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晓薇:火灾和吵架是江户的并蒂莲
日期: 25年10月4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晓薇

和朋友相约见面。两个人都在东京,虽然不是近在咫尺但确确实实的不是远隔千山万水,可是从这一约到实现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朋友,更是文友。我在微信和公众号上常常读到她写的文章,从不苦涩难懂,带点儿俏皮又极其舒展的文字,带你走进她看到的世界。因此喜欢读,并且是不中断的从头读到尾,是一气哈成那种的。

朋友又是个淑女,插得一手好花,可是当我说拜她为师的时候,在草月流学了十余年的她却满脸谦逊和真诚地回答:“入门,最好是去和真正的流派老师学。不是我不愿意教,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领会插花的精髓。”于是别说真髓,连皮毛都不懂的我只有狭隘地想象:插花,一定不单纯是彰显色彩、造型的美,而是在插的过程中磨砺自己去寻求至上的境界。哪怕是一枝败草一根枯木一个破瓦罐儿,看不到亮点和奇特,却会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到一卷凌然扑面而来的风,一片望眼无际的苍茫和生死轮回的世界。插花者,是不是插花时也在注入灵魂?

我不会喝酒,当然说不上“酒逢知己千杯少”,用“余伯牙摔琴谢知音”又过分虚张令人吐血。更何况不才的我不会弹任何的琴也没琴可摔,唯一的业绩就是小时候把爸爸妈妈为了试探我是否有音乐细胞而买的一架玩具钢琴拆的稀巴烂,因此被断定:此童不易学琴。
朋友说话带点童音,温和地笑着,然后用没有市侩的眼神望着你,静静地听你扯东道西。我于是心没了遮拦口也没了遮拦,一览无余地抖落出我知道的那点儿事儿。
我们从日本桥的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到这头,我怎么就忘了朋友刚刚做完手术出院不久,竟全然没有顾及。

我喜欢日本桥,而且有很严重的私心,不想太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以免像银座那样成了北京的王府井。


银座,如其名,在四百多年前的江户时代是个铸造银货的场地,周边住着许多与铸造银货有关的匠人和日用品及武具的制造者。



日本有句老话说:“火灾和吵架是江户的并蒂莲”。木造建筑为主的江户街道频繁的发生火灾,而银座也在1657年和1872年着过两次大火,特别是后一次大火几乎把银座烧成了一片荒地。为了重整旗鼓,当时的藏相(相当于财政部部长)和东京府知事邀请来了英国人的设计师,用了两年的时间建造了一条用地砖铺成的街道,并且在街道两旁建造了许多不但耐火性强还充满了西洋风格的砖瓦房子。

说到这里拐个弯儿。大家都知道资生堂,且不说它的起身是个调剂药局,而它的名字源于中国《易经》的第一章节:“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大约是鲜为人知的。这家品牌的创始人福原有信的儿子福原信三,和许多明治时期的富二代一样,年轻时出国留洋 ,于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部毕业以后在纽约的药局和化妆品牌见习及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游学于维也纳、巴黎、伦敦等欧洲城市,期间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许多美术馆。在外国学习和生活了六年的信三,虽然有个富有的爸爸,经济上不用发愁,却因为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而切身地感到自己不过是个井底之蛙而苦闷。1913年信三回国,着眼于银座的魅力,把“东京新桥资生堂”的店名改为“东京银座资生堂”,从此他作为银座的一个住民,带动许多文化人推进了具有银座个性的近代化。

银座的商店一改客人购物需要进到店铺深处的老铺经营方式,把商品都陈设在铺面上,顾客买与不买都可以进到店铺浏览闲逛。同时在街道两旁设立了许多茶室、咖啡馆和画廊,不仅为作家和艺术家,也为时髦的女性们提供了人气的社交场所。

曾几何时,银座成了人们购物的天堂,就连街上的三越百货店也染上了些过于艳丽的俗气。旅游车一辆辆地停在那里,满街不时地响着大箱子和小箱子的轱辘声儿……

本来是写朋友相聚逛大街的乐趣,不知不觉地扯到了不相干的地方去。以后有空再聊聊三菱和三井的领地。这篇游离了话题的小文就此打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1/21319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