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神舟五号”10月升空 / 专家细解四大悬念
日期: 03年10月1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名研究负责人17日对媒体透露,中国计划在10月首次发射载人太空飞船,这次首批升空的中国宇航员可能为3人,他们将在空中至少飞行一天。
  这名李姓负责人表示,确切发射日期尚未敲定,但肯定是在10月左右。这位负责人称,“ 神舟”系列太空船现已具备载人升空所 的一切先决条件,甚至配备了宇航员可能 要替换的备用衣服。
  神舟五号将搭乘“长征2号己”火箭升空。采用的核心技术属中国独有的知识产权,飞船遇到太空碎片时能机动灵活地避开。
  10月秋高气爽,是适宜航天发射的好天气,随著10月份神舟五号升空日子的临近,这次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将真正实现中国人千年的“ 飞天梦想”。神舟五号将搭乘什堋样的发射器升空?神舟五号都采用了哪些独特技术?神舟五号为何选在10月升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著名的火箭专家解释了这些疑问。

  悬念一 为何搭乘“长2己”火箭

  一般情况下,选用什堋型号的火箭发射飞船升空,前提条件是飞船的实际情况,包括:飞船质量、飞行运行轨道等方面具体化以後,才能确定相应的运载工具。为确保这次载人飞船的安全升空,此次神舟五号将搭乘“长征2号己”火箭升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关权威专家说:“目前,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准备工作都在非常顺利地进行,考虑到神舟五号飞船机械接口的尺寸、螺栓孔径的大小以及飞船电器性能的连接等各方面的情况,此次发射将由‘长征2号己’来担负运载任务。”

  悬念二 如何保证飞船绝对安全

  神舟五号的安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飞船的制造、火箭发射以及飞船的回收等过程。仅一枚火箭就有著十几万支电子元器件,一颗螺丝钉就能关系到整个发射的成败。有关专家指出:“鉴於今年美国‘ 哥伦比亚 ’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以及巴西第3枚VLS型卫星运载火箭在发射前最後测试中都发生人员伤亡的惨剧,中国航天界已制定出一套相当详细的质量管理监控制度。”
  当神舟五号飞船入轨後,即进入太空後,如何有效地防止与空间垃圾相撞的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著名运载火箭专家说:“ 目前世界各国在如何有效避免航天器与空间垃圾相撞的问题上还没有特别的措施,现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也是有限的。但此次神舟五号飞船上采用了相关的高科技技术,将确保飞船在遇到太空碎片时能够机动灵活地避开。”

  悬念三 火箭成功运载把握多大

  运载火箭的研发是非常复杂的技术。专家指出,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航天人自己设计、开发、研制成功的“ 自创型”航天器,他说:“ 目前,神舟五号飞船上采用的部分技术是世界 先的,核心技术是我们独有知识产权。”
  “ 在过去30年里,中国长征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飞船的技术过程,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各种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此次神舟五号载人升空就是我国的航天发展计划重要内容之一。”该专家说:“ 中国研制运载火箭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发射成功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在设计上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悬念四 安全返航 何必备条件

  据火箭专家介绍,为了确保中国运载火箭发射“ 次次成功”,中国航天部门实行严格的“ 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包括火箭制造的每一个细节,从一块铝板进厂到造成零件的每一道工序,都将被严格检验和监控,从普通技术员到总指挥,都将承担相应的技术和质量责任。
  火箭权威专家说:“ 所以选定10月份这个时间区段发射飞船,是充分考虑了火箭发射以及火箭返航时季节、天气条件等各种因素的。”“ 从技术角度讲,为了增大飞船回收工作的安全系数,一般回收选在白天进行更合理。”专家说:“ 回收工作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搜寻、救生、宇航员落地时的保温保暖措施等,原则上白天比夜晚更容易对突发情况采取应急处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则表示,中国载人航天还将突破以下三大技术:
  一、突破飞船在轨交会对接等技术,从而完全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二、通过研制发射载人飞船和空间试验室,进一步 解和掌握航天员在空间居住、研究、试验等相关技术,扩大空间应用的规模,同时探索和研究天基服务新途径;
  三、研制更经济可靠的运输工具,研制和发射空间站,建立中国的近地轨道天基服务基础设施,将各种轨道的应用卫星与空间站进行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为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233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