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医生:
您好!我今年40多岁了,经常是大病不犯小病不断,伤风感冒也是经常有。家人和朋友说我的情况是不是身体的抵抗力太差了?为此我也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结果未见任何异常。但我还是有点担心,所以想谘询一下沙医生,关于抵抗力具体是怎么回事?又如何调节呢?
北海道 王丽梅
读者:
您好!您提到的抵抗力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免疫力”。但究竟什么是“免疫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十分清楚的。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免疫”。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瘟疫流行时,有的人被感染却没有死亡,那么他一生就不会再得这种病了(如得过麻疹、天花的人),可以说这个人具有了避免被瘟疫感染的能力,即所谓的“免疫”。
“免疫力”简单地说就是人体的抗病能力,或是识别和排除体内异物的抵抗力。具体说就是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能力。可分为两大系统:一种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一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生成获得之。如人体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种新病毒,人体内对这种新病毒没有特异性免疫抗体,故容易感染。另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一般是先天就有的,例如:人体内的白细胞、T、B淋巴细胞和各种功能的吞噬细胞以及皮肤、粘膜等都具备抵抗外感病毒侵袭的能力。如果这种免疫功能出现失调,就会百病丛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强弱,是抵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关键。
那么,人体免疫系统与哪些因素相关呢?根据有关医学家和营养学家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主要与饮食营养均衡、适当的休息、适量的运动和心理平衡四个因素有关,其中饮食最为关键。专家发现,有些食物含有的成分能够直接或间接刺激免疫系统,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均衡的营养明显地优于化学药品的作用。
下面向您介绍有关专家对免疫力调整的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一、饮食营养
专家指出,每天应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身体的免疫力是抵抗外来侵害的屏障,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弱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另外,每天饮白酒不要过量(一般不超过100毫升),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是每天一杯(50毫升左右),而啤酒也不要超过1瓶(500毫升),因为酒精对人体的很多系统都会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消极作用,可间接地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二、适量的运动
有关专家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45分钟,一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强。此外,晚餐后做1—2小时的散步也是比较合适的运动。
三、适当的休息
免疫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人体免疫力和睡眠密切相关,即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T和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还会产生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的因子,消灭侵入的细菌和病毒。
四、保持良好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可以使人体处于一个最佳的心理平衡状态。相反,心理压力过大和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容易受到外感细菌、病毒等疾病的侵袭。
另外,对人体进行疫苗接种,也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最后,介绍一些调节免疫力的中药和食品:
1、灵芝:其制剂对各种原因(如抗癌药)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2、冬虫夏草:能保护和提高巨噬细胞,增加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数量,并能保护T淋巴细胞免受损伤,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免疫系统能力。
3、枸杞子:可显著提高人体吞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还能使淋巴细胞转化和E—花环两项细胞免疫指标增强,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和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
4、其他中药有:金银花、鱼腥草、苏叶;人参、黄蓍、白术、薏苡仁、山药、茯苓;黄精、菟丝子、仙茅、肉桂、桑寄生、鹿茸;沙参、麦冬、玄参、鳖甲;地黄、白芍、当归、百合、五味子等,这些都能增强吞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和内分泌的调节,从而调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5、一些食品,如:大蒜、银耳、黑木耳、蘑菇、猴头菇、海带和西红柿、白薯、胡萝卜、洋葱、玉米、花生、杏、猕猴桃等含有的成分都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新鲜萝卜中因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也可以在中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辩证调理。
上述中药和食品在大阪上海新天地和东京台场支店均有销售,价格合理,欢迎广大读者前来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