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迈出第一步
日期: 07年01月1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项目,于2006122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著由两国政府推动的共同历史研究迈出了第一步。这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项目,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建议下,由两国外交部推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具体承办。在122627日两天的首轮讨论会上,中日专家以“认真、坦诚和友好”的姿态进行了讨论,并商定2007318日将在东京召开第二次共同讨论会。

   日方首席代表北冈伸一在会后介绍说,中日学者在两天会议中进行了自我介绍,讨论了如何推进共同研究,如何选择研究题目。中日学者没有讨论南京大屠杀或靖国神社等特定问题,而是先讨论了大的原则和方向。目前,双方暂定对两国的近代史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双方学者同意,历史问题不必成为中日关系的沉重包袱,不应成为中日合作的障碍。北冈伸一指出,中日的历史认识差距往往被夸大,必须缩小距离,先得整理归纳出差距所在。在研究方面,两国学者拥有较大的自由度。

   中方首席代表,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在讨论会上表示:在日本存在著不承认侵略战争责任,否定历史事实的言论和行动,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行有悖于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所谓共同历史研究,就是超越问题和障碍,首先需要研究二战的历史问题。

   据了解,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项目将分三个主题展开:1、中日2000多年交流史; 2、不幸的近代史; 3、战后60年中日关系发展史。日方希望中国能够肯定战后60周年的和平发展史,正面评价日本对中ODA的功绩和日本在六四以后中国从孤立状态回归国际社会过程中发挥的协力和推动作用。这与中方重点著眼二战不幸历史的想法有差距。在具体问题上,诸如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对从军慰安妇的认识,中国人在抗战中的伤亡人数等,都需要依据具体的历史资料,做出客观研究。

   中共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曾对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表明,历史问题应在非政治框内讨论,有利于加强中日关系的基础。 过去五年,中日政治关系因历史问题而停滞,中国爆发反日游行影响了经济合作环境,朝鲜发射导弹实行核试验又威胁东北亚地区安全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展开共同历史研究以期跨越历史鸿沟,非常有必要。据悉,研究项目的中日全体会议将在2007年的3月、7月和20086月举行。2008年将归纳出一个彼此都可能认同的结论。

   中日学者对待共同的历史,究竟是继续各说各话,还是力争取得共识,并在多大程度上达成共识,令人关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311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