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已有6年历史。本届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
据报道,此次峰会的规模超过往年,峰会上,中国将与非洲国家签署多项有关贸易、投资、援助以及债务减免的协议。目前中国是非洲的第三大贸易夥伴,仅次于美国和法国。中国与非洲去年的贸易总额达400亿美元,是2000年的近4倍。由于不附带政治条件,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不断发展。但这一点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世界银行行长福威茨公开谴责中国的银行在向非洲发放贷款时忽视了人权以及环境标准。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王洪一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西方干涉非洲国家内政的做法才真正应该受到指责。他说: “这也是西方对发展国际关系的不同理解。首先应该肯定,中国不干涉内政的做法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的,是中国同任何国家发展双边及多边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样做的实际效果非常好。中国的一贯政策也赢得了非洲的支持,保持了中非关系的稳定性。”
在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之际,北京的塞车现象已有所减少,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已被关闭,甚至一直令人著急担忧的北京天空,也暂时变得晴朗起来。而北京大街上出现的巨幅海报,则有大象和斑马漫游在非洲大草原上。为了吸引这个“神秘的大陆”,北京正展示出自己的最佳风貌。
此次中非论坛峰会的口号是,“和平、友谊、合作与发展”,它强调著中国所发出的不歧视或干预非洲大陆的誓言。为此,中国甚至还邀请了4个目前仍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参加此次论坛会议,尽管这4个国家没有一个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从长远目标来看,中国官方所希望的是,与非洲国家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仅会给中国公司在能源竞争上获得一个优势,而且它也会在外交方面带来一种优势,尤其是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性组织,非洲国家可在否决权上给予中国支持。
但中国媒体强调,双赢是中非经贸根本。中国官方媒体指出,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经贸往来在短短的50多年中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双边贸易额也从1956年的1200万美元发展到去年的近400亿美元。当然,反过来说,尽管我们应该驳斥那些贬低甚至歪曲中非合作的言论,但过分夸大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也不可取。
一些西方专家认为,中国之所以对非洲有浓厚的兴趣,主要是看中了那里的丰富资源。但负责筹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翟隽则表示,中国感兴趣的不仅是开发非洲丰厚的自然资源,更关心如何提高非洲的生活水平。中国认为自己的发展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借鉴和机会,中国正在以公开和透明的方式,发展与非洲的互利关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王洪一也分析说。中国同非洲合作的操作成本低于西方国家,这样从总体的分成中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其次,中国在合作中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样就让非洲国家有了更多持续发展的机遇。最后,中国不仅著眼于短期利益,更注重长期发展,向非洲提供组件支持,提升那里如能源产业的水平,给当地带来好处,转让利益。
王洪一还强调,中国与非洲的能源合作并非掠夺式的。中国去年从非洲进口的原油为3840万吨,尚不及美国从非洲进口石油量的三分之一。他还说,能源合作只是中非合作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据估计,此次中非峰会期间,中国有可能宣布,将给与更多的非洲产品零关税待遇。承诺向非洲提供更多援助,其中包括为非洲培训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以及向非洲投资等。另外,中国还将再次宣布免除非洲国家的部分债务。翟隽说,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在非洲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