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天涯何处栖芳草 记“海归”后再返日的留洋学子
日期: 2006/10/05 22:45 评分: 5.43/7
■本报记者 宇默
  十几年来,许多中国人不惜血本来日本留学。他们幻想拿一张日本文凭,学一口流利的日语,带着在“ 先进国”培养出的“ 国际化视野”干一番事业。然而几年拼搏下来,现实却向他们展示了冷酷的一面。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留学生已达预期人数,以及社会工作岗位日趋饱和等原因,在日就职希望日渐渺茫。当他们海归后,又发现中国的迅猛发展已使留日学子很难适应国内新变化了,加之工资额的巨大落差,国内人际关系的繁琐,使得不少海归者在无奈间又选择了“归日”。
  今年33岁的小孟读完东京某大学的经营学硕士课程,有朋友劝他35岁以前回国找工作发展,于是,小孟便作了“ 海归”,想在国内大学里找个职位。但多所大学人事担当告诉他:“ 当前博士课程毕业的‘ 海归 ’都不好安排,硕士毕业的一律不予考虑!由于日本文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学不到实在的东西,在国内竞争力很低。”
  小孟回忆当年赴日本留学时想得很简单,认为在日本镀银后回国好找工作。可谁曾想在日本勤工俭学7年多,每年学费、生活费支出都在200万日元以上,回国竟然连月薪1500块人民币的大学教师都当不上!进退维谷间只好再回日本读博士。现在日本各大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奖学金很不好拿,所以小孟只好计划再辛苦三四年,待博士毕业后才能作下一步的打算。
  今年31岁的老宋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在一所私立大学的研究所里作了两年东北亚经济问题研究员。虽每月有“ 研究经费”,但老宋觉得未拿日本护照事业很难发展,而打了九年工的妻子已有“ 打不动”的感觉。受这些问题困扰的老宋决定回国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及“ 海外研究”的工作经验,使老宋没费太大劲便在北京一所高校的国际经济研究所里找到了工作。
  然而,研究所里的情形并不那么简单,主要项目均由留欧美的“ 精英海归”们把持,留日的“ 银海归”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加之做学问的研究方法有差异,很多时候老宋甚至还受到“本土派”排挤。“留学日本本来就是不东又不西,‘不是东西’”——老宋不无幽默地自嘲。此时,老宋正好收到日本老师发来的学术会议邀请函,颇有怀才不遇之感的老宋产生了“返日”之念……
  可算是“海归”精英人士的章先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工科,后赴澳大利亚留学,1991年经澳洲来日本后,就职于一家欧洲驻日大公司。公司是欧美风格,工作氛围宽松,从不拘束个人发挥。得益于自己精湛的专业和过硬的英语,章先生在这家大公司中作移动通讯业务一直作到2002年,年收达1500万日元,职位升至部长,手下主管60多名欧美人与日本人,事业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但是2002年春节的一趟归国之旅,使章先生产生了回国发展的念头。他列举的原因有三:首先,中国发展极快且具潜力。自己在日本干得不错,即使回去也肯定差不了。其次,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公司的业务与编制亦有所收缩,如果现在主动退职,可得到丰厚补偿。第三,中国南方一家大公司相中章先生,并许下宏愿力邀他回国。打定主意的章先生在变卖处理了房产家具后,举家回到了南方的那座大城市。然而一年后,与那家公司解了约的章先生只身返日,在与友人相聚时,章先生不无感慨地“痛说家史”。
  原来,习惯了日本的章先生海归后在诸多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不适应。首先是工作氛围。他虽供职于大公司,但发现内部员工毫无责任感,互相间充满不信任,大家只谈钱。基于员工的责任感,章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部反应公司内部不足处的“建议书”,但根本引不起高层重视。当初与公司讲好的待遇条件只能兑现75%左右,剩下部分被公司以各种理由“省略”掉了。此外,社会环境也使章先生深感不尽人意。治安条件与医疗健康保障水平很低,根本无法同日本相比。在章先生提出辞呈后,不少应得的工资却又被资方以养老金、医疗保险费或公司股的形式“留在”公司帐上。基于以前的事业与人脉基础,无奈中的章先生只好选择重回日本。
  从再次返日的“海归”们的经历来看,他们的“回归”多带有相当程度的无奈,是两地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所致,还是他们在选择自身发展的轨迹方面存在某种认识和感知误区,或许两者皆而有之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37/2396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