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目不识丁,没学过绘画的农村老妇常秀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拿起孙女的蜡笔画画,竟意外画出被誉为“可媲美梵高”的作品,赢得“中国农村的梵高”美誉。
据《重庆商报》报道,73岁的常秀峰,是在三年前从河南老家搬到广州和儿子同住的。一天,她看见3岁的孙女用蜡笔在纸上涂色,起了兴致,就提笔在画纸上乱画。
常秀峰的儿子
报道称,常老太的博客开设还不到一个月,已有逾八万次点击。网友被她画作的后印象派风格吸引,惊呼她是“梵高奶奶”、“中国农村的梵高”。
常秀峰从此一鸣惊人。但不识字的她并不知道梵高是谁,后来才知道,梵高是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常秀峰画风有后印象派色彩浓烈、内容抽象、表达内心强烈感受的特色。比如,她今年创作的《朵朵葵花向太阳》,就是用鲜艳的黄绿二色,表达向日葵欣欣向荣的朝气。
如今,蜡笔和水彩笔成了常老太的夥伴。三年来她一共画了100多幅作品,其中,大部分画作是以表达对河南家乡的思念为主。
率性而为,真实朴拙,她的画勾起了都市人的乡愁。常秀峰画作《石榴树》的收藏者、法国著名摄影家斯鲁本说:“常秀峰和我一样,都不是在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
重庆画家米可形容常秀峰质朴的画风达到了艺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