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美元首会晤:特朗普称“明年四月访华”,台湾问题“完全未提”
日期: 2025/10/30 16:13
Author,常思颖
Role,BBC中文

周四中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韩国釜山的会晤结束。特朗普表示,将在明年四月访华。

特朗普还对记者提到有关关税、稀土、大豆采购等方面的成果。但对于备受关注的台湾问题,他表示未有提及。

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与习近平首次面对面会晤,上次两人会面是在2019年6月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彼时双方大幅提高关税,寻求达成贸易协定。

这次会面的地点设在金海国际机场,习近平抵达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特朗普则结束访问准备离开,两人是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期间举行场边会面。

特朗普:明年四月访华

特朗普在会晤后对记者表示,他将于四月访问中国。并透露,习近平“之后某个时间”将回访美国,地点可能是华盛顿特区或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Palm Beach)。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与记者交谈时表示:“这是一场非常棒的会晤。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特朗普还说:“我们在许多重要议题上已达成共识”。

根据中国官媒央视报导,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晤持续了1小时40分钟,时间比原定安排更长。原本会议预计于当地时间12:30结束,特朗普则预计在12:45离开。

特朗斯似乎至始至终都在表达与习近平的友好关系。

在刚见面时他就对媒体表示:“我们将有一场非常成功的会晤,毫无疑问。不过他(习近平)是个非常强硬的谈判者,这可不太妙。我们彼此非常了解。”

稀土贸易问题“已解决”

特朗普表示,有关稀土贸易的问题已获解决,但没有提供具体细节。

他向记者表示:“稀土的所有问题都已解决,这是针对全世界的……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情况,而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

他还説:“中国不再设置任何障碍了。”

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此前宣布的稀土管控措施会延迟实施。

中国在10月9日发布最新稀土管控计画,从管控原材料过渡到针对最终用途,被视为打出“升级版稀土牌”。今年早些时候,北京就推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等受到严重干扰。

不过,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公告,最新的措施份阶段实施,包括11月8日和12月1日两个时间点,这为后续提供了解释空间。孙太一认爲,如果这次元首会晤进展顺利,这两个时限有可能会推迟。

特朗普此次出访所到之处都在签署有关稀土方面的贸易协议,分别与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等四个东南亚国家签署了合作协定。

但专家表示,由于中国控制着全球几乎所有的的稀土加工,并在成本、技术等方面领先,这些举动短期内很难追上中国。

“大量”采购美国大豆

特朗普指出,中方将开始大量采购美国大豆,“我对此表示感谢”。

今年秋季,伊利诺州、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印第安那州等中西部农民在没有中国采购订单的情况下进行收割,正面临困难。

中国对美国大豆及其他农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导致9月份美国对华相关农产品出口量为零。而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

特朗普:未提台湾

特朗普表示,台湾议题在两位首脑的会谈中“完全未被提及”。

在会面之前,他也被问及习近平是否会在臺湾问题上施压时,特朗普表示他“不确定”是否会讨论臺湾问题。

有关臺湾作为贸易筹码之说甚嚣尘上,但也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或继续将政治与贸易分开。 中方则希望敦促特朗普放弃长期以来的战略性模糊政策,比如明确反对臺湾独立。

特朗普表示,将与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会谈,并指出美方官员在此类讨论中扮演“某种程度上的裁判”角色。

特朗普还表示,美中将在乌克兰战争议题上“共同合作”,但强调未提到台湾问题。

“如果他(特朗普)明确表示反对臺湾独立,那就是比较大的突破了,”朱志群教授说,“但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牵扯到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不会轻易放弃臺湾问题,一定会继续打臺湾牌。”

会前铺垫良好政治氛围

美中双方在领导人见面前都在铺垫良好的政治氛围。

特朗普已经于前一天抵达韩国东南部城市庆州,他对媒体表示,“我认为我们将达成协议”,这将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好协议”。

特朗普说,“全世界都在关注,我认为我们将达成令所有人都感到振奋的成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周三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

“我们愿同美方共同努力,推动此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动力。”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上周末吉隆坡贸易谈判后表示,双方已达成“框架性协议”。

这些表态为元首会晤奠定积极因素。

自今年4月特朗普在“解放日”公布关税政策以来,两国已经经历五轮谈判,目前处于贸易战僵持阶段,贸易休战协议原定11月10日到期。最近几周摩擦再起,华盛顿扩大了针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出口管制清单,北京则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


分析:不管成果怎样,领导人见面已经传递出一些信号

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终于见面了,外界对这一时刻期待许久。几个月前就有智库学者以《元首峰会倒计时》为题刊文,但近期双方频繁角力为见面蒙上阴影。

不管怎样,见面本身就已经传递出一些信号。

最重要的信息是,不管竞争多激烈,角力在多少领域蔓延,双方都希望管控分歧,避免竞争滑向不可控局面,进而冲击全球经济,甚至因误判而发生战争。

经过几个月的博弈表明,双方都意识到,见面对谁都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举行双边会晤图像来源,REUTERS/Evelyn Hockstein
对于民选出来的特朗普来说,支撑他赢得大位的美国农民已经怨气重重,主要原因就是贸易紧张令中国的大豆订单大幅减少。与此同时,中国近期加码稀土管制,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国防装备、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而对于北京来说,疫情后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许多沿海工厂倒闭,加上国内通缩严重等因素,经济复苏艰难。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国内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虽然意识到要科技自立自强,但短期内,在高端晶片供应等“卡脖子”处无法突破,企业还是希望美国放松出口限制。

基于此,可以说双方都期望见面,或者都意识到,在某些方面必须依赖对方,因而不得不见面。

领导人见面有利于缓解紧张关系,但长期来看,激烈竞争仍是主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21340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