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北高市长选举刚落幕,在香港负责推选下一任香港行政长官的800名选举委员会选举,也凑巧地在翌日接踵展开。
港台两地隔著一道台湾海峡,但有趣的是,这次香港选委会选举过程中却表现了不少台式选举的味道。其中最明显的,是准备参选特首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梁家杰为了推高投票率,不惜在投票结束前夕,效仿台湾候选人大打告急牌的做法,向几个泛民主派的票仓界别如法律、高等教育、社会福利及卫生服务界的选民,发出告急手机短信,呼吁未投票的选民出来投票。
与此同时,一度是特首热门人选的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也作出呼应,发表声明指梁家杰已经宣布参选特首选举,希望选民行使投票权时要履行代表整体社会诉求的责任,而不只是维护本身业界的利益,力挺梁家杰挑战曾荫权。
香港选举以往给人的感觉就像白开水,平淡无味,鲜能引起市民兴趣,以致投票率一向偏低。但最近几年,这种情况似乎开始出现一些细微变化,不少候选人愈来愈懂得利用不同的方法吸引选民注意。个中原因,相信与近年台湾政府加强与香港政党交流选举经验不无关系。
力主本土化的台湾民进党,在过去6年执政期间,虽然不断减少对香港政治的关注,但在多次选举中都组织一些考察团,让香港政党、媒体到当地观战。台湾选举中无所不用其极以争取选票的手法,似乎也正在“入侵”香港选举。
在这次选举开始之前,网上就突然有一位自称为“公民党党员”的人,批露大量泛民主派人士就特首选举部署的电邮,并指责公民党刻意隐瞒在选举中聘请公关公司,有欺骗成分。事件随即在香港政坛引起震撼。对此,梁家杰指责是北京在背后造谣、抹黑,但有亲北京阵营人士反驳说,是梁家杰学了台湾选举的坏作风,自动引爆丑闻。种种说法,姑且不论谁对谁错,但过程就像剧集似的,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