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易中天的《品人录》
日期: 06年11月3期

人都要生存,也都想过好日子。这就是利,也是私,而这种私利无可指责。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固然是君子,是高尚的人,甚至只要能做到公私兼顾,人己两利,或谋私也奉公,利己损人,就不能算是坏人。我们无妨将人分为五类:一、大公无私,专门利人;二、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三、公私兼顾,人己两利;四、谋私也奉公,利己损人;五、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一是圣人,二是君子,三是好人,四是不坏的人,五是坏人。圣人极少,君子和坏人也不多,最多的是中间层次大体还好和不好不坏的人。他们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无妨说是常人。

        ——节录易中天《品人录》

本书作者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著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本书是“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之一种。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本书钩沉史实,从文化角度品评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独具慧眼,新颖的评说、生动的文笔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

            (摘自新华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2769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