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仍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10年前有艾滋病研究者曾推测说,今天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将少于当时,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日前发布报告说,这种推测完全错误,世界艾滋病感染者人数还在迅速增加之中。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自1981年以来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总人数达到2500万,大约1500万儿童成为孤儿,防艾工作任重而道远。
研究者估计在未来25年,全球将有近1.2亿人死于艾滋病。即便由于医学技术等发展使艾滋病传染得到控制,乐观估计全球从2006年到2030年也会有8900万人死亡。
在未来的几年间,因艾滋病的流行,全世界每年将要付出5000亿美元的代价。从1981年发现艾滋病后的10年间,美国为艾滋病的治疗和研究投入了100亿美元,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富国,也为此感到沉重的压力。
自从1985年6月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在中国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目前已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也已超过80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万。,
联合国官员说,在艾滋病发现25年后的今天,治疗艾滋病对人类来说仍然困难。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仍遭受著被排斥和被歧视的待遇,全球被感染患者中,大部分都未曾接受HIV检测,而对他们感染后的身体状况也一无所知。
中央党校开讲艾滋病防治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的课程设置一向以政治理论和大政方针为主要内容,开设一门关于艾滋病防治政策的课程,刚开始时很多人难以理解。
“难道组织上怀疑我行为不轨?”有些官员心存疑惑。
“这说明我们的官员在观念上存在障碍,一部分人认为疾病问题无关宏旨,有些人则害怕讲艾滋病会损害地方形象和官员的政治名誉。”主持中央党校艾滋病防治政策培训项目的靳薇教授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促使政府官员认识到,艾滋病防治不只是一个涉及疾病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战略问题。”
“在党校系统开设防艾政策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一个国家如何处理艾滋病,涉及到政府效率、公民品质、卫生防疫系统、权利尊重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检验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标识。党校有责任引导各级政府官员提升防艾的战略意识。”清华大学当代研究中心教授李木盾表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雷若舟博士高度赞扬了中国党校的做法,他指出,中国的党校系统是非常强大和有影响力的,它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在抗击艾滋病方面,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领导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靳薇欣喜地说,对15个省市3000多名官员的最新调查显示,与2003年相比,中国的中层政府官员对艾滋病问题相关知识和中国及世界严峻的艾滋病形势及影响的了解、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对防治政策的了解和选择能力有较大提升。接受培训的政府官员,在接触了与防艾相关的形势与政策信息教育之后,对自己在遏制艾滋病蔓延这场战争中的责任和作用有了思考,其中认为艾滋病防治与自己工作“有关系”的人增加了14.34%。
多项法律有歧视性规定
中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下称《条例》)于今年3月1日实施,在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出台《条例》实施细则,并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以期与《条例》相配套。
夏国美提出,要防治艾滋病,其核心是反歧视。《条例》也明确了对艾滋病病人不得歧视的原则,但“歧视”的概念需要加以明确,歧视行为需要加以界定。《条例》明确“有关组织”要在艾滋病防治当中承担相应责任,但“有关组织”并没有具体指出。她认为,应当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民间组织在有些方面的作用是政府无法替代的。
市政协常委、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倪正茂提出,《条例》的实施使其与现有法律之间的冲突凸现出来。如《条例》明确提出不得歧视艾滋病患者,但现有法律中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性规定还有不少,如《警察法》规定艾滋病患者不能录用为警察,《公务员条例》规定艾滋病患者不能录用为公务员。
上海政法学院艾滋病法律研究中心的杨彤丹也认同“法律冲突”说。她举例说,《条例》明确艾滋病患者有婚姻权利,而现行《母婴保健法》依然规定,登记结婚要接受婚前体检,若被检查出相关传染病则在传染期内不得结婚。艾滋病就属于不得结婚的疾病,而且艾滋病一旦染上则始终处于传染期。
各地防艾举措
北京为外来民工发避孕套
国际艾滋病日前夕,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建设工地的工人11月30日暂时放下工具,拿起了防止感染艾滋病的传单和现场派发的避孕套。
北京共有100万名来自外地的民工在建筑工地打工,他们说起话来南腔北调,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艾滋病和性病几乎完全没有认识。有关部门因此到工地组织大型的教育活动。
新华社11月30日也报道,有关部门将动员5000名北京出租车司机,在12月的首10天内向乘客派发有关防止感染艾滋病的传单。
山东艾滋治疗费部分可报销
山东省政府近日通过的《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办法(草案)》明确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将治疗艾滋病用药列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把艾滋病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诊断、治疗范围。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农村居民艾滋病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品种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上海3-5年内安全套100%进娱乐场所
今年,上海1万多个娱乐场所以及更多的流动人口集聚点,已被列为“安全套易得工程”的重点目标。市人口计生委在11月30日举行的安全套进娱乐场所推进会上表示,3-5年内,努力实现安全套发放100%进KTV、足浴、酒吧等娱乐场所。
今年以来,市人口计生委已先后在近2000家娱乐场所周边地区安装了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在1880家娱乐场所内配备了安全套开架式免费发放自助柜。
不过,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谢玲丽11月30日在会上强调,目前80%的娱乐场所仍然是空白点,接下来,还要加大安全套进娱乐场所的推进力度。
郑州数百同性恋男子接受艾滋检测
在艾滋病日到来之前,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日前来到郑州市一家“同志浴池”,为这里的男同性恋者抽取血样作艾滋病检测。本次接受检测的大部分同性恋者都是经过河南公益先锋工作组的“志愿者”们动员后主动到这里接受检测的。很多同性恋男子手拉手去抽取血样。
艾滋病人被弃医院两月
36岁的朱小谦(化名)像被遗忘在医院了。他是一名有4年吸毒史的艾滋病人,两个多月前被治安员送进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医院时,他骨瘦如柴,身上多处溃烂。两个多月来,他没有交一分钱,家人也不来看他,医院为他请了专门的陪护,但因无法提供专业治疗,医院说,不可能让他一直住下去。
10月18日,白云区太和医院一间单独病房里,朱小谦孤独地躺在病床上,神情呆滞悲苦。他刚做过手术的右腿还缠著纱布,翻身都还很困难。病房的窗户开著,屋内空气浑浊。
这间病房靠近住院部一楼护士值班台,是医院专门为这名艾滋病人朱小谦单独腾出的。尽管这两个多月来,朱小谦一分钱医药费都没出,还欠下了护理费、伙食费和床位费等一堆费用。
朱小谦是8月6日被太和派出所治安员送来的。据急诊科医生们回忆,当时他骨瘦如柴,身上多处溃烂,极其虚弱。治安员提醒医生们说,朱小谦自称有艾滋病,治疗护理需要小心。为保险起见,8月15日,医院将朱小谦的血液样本送到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检验。3天后,朱小谦被确诊患有艾滋病。
这份报告得到医院高度重视。太和医院是镇一级医院,虽然接收过有吸毒史的病患,但确诊有艾滋病的还是第一回。医院后来特意请来市传染病医院的一名医生给朱小谦做了检查,这名医生发现他右腿上有一个大脓包,建议切除并换药治疗。
这个难题交给了外科。可是有外科医生颇有微辞,他们认为,应该由皮肤性病科来处理更合理更专业。一直到10月1日,医院确定由外科李医生及一名护士为朱小谦切除脓包。
李医生说,手术虽然局部麻醉过,但朱小谦还是挣扎著喊叫,不很配合,“我真的有些担心被手术刀误伤。”李医生说,以前他接诊过无数病人包括吸毒者,也有吸毒者事后被检查出有艾滋病,他有些后怕,但国庆那天是他头一回给一名已经确诊的艾滋病人做手术。手术时,他戴了5层手套。
由于朱小谦下床都困难,吃喝拉撒都需要别人照顾,医院特意请了一名男护工,3天后该护工却不干了,说家里人怕被传染。医院医务科长李永坚说,这种担心是多馀的,因为艾滋病只能通过血液、母婴、性关系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女护工谭祯凤是后来请的。医院好说歹说,才把她请来负责朱小谦吃饭换洗,每日护理费50元,医院还提供了几套非典时期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一日三餐,都是谭祯凤从医院食堂领饭送到朱小谦床头。谭祯凤说,每次护理她都要戴两层口罩穿两套衣服。护理完毕,就立刻把衣服口罩扔进消毒桶里消毒。
广州培训“妈咪”教防艾
2006年10月11日至13日,40多位来自广州某区娱乐场所主管服务小姐的经理(俗称“妈咪”)在番禺参加了“娱乐场所防治艾滋病同伴教育员”的培训班。
该培训班采用了互动知识讲座、分组讨论以及游戏等多种方式,让这些长期在酒吧、夜总会、卡拉OK工作的“妈咪”们系统地了解艾滋病、性病防治以及女性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强化了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技能。培训班结束后,“妈咪”们都表示,回去以后要叫自己手下的“小姐”学习艾滋病的知识,“客人不戴套,就不要做他的生意!”
最近,“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队伍”到一个娱乐场所进行宣讲,一些“小姐”站在会议室的门口不敢进门,“妈咪”就对她们说:“这些医生是来教你们防病的知识的,要是不听,明天就不要来上班了!”
在宣讲的同时,“高干队”还对这些场所的“小姐”们进行了艾滋病的初筛。值得庆幸的是,该区接受检查的300多位“小姐”,目前还没有一个感染艾滋病毒。
徐慧芳说,针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干预工作,未来还有很多设想。疾控中心拟培训一批医务工作者里的自愿者,配合“高干队”在娱乐场所里定期进行干预工作。此外,他们还将寻找相似背景、经历的志愿者,在性工作者中进行同伴教育。此外,广州市还计划在所有的性病诊治机构开展免费派发安全套的工作,“在堵不住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