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楠的新婚丈夫在上海一家外资审计公司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至九、十点,双休日一般只能休息一天。刘楠表示,她忍无可忍,已经向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投诉她丈夫的单位。据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消息,目前这种由家人、亲友代替本人投诉的现象日渐增多,这背后究竟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由家人投诉,而非自己投诉?刘楠的丈夫唐磊表示,他并不认同妻子的做法:“虽然这份工作累,但是收入高,而且发展潜力大,虽然的确是体力严重透支,但是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能有这么一份工作已经非常值得庆幸了。”所以明知这份工作会损害健康,会减少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但是唐磊义无反顾。
今年上半年,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央视资讯合作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有65.6%,有20%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有82%的人选择加班,尤其是年龄在20-40岁的人中较为普遍。而这种超时加班在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较为普遍。
据了解,加班对于上海的白领来说已经是常态了,在公司高强度的工作氛围下,人们已经接受了这种工作方式。上海白领圈内有这么一种说法:老板花钱买走你的劳动力,买走你的健康,买走你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要让你感恩戴德。
今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博爱医院杯沪白领办公室健康生活大赛”上,参加竞赛的1000多名沪上白领,仅有30名符合进入决赛的条件,而且最终头奖空缺。932位年龄处于20岁-50岁之间的有效参赛选手中,30%因为办公室久坐患有脊椎侧弯的疾病,32%患有内火过盛的疾病,23%患有血糖血脂上的疾病。
前来参加上海国际健康城市论坛的德国多特蒙德市职业安全与卫生联合会的卡尔博士指出,必须认识到,组织(单位)对人们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对人们的健康幸福有益。事实上,目前一些单位对人们健康造成的伤害,并不只在于每天让员工多加了几个小时班,而在于以单位的盈利方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剥夺了员工对自己健康生活方式的决断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神户健康发展中心主任克莱泽尔博士指出,在城市生活中,并不只有穷人才是健康的危险人群,许多的白领和工作压力大的人都是健康的高危群体,需要得到社会和政府的特别关注。健康促进不仅仅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都市青年白领婚恋难
都市白领这个原本婚恋市场“绩优股”群体,集体遭遇结婚难。由此,出现了父母代找对象以及白领交友俱乐部等种种新形式。
“先相父母,后相子女。我是先相看父母,父母稳重大方的,儿女也错不了;父母举止轻佻的,儿女也悬”,在北京中山公园后河沿——家长替子女相亲的地点,这位一口京腔的大妈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家都是老实人,儿子也优秀本分,不喜欢那些穿衣服露肚脐的。”
“杭州的‘万松书院’,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的地方,规模比这大,多时有上千人呢”。近日,在中山公园,从杭州来京看女儿的于先生听说了北京也有了这种场所,于是过来看看,就手帮岁数不小了的女儿找对象。
在北京,从龙潭公园“飞龙阁”到紫竹院“澄碧山房”再到中山公园后河沿、玉渊潭和颐和园,自去年10份开始,出现了家长代儿女相亲的现象,目前中山公园等地已然形成规模,少则一两百人,多则近千人,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注意。
与此同时,据了解,近期类似活动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涌现:除上面提到的杭州万松书院外,上海妇女联合会巾帼园里出现了“家长聊天会”,深圳也有“未来亲家联谊会”。
子女工作忙无暇相亲、社交圈子狭窄造成了都市青年男女的结婚难,而结婚难促成了家长们相亲,他们交换儿女的个人资料、照片、电话,感觉子女彼此合适的就让孩子们再自己接触。
对于这种现象,婚恋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婚姻家庭室王震宇主任认为:“整个社会已经多元化,父母帮子女找对象也算是一个补充。但也应该看到,年轻人的观念已经变化,两代人观念已然不同,父母的喜好和儿女的喜好不见得统一。年轻人观念开放,有的乾脆愿意做单身贵族。”
中国社会由流动性不大的熟人社会,已经过渡到了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整个社会流动性很大,很多人都脱离了成长的环境,到异地学习工作,亲友和自身的既有人际网络都失效了。交际圈流动性比较大,表面看交友机会很多,但实际上,工作压力加大、工时延长,恋爱的空间并没有大幅拓展,于是不得已在婚介、亲友同事介绍之外,苦求良策。
与此同时,白领们自己也在寻找突围之路,交友网络就是其中一项选择。
北京的裘小姐则是通过某网站的新老网友见面会认识了现在的男友。裘小姐说:“这种形式(白领交友俱乐部)同普通网络交友最大的区别,就是会员资料经过网站的核实,是真实的,比免费注册的网站更有约束力。都是所谓的‘白领’,28岁以上的较多,大家收入素质都比较相近。而且它不只是找到婚恋对象,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活动的圈子,让你业馀生活比较丰富。”2003年加入成为该网友会的裘小姐是一家IT企业的管理人员。
王先生同现在的律师女友也是在新老网友见面会上结识的。现在王先生还没有和女友谈婚论嫁,但他已有了今明两年结婚的打算。选择网上自己解决问题的一般都不大认可父母替找对象,因为“恋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
但是交友俱乐部还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2005年1月在全国京沪穗等7个大中城市,“零点调查”公司和“指标数据”对2252名14-60周岁的当地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7.6%的人认为俱乐部交友将取代婚介。
王震宇研究员认可白领俱乐部这种交友形式,同时认为其中不仅蕴含姻缘,同时蕴含商机。
九成白领患年关综合症
年关临近,白领们的焦虑度突然飙升,焦虑、情绪低迷、跳槽……种种负面情绪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年关综合症”。中华英才网通过对IT、金融、制造业等15个行业的1500馀名企事业职员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白领在这个新年来临之际感到焦虑。
“忙了一年啥也没干”,这恐怕是不少患上“年关综合症”的白领们的共同心声。在一家电子通信设备公司担任程序设计的路先生抱怨说,这一年来虽然应了那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头鹰晚”的调侃,每天平均工作10个小时左右,可到年末做总结时一回想,却实在想不起自己做过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更谈不上事业前途。眼看著大学同学有的已经创业,跳槽的同事也得到升迁,他又急又气,更是吃不好、睡不著。
根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超过九成的白领近期感到焦虑,至于原因,认为“因为一年碌碌无为”的受访者最多,比例为28.4%;其次是“计划的目标没有实现”的26.7%;其馀有17.1%认为是因为今年工作不顺,担忧年龄的有14.5%。
和路先生有相同感受的大有人在,其中一部分选择了跳槽。担任一家化妆品公司客户总监的孙小姐已经递出了几封求职信,这俩月的大型人才招聘会也是场场不落下。按照她的职业规划,这家公司总部在香港,如果业绩出色,几年后说不定还可以调到总部去。可公司的营销策略主要针对高级美容院,无论如何努力,她也很难把销售量大幅提高,眼看著加薪升职无望,还不如趁早跳槽。
像孙小姐这样的“年关跳槽”已经成为综合症的集中表现。中华英才网职业顾问彭冬玲说,“年关综合症”是职业心理周期引发的情绪表现,这种症状往往集中表现为“年关跳槽”,这从中华英才网发布的职位信息的数据波动也能得到证明。而根据立扬职业顾问调研中心发布的调查,有49%的白领在年末有跳槽的打算,其中17%的白领认为可以成功跳槽。
人才研究中心专家彭东玲分析指出,白领容易患上“年关综合症”,主要是因为“自我要求及期待过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一年碌碌无为’和‘计划的目标没有实现’总比例超过一半,说明受访者感到自我职业规划与现实有较大的冲突。”
对于这种情况,彭东玲建议,白领们首先要认清自身特质,进行角色定位,进而规划出成功的生涯路线。至于“跳槽”,如果对自己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规划,或是找到自己不适合目前岗位的原因,可以考虑采取在企业内部换岗的形式,代价会小得多。
康宁心理谘询室的医师刘明提醒,白领们一旦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要多跟朋友、亲人或心理医生倾诉,或找适当的“载体”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千万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