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海上紫酿琼浆
日期: 06年11月4期

宇海

 

在国内聚餐,凡是来真格的,都是要喝酒,喜欢喝好酒,让大家喝好酒的。

“喝好酒”短短三个字,却尽显中文无穷魅力。至少包含著两层意思。笔者在不同场合,在饭桌上闲聊到翻译的本行时,会请教那些都已经到了教授级别的同行或老同学,“你喝好了!”如何翻译成对象语。结果总是引起趣话连篇。

在十几年前,大家聚餐时都常说:多吃点,吃饱点,别饿著。虽然早已经不是吃不饱的时代,但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的老辈的饭桌问候语,如同见面不说“你好!”而大多问“吃过了吗?”一样,根深蒂固地沿用至今。当然让人吃饱从来就是中国人的好客和善意,也是不可破弃的一张面子。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位不知名的雅士发明了:“你吃好了!”来替代“你吃饱了!”竟然很快就流传开来,饭桌上下频用,让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用语更加深厚、富有韵味和优雅含蓄起来了。

“你吃好了!”或“你喝好了!”,辅之以不同语气和所向的不同人物,除了同样的善意劝进,还包含著至少是应该在恰如其分地注重健康效果的情况下适量地吃或喝等丰富的含义。这样多层的含义又如何翻译成简短的外文?传达好最近中国酒文化的明智和进步呢?

扯远了!其实喝酒本来又怎么能跟明智联系在一起呢?难得糊涂是佳时啊。

其实,酒的哲学另一面还是传统的:要你喝好了酒,就得喝好酒!

佳肴其实没几文,紫酿琼浆却贵得惊人。开瓶五粮液什么的好酒千把元,一旦放开,总是酒比菜贵。一般喝不起啊!或许这也是好事,使得如今大街小巷电车中少有不够档次横七歪八的酒徒醉汉。

如今好的酒,先说琼浆类。茅台、五粮、水井坊什么的,虽然价格不菲,但都有了防伪标记,保证是真货。开了瓶盖,确实是酒香喷喷地就想让人醉。十人一桌,一瓶绝对只是垫底。若是孔乙己之类的真正酒鬼,最好还是躲在家中蒙喝著过瘾。从纯喝酒的角度,好酒在大饭桌上其实真是被糟蹋了。当然那都是酒以外的文章学问,回避不了的。

再说紫酿。便宴之类的其实渐渐跟琼浆无缘,容我暂时将葡萄酒和黄酒类列入紫酿。几年前有一个时期在中国喝葡萄酒大盛,红的白的黄的,批发自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也时尚一时,国产葡萄好酒赤霞珠卖飞了。但好景没有持续至今。我想原因在于其实根本不懂葡萄酒文化的国内恶德商家,赶兑出来的葡萄酒只有包装,没有内涵,性价比严重脱节。价格贵得买回尝尝,却浑然没有醇厚圆润之感。不像国外基本上是有严格的品酒把关,一分价钱一分货,比较让人安心。恰巧公寓楼底下就开著一家葡萄酒的专卖店,进去询问时漂亮的苏州女售酒人却对葡萄酒的知识一问三不知,只知道乱吹她一开始报价180元一瓶,后来降到80元的红葡萄酒。问她什么地方的酒,称是法国的意大利的品牌等。待我告诉她我就是专门的葡萄酒品酒师,可以代她卖酒,且问她店里的任何一瓶酒为什么都没有法语标记时,她才跟我说了实话。原来她是苏州地区的小工厂主,挣了些钱想搞副业。在澳大利亚的弟弟替人家葡萄酒庄园打工,可以便宜进货。她听了香港人的建议就鼓起勇气在上海开了这家葡萄酒专卖店。岂不知专情葡萄酒的人要求必须有相关知识和眼光。卖者买者都一样有了,这个市场才能成形和成熟。果不其然,两个月不到,这家葡萄酒专卖店改了装修,变成卖假古董和大众艺术品的店了。我还注意到不远处地铁站上面的高级外销公寓楼下那家已有45年历史的葡萄酒专卖店也在最近被旁边的高级美容店吃下改装后合在一起了。

真正的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在上海或许还为时过早一些。希望其受众尽快增多,形成势力。在上海许多餐桌已经法国式地摆上了街面,还有外人招待伺候,但各种人对葡萄酒文化的理解还欠缺一些,尽快地普及是我们的愿景。

总算,大多数吃客注意到了在中餐桌上喝赤霞珠一开始是一种创新和时尚,现在是一种失去和谐和无赖。虽然很多女宾客还是要顽固地在中餐桌上要红酒,最后大家竟然也还是尽欢而散。多么奇妙的景象啊。

其实,在上海被喝得最多的还是黄酒绍兴酒,各方面可以等同于葡萄酒的功效并更加切合现在的上海人。商家的反应永远是最快的。那些被包装得非常到位、适合不同酒客的上海“石库门”系列,也在大街小巷中卖得飞起来了。其味道还真是不错的呢!下班后一瓶石库门再加一盘糟香毛头或糟香小黄鱼,就可买个半醉云追雾随地逍遥了。乐哉乐哉。生活的感觉应该首先从这些平凡的乐趣中养成。

至于啤酒,就不多说了。中外各家厂商依然天天激战不已,依然青岛啤酒是最好最受大家欢迎的。昨天去张江高科园区参加今年上海德国啤酒节闭幕式,德国黑啤也是最受欢迎,是从另一个侧面的佐证。

最后说说上海喝酒的地方。其实如今海上又多出了无数有气品、诱人有心境去慢酌的地方。那不是在街边路口传统的酒家饭店的概念。除了前几年风行的新天地类型的,聪明的商家又改造出无数市内的老洋房来做酒家。环境极尽优雅,翠竹环绕,从来不张扬的样子,神秘兮兮的像是私人会所,但却从来高朋满座。

笔者居住地附近愚园路深巷中也有几家老洋房酒家从不挂牌,门口有穿著特制式样的黑衣男女招待,倒也容貌上品。偶尔看到白发金丝边眼镜的老太太坐著轮椅被人推著进出,倒有点银座地区日本政治家私会老铺的味道,也让人联想到这家饭店正是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下回进去闯一闯再告大家。

最后,为了健康,大家的饭要只吃到八分饱就好,这正是“吃好了!”的真意。酒也一样,微醺端是最佳时,愿大家每次都“您喝好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2819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