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在东京,辽宁开放新平台崛起
日期: 25年11月2期



——日本辽宁总商会连续接待省级代表团,M&A创新产业中心成为对接中日合作的新枢纽

中文导报讯 10月23日,辽宁省人大代表团到访;10月28日,省政府代表团再临——短短五天之内,日本辽宁M&A创新产业中心迎来两波来自家乡的高级别考察团。这不是巧合,而是辽宁省为打开对日开放新格局所做出的一次深思熟虑的主动布局。

一边是立法监督系统的代表,关注产业协同的合法性与机制创新;一边是行政执行系统的代表,聚焦政策落地与企业服务。人大与政府此番“双线出击”,在同一海外平台密集亮相,不仅在旅日辽商中引发热议,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辽宁正从“被动对接”转向“主动布局”,系统性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



与5天前侧重“方向探讨”不同,此次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周鹏举率团到访,更聚焦于“路径突破”。在座谈会上,他明确提出:要将日本辽宁M&A创新产业中心打造为省级境外合作示范平台,探索政策试点、服务集成与风险防控的“前移机制”。



作为平台的发起者与总协调人,日本辽宁总商会会长范垂音全程参与两次接待。他表示:“人大关注‘能不能做’,政府关心‘怎么落地’,这种上下联动、前后呼应的节奏,正是我们最期待的‘政策合力’。中心的存在,就是要让辽企在日本‘看得见、进得去、留得住、发展好’。”

范垂音介绍,自中心成立以来,已促成多家辽宁企业与日本高科技中小企业达成并购与技术合作意向。他特别强调,此次省政府代表团的到访,不仅是对平台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商会+政府+企业”三方协同模式的认可。“我们不是简单的联络站,而是资源重组的加速器、风险化解的缓冲带、文化融合的连接器。”



作为两次座谈的亲历者,日本辽宁总商会秘书长黄迅从执行层面分享了感受。他不仅是平台运营负责人,更以辽宁在日投资企业家的身份参与交流。他说:“人大代表团来访时,我们谈的是中日产业互补性与并购法律环境;省政府代表团来时,议题已深入到审批流程、资金支持、本地化运营等实操层面。这种‘层层递进’,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推进节奏。”

黄迅透露,短短一周内,中心已启动三项实质性升级:一是组建“辽企出海服务专班”,整合法律、税务、翻译等专业资源,提供“一站式”支持;二是与东京大学相关科研技术团队签署合作备忘录,拓展技术引进通道;三是梳理出首批多家具备并购潜力的日本“隐形冠军”企业,按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三大领域分类推送至辽宁相关地市。

他表示,此次访问已远超常规考察,更像是一次高效的“现场办公”。“周鹏举副秘书长特别强调,要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要促成签约,更要推动项目落地、投产、见效。”



事实上,这种“双线关注”的背后,是辽宁对日合作思路的深刻转变:从过去“零敲碎打”的项目对接,转向“系统集成”的平台化运作;从“活动式出访”升级为“机制化推进”。

此次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已和辽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的日本企业举行闭门对接会,就技术转移路径、股权架构设计、本地化运营等具体问题深入交流,推动合作从“纸面”走向“地面”。

周鹏举副秘书长在参观中心后表示,省政府将研究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技术合作等方式“借船出海”,并考虑将中心纳入省级境外经贸合作服务平台体系,给予资源倾斜与政策赋能。



一周之内,两度到访,两级联动,层层深化。在日本辽宁总商会会长范垂音与秘书长黄迅的共同主导与推进下,M&A创新产业中心正从一个商会自发搭建的“联络站”,成长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

而这场“双线出击”,或许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9/21341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