;“四公开”则指提名人选须由组织部门公布空缺职位,保证提名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做到推荐职务、任职资格、职务标准和推荐结果“四公开”。组织部门将对县委“一把手”推荐的干部人选进行全面了解。若所推荐的人选不符合选任标准和条件,任用后又出现问题的,将追究县委书记推荐干部失察责任;造成用人失误的,除对违反程序任用的干部进行纠正,亦将追究县委书记违纪责任。

观察人士表示,中央此番推出县委“一把手”用人试点,可谓为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套上一个“紧箍咒”,有望有效防止和杜绝县委书记在用人方面的“一言堂”。

据悉,近年来,内地一些县委“一把手”在用人方面任人唯亲、买官卖官,致使县委书记群体成为“腐败重灾区”,仅安徽一省就曾出现过18个县(区)“一把手”因卖官受贿被查处的案例。

安徽省就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为贪污被撤职查处,居然占了全省县(区)委书记总数的1/6强。这当然不是安徽省特有的现象。在媒体大量报道的腐败案件中,县委书记腐败亦是一个“重点内容”,而且所报道的内容往往是触目惊心。山西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原县委书记商殿举,黑龙江省绥棱县原县委书记李刚,四川省丹棱县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黎岭,被认为防艾滋病重点县的河南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涉案1000万元,此外,还有黄金高、陈根福、王虎林、黄福印、孙孔文、王德贵、殷光立、唐怀民、吴光华等等县委书记。

古人曰:“郡县治则天下治。”中国腐败之所以泛滥那么严重,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管理“郡县”的县委书记掉进了腐败泥坑之中。为什么县委书记会成为高发腐败的人群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县委书记的权力过度集中。要规避县委书记腐败,就要权力要优化、要分散。为此,要废除“第一把手”组阁的“承包制”模式,选官要回避“暗箱操作”,要透明、公开、平等和民主,上级部门要把好任免关,要让一身正气的德才兼备者去任“第一把手”。实施用人失察追究责任制度,不得口头推荐,不得私下打招呼,对那些不坚持原则、不认真负责,或者徇情枉法者,一定要追究其责任。

同时还要注意那种“程序上的公正而实质上腐败”的选官形式。即将“专权”变为“分权”,不要垄断权力,不要将“关键的、重要的人事权力”都集中于“第一把手”一个人的身上,大家的事大家办,领导班子的事大家办。一定要改变一些单位的“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的不正常现状,要防止“一把手”变成“一霸手”现象的出现,要渐渐形成“第一把手”也只有“一票”的权力,要迅速改变当今“第一把手”对大小事都有绝对否决权的不正常现象,若不这样就很难改变“第一把手”成为“官帽批发商”的现象。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6/3192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