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百馀残留孤儿乐不思归
日期: 07年01月2期

本报讯(记者孙辉)据厚生劳动省统计,已经取得认定、却继续选择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残留孤儿、残留妇女中约有364人已经无法取得联系。

在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近半个世纪时间里,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先后移入中国东北地区大约150万日本侨民。日本投降后,日侨难民在撤离过程中,遭遇了罕见的瘟疫和饥饿,造成众多成年人死亡,致使大批日侨儿童沦为孤儿。这些孤儿大都留在了中国,被东北地区善良的百姓收养。这些遗孤现在都年事已高,且适应了中国的生活,许多残留孤儿并没有向日本政府申请遗孤认定,即使已经被确认的残留遗孤也有不少再次和日本政府失去联系。厚生劳动省委托中国政府对已经取得认定、却继续选择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遗孤进行住所调查,反馈的信息是:取得认定却仍然选择在中国居住的残留孤儿有299人,残留妇女有200人。其中有约360人无法取得联系。

曾经到日本访问,但回中国后没有再联系的残留孤儿、残留妇女有64人。厚生劳动省把信件邮到原登记地址,因为住所不明等原因信件被退回。还有许多残留孤儿、残留妇人虽取得日本政府认定,但一次也没有回过日本,这其中又有约300人失去联络。

另外,在战争结束后,确认人在中国但一次也没有回过日本的未归国日本人还有315人。

日本政府规定,残留孤儿、残留妇女可以用日本国费一年回日本一次。厚生劳动省表示,许多在中国的残留孤儿并不知道回日本探亲可由日本政府承担相关费用的政策。现在,厚劳省希望通过中国政府早日联系上这些残留孤儿等,希望他们在有生之年看到“回国探亲说明”。

厚生劳动省在1998年曾经对405名残留孤儿、残留妇女进行调查,但这样大规模对已经认定的未归国者进行调查尚属首次。

有消息指出,因为神户诉讼残孤胜诉,使厚生劳动省再次重视起残留孤儿问题。

有分析指出,残留孤儿群体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涉及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及再社会化等问题,许多残留孤儿回到日本生活质量还不如在中国好,所以许多残留孤儿放弃了回日本生活的念头,彻底与日本政府“一刀两断”。

据了解,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回国的日本人归国者每月可领取约6万日元的生活保护费,如果有配偶,则再增加45万日元。归国者如果死亡,配偶每月可领取10万日元生活补助。另外,如果归国者每年有超过300万日元的课税收入,生活保护费则被取消。

据厚生省统计,截至20051月,共有2485名日本残留孤儿回日本定居。由于日本政府没有向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加上年事已高和不会日语,很多残留孤儿的生活陷入困境。这些归国者在国内都有亲戚朋友,还有300名以上残留孤儿在中国的养父母还健在。以前他们回中国探亲期间,政府的生活保护费中的一部分会被扣除,出于对生活费的考虑,他们不能轻易回中国探亲,这也引起了中国国内亲戚朋友的不满。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6/3157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