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决定下一任日本首相人选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已经结束。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0月4日下午消息,高市早苗在第二轮投票中以185票战胜小泉进次郎(156票),当选日本自民党下一任总裁。
日本国会预计将在10月15日进行程序性投票,选出新首相。目前执政的自民公明执政联盟未能在众议院获得过半数席位,但由于立民、维新、国民这三大在野党未能就共同推选首相问题达成一致,
所以不出意外,高市早苗即将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也是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现年64岁的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以极端保守立场著称。
高市政治履历丰富,曾10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奈良2区。1993年,她以无党派身份首次当选众议员,1996年加入自民党,历任冲绳北方担当相、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总务相、经济安保担当相。
高市是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忠实拥趸,是“安倍路线”的坚定继承者,人称“安倍爱将”。共同社评价她为:继承安倍路线的善辩保守派。
在内政问题方面,高市提出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她还称,若当选,将考虑扩大执政联盟框架,以应对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均失去多数议席的局面。在对外关系上,她强调加强日美同盟,同时还将深化日美韩、日美菲的合作。
在对华关系上,高市多次公开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宣扬“中国威胁论”。选战正酣之际,10月1日,高市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布署名文章,妄议台湾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辞任日本首相之际,自民党在国会两院选举中接连受挫,党内分歧明显,选举博弈激烈。各方舆论认为,无论谁赢得选举,都将面临执政联盟“少数执政”的困局,前途未卜。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告诉观察者网,高市当选得益于她的保守理念,迎合了日本社会的保守倾向和右倾情绪。得票结果显示,高市在地方选票上和小泉拉开明显差距。同时,高市在年龄、资历、阅历、演讲能力上,都被认为优于小泉。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蔡畅认为,高市的当选标志着自民党内保守派重新掌控主导权。
两位专家都指出,高市当选后,自民党党内分歧、执政联盟的“少数执政”困局,以及对美、对华等外交议题,都将对未来的高市内阁构成严重挑战。
蔡畅认为,高市早苗的当选将使日本政治右倾化加速,但她的治理空间仍受国会现实、经济约束与外交风险三重制衡,中日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若无法解决上述问题,高市或难以改变短命内阁的命运,”笪志刚指出。
自民党总裁,怎么选?
9月7日,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突然召开记者会宣布辞职,并表示不再参选自民党总裁。
22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说,共有5人报名参加本届自民党总裁选举,投票将于10月4日举行,届时将选出新一任总裁。
参选人包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44岁)、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64岁)、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64岁)、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50岁)和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69岁)。
本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共有590票,其中,295名自民党国会议员每人一票,各地普通党员和“党友”即注册支持者按比例折合成295张地方票。
根据选举规则,若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过半数选票即可直接当选。如无人过半,则由得票前两名进入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295名自民党国会议员各持一票,47个都道府县自民党支部联合会各有一票,最终得票多者当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5名候选人均参加了去年9月的选举。当时,高市早苗在首轮投票中总票数排名第一,但在第二轮中败给石破茂;首轮总票数方面,小泉进次郎、林芳正、小林鹰之、茂木敏充分列三至六位。
据分析,本次选举已演变为一场小泉与高市之间,针对不同支持群体的二人对决格局。
选前,多家日媒民调显示,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的支持率相对领先,选举可能进入第二轮角逐。
日本共同社9月28日公布的民调显示,针对国会议员票、党员党友地方票进行统计后得知,5名候选人中,小泉和高市两人领先,林芳正紧随其后。小泉在议员票方面处于优势,而高市在地方票方面表现出获得广泛支持的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选举尾声,林芳正展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根据日本《朝日新闻》30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在国会议员票中,小泉进次郎领先,林芳正超过高市早苗位居第二。
蔡畅提到,除民调伯仲之间外,因鲜明的施政路线,两人的支持基础形成了较大的互补性。
分析指出,目前来看,两人代表了自民党党内最关键的路线之争:高市是传统保守派与泛保守阵营的旗手,而小泉则是党内基本盘与寻求改革力量的代表。结果则是,高市“外热内冷”,在全体民众中支持度高,而小泉“内强外弱”,在党内支持者中支持度高。这使得对决充满张力。
传统上,自民党总裁选举很大程度是由各大派阀领袖在密室中操盘、协商、分配利益,最终共同决出人选,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在料亭、办公室等密室场所进行。但这种“密室协商”模式已遭到根本性动摇。2023年,自民党爆发政治献金丑闻,直接重创其派阀传统,几大主要派阀相继强制解散。
蔡畅称,“密室协商”能力弱化,直接导致了本次选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公开化和不可预测性。而这也就意味着,候选人必须公开竞争,直接诉诸民意和党员,民调的重要性随之提升。
Advertisements
不过,也有日媒分析认为,党内“大佬”仍决定部分选票归属。麻生太郎、岸田文雄、菅义伟以及石破茂等曾担任首相的“大佬”在党内仍有不小话语权。
据《朝日新闻》分析,作为前岸田派成员,林芳正自然得到了前岸田派成员的支持。此外,与小泉一样,林也打出了“继承石破内阁”的旗号,得到了石破盟友防卫大臣中谷元、外务大臣岩屋毅的支持。
在5人中,小泉进次郎选前获得最多议员支持,且在参选之初就得到众多自民党“大佬”的支持,包括前首相菅义伟、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前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前总务大臣野田圣子等。其中,加藤、河野和野田此前都曾经竞选过自民党总裁。截至目前,石破内阁有6个现职大臣都宣布支持小泉。
作为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门徒,高市早苗被认为是安倍政策的继承者,人称“安倍爱将”。日本舆论分析说,高市因其极右翼政策主张获得保守派支持,但“过右姿态”也会成为不利因素。
“五强争霸”?
随着派阀势弱、党员和选民意志抬头,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竞争公开化,从“密室”转移至聚光灯之下。这体现在,参选人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举办政策发布会、在各地街头巡回演说……
据共同社报道,10月4日之前,5名参选人频繁出席活动,在公开场合阐述自身政策主张,就物价高涨、自民党改革、未来联合执政方向、夫妻别姓、女性天皇、对外政策等焦点议题展开激烈辩论。
根据五名参选人在9月22日首场竞选演讲中发表的内容,NHK提炼并可视化了5人的主要政见。
1、茂木敏充,原茂木派
茂木现年69岁,11次当选为众议员,选区为栃木5区。他历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经济再生担当相、外相、自民党干事长。
茂木常用词语为“国家理想形象与政治信念”和“经济政策与增长战略”,两个关键词各占比18%。他主张将提高年均收入作为增长战略。
2、林芳正,原岸田派
林芳正现年64岁,2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山口3区,此前还5次当选参议员。他历任防卫相、经济财政担当相、农相、文部科学相、外相。目前担任内阁官房长官。
林芳正在22日的演讲中,将45%的时间用于阐述自己的“经济措施和增长战略”,呼吁实际工资增长。
3、高市早苗,“安倍晋三爱将”
高市现年64岁,10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奈良2区。她历任冲绳北方担当相、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总务相、经济安保担当相。
高市在阐述“与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打交道”政策上花费的时间最多,占比达43%,并承诺“将献出生命来保护日本的古老传统”。在演讲中,她的高频词汇为“日本”,出现了16次。
4、小林鹰之,原二阶派
小林现年50岁,5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千叶2区。他历任防卫政务官、经济安保相、自民党副干事长。目前担任自民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总部长。
小林的演讲以阐述“经济政策和增长战略”为主,占比26%。他主张削减统一所得税。
5、小泉进次郎,前首相之子
小泉现年44岁,6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神奈川11区。他历任自民党青年局长、复兴政务官、自民党农林小组会长、环境相、自民党选举对策委员长。目前担任农相。
小泉最常提及的主题是“政党改革和政治改革”,占据了他演讲近一半的篇幅。他呼吁“解散重新开始”以重振自民党,强调团结的必要性。
据共同社报道称,小泉进次郎写下“异志统一”四字,体现对党内融合、与在野党合作必不可少的政治主张。小林鹰之写下“引领世界的日本”。茂木敏充写下“拿出成果”,林芳正写下“用经验和成绩开拓未来”。高市早苗写下“让日本列岛变得富强”。
浙江工商大学东西文明互鉴研究院副教授张光新向观察者网表示,为了最大程度吸引选票,五位候选人都在展示最“务实”“稳健”的一面,其实就是谨小慎微随大流,尽量避免可能引发争议和分裂的言论。五位候选人无论谁当选都需要强大稳定的政权基础,因此在野党密切关注着各候选人动向和选情。
小泉进次郎:历练有限的“官二代”
去年,小泉首次冲击自民党总裁一职,最后在首轮投票中不敌高市早苗和石破茂。
一年后,年仅44岁的小泉卷土重来,依旧是经验最少、年龄最小的参选者。与此同时,共同社对他的评语,从一年前的“经验缺乏”,更新至最新的“历练有限”。
《产经新闻》等各大日本媒体认为,小泉的优势在于拥有自民党籍议员的广泛支持。他还继承了其父的能言善道,具备卓越的公众传播能力。共同社称,小泉有“选举招牌”之称。
9月16日,小泉进次郎在记者会上透露,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将放弃参加党总裁选举,将担任自己竞选阵营的选举对策总部长。共同社认为,加藤是保守派议员联盟“创生日本”成员,小泉此举可能意在拉拢保守派。相关人士称:“小泉希望通过加藤的加入,促进党的团结凝聚。”
截至目前,包括加藤在内,石破内阁有6个现职大臣都宣布支持小泉。
不过,资历尚浅、缺乏担任内阁要职经验以及政策辩论能力不足是小泉的短板。
小泉进次郎出身政治世家,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次子。据介绍,毕业于关东学院大学的小泉进次郎,学历之低微在日本政界后代中比较少见。尽管当了十几年议员,其政治履历经不起太多检视,日本社会从政界到大众,均对他的能力抱持诸多疑虑。
值得一提的是,小泉经常公开说些不着调的言论,被戏称为“进次郎构文”。他的“废话文学”甚至火出日本,国内有人将之总结为“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比如,2019年4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维持现状是不可以的,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日本现在不能维持现状。”再比如,一次被问及核废料处理问题时,他竟回答:“约定是为了遵守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要为了遵守约定拼尽全力。”
在政治主张方面,小泉此次参选与去年竞选时相比,并无多少新意。
宣布参选之初,小泉便表示,若胜选,将尽快推出相关经济措施以应对当前物价上涨,并承诺未来将贯彻政治资金的透明化。他强调将与在野党合作,主张修改宪法、提升军力等右翼政策。
对于若就任首相是否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他拒绝明确表态,只说“会妥善判断”。
在24日的竞选活动中,小泉炒作所谓“中国威胁”。他当时妄议中方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提到了俄罗斯、朝鲜等多国领导人在北京齐聚一堂。他宣称,未来将与美国加强安全合作,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安保环境现状的认识达成一致。
不过,作为下任自民党总裁的大热门,小泉却在选前陷入政治丑闻。
据共同社消息26日,小泉进次郎在新闻会上承认其竞选团队要求支持者“刷赞助势”。
《周刊文春》此前一天爆料称,小泉阵营内部流出一封邮件,指示支持者在网络评论区大量发布对小泉的正面评价,试图营造舆论支持高涨的假象。“退出总裁选举”话题迅速登上日本X平台热搜。
小泉公开道歉,但强调自己并不知情,并拒绝退选。
高市早苗:极右翼代表、安倍继承者
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这是她第三次向自民党总裁之位发起冲击,力争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去年总裁选举,她在最终投票中败于石破茂,但首轮投票中获得的党员票位居第一。
在此次选举中,高市同小泉一同被认为是参选者中的大热门。
作为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门徒,高市也被认为是安倍政策的继承者,人称“安倍爱将”,在安倍执政期间得到重用,曾于2014年进入第二届安倍内阁,成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总务大臣。
共同社评价她为:继承安倍路线的善辩保守派。
在政策方面,高市提出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她还称将考虑扩大执政联盟框架,以应对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均失去多数议席的局面。在对外关系上,她强调加强日美同盟,同时还将深化日美韩、日美菲的合作。
近来,日本舆论分析说,高市因其极右翼政策主张获得保守派支持,但“过右姿态”也会成为不利因素。有媒体注意到,高市近日在记者会上侧重先谈自己的经济政策,并避免涉及过多极端言论。
在24日的竞选活动上,被问及若就任首相是否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她表示,会考虑对外交的影响,“将酌情做出恰当判断,绝不能使其成为外交问题”。谈及中日关系,高市则强调:“日中之间存在经济安保和国防方面悬而未决的事项,将切实开展坦率对话。”
为争取选票,高市在选举期临近之际频频发表道听途说的言论,卷入舆论争议。
在22日的演讲期间,高市以家乡奈良的鹿为引子,称外国人等的滋扰行为频发,重复“外国人踢鹿”“警方因缺少口译人员而不起诉外国人”等说法。她强调应实施更加严格的外国人管理政策。
据共同社26日报道,日本法务及检察部相关人士表示,“从未听说过直到最后都未能安排口译人员的情况”。同时,高市有关“鹿被外国人踢打”的言论也受到了质疑。奈良公园负责人回应表示:“我们每天至少巡逻两次,没发现暴力行为。”
“无论是谁,日本对华强硬基调难以改变”
此次选举进行之际,自民党已深陷内外交困境地。
自民党在去年10月的众议院和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接连受挫,其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两院均失去过半数议席。石破茂辞职前,围绕他的去留问题,党内分歧进一步分歧加剧。
“自民党的支持基础有两个:一个是传统保守派,另一个是新自由主义右翼,”日本社会学家、早稻田大学教授桥本健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民党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有可能走向分裂,即分裂成以新自由主义右翼为支持基础的部分和以传统保守为支持基础的部分。
笪志刚告诉观察者网,高市当选得益于她的保守理念,迎合了日本社会的保守倾向和右倾情绪,获得了麻生派和旧茂木派的支持。
得票结果显示,高市在地方选票上和小泉拉开明显差距。高市早苗以185票(议员票149票、都道府县票36票)打败156票(议员票145票、都道府县票11票)的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总裁。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自民党相关人士4日透露,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向其领导的43名“麻生派”议员呼吁,为党员和“党友”票得票较多的候选人投票。
相关人士表示,麻生太郎暗示的支持对象是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相高市早苗。麻生太郎此举实质上相当于向派系内部作出了“支持高市早苗”的指示。
麻生太郎在高市早苗当选后露出笑容
“高市当选,并不意味着自民党可以就此绝地反击,起死回生,”笪志刚称,“我认为,自民党的很多顽固的一些问题,很多东西还会继续存在。”
他提到了自民党的派阀问题,“有人说自民党是党中有派,其实是因为有了派才有党”。“其次,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都沦为少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笪志刚表示,高市本人的保守姿态,迎合了一些基层党员、议员和社会媒体的追捧,但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他认为,为了弥合日本社会分歧,推动外交进展,高市必须降低强硬、保守姿态,可能会对历史、强势等问题做出一些灵活性调整。
他进一步指出,在外交问题上,尤其是在对美外交、对华外交上,还有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上,未来日本能不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这对于高市来说也是考验。
“否则,高市难以改变短命内阁的命运,”笪志刚指出。
蔡畅同样认为,高市早苗的当选标志着自民党内保守派重新掌控党内主导权。
对此,蔡畅分析表示,这一结果将强化自民党党内保守派话语权,延续安倍政治遗产,同时也可能加剧党内派系斗争,特别是与温和派之间的张力。她拥有“基层授权”但非压倒性精英授权,决策时会被基层期待与党内现实同时牵制。
此外,作为首位女性首相,她面临来自传统势力的质疑。
蔡畅分析称,高市的当选将开启日本政治的“强硬保守时代”。在经济政策上,她强调积极财政和货币宽松,短期内可能刺激股市上涨和日元贬值,有利于出口企业,但长期来看可能加剧日本财政负担;在安保领域,她主张大幅增加防卫费,推动修宪,这将深刻影响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在外交上,她强调“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主张强化日美同盟和集体自卫权,这将使日本更深度卷入美国印太战略,增加地区军事风险。
她进一步分析称,可以预见,高市的当选会促使中日关系在敏感问题上的矛盾更加尖锐。但她作为务实政治家,也深知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可能在强硬姿态下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合作,形成“政冷经热”的格局。
“高市早苗的当选将使日本政治右倾化加速,但她的治理空间仍受国会现实、经济约束与外交风险三重制衡,”蔡畅总结称,未来,“中日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蔡畅在选前曾刊文表示,无论最终谁当选,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和日本国内保守化的趋势下,日本对华政策的强硬基调都难以改变,中日关系恐将持续面临挑战。
决定下一任日本首相人选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已经结束。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0月4日下午消息,高市早苗在第二轮投票中以185票战胜小泉进次郎(156票),当选日本自民党下一任总裁。
日本国会预计将在10月15日进行程序性投票,选出新首相。目前执政的自民公明执政联盟未能在众议院获得过半数席位,但由于立民、维新、国民这三大在野党未能就共同推选首相问题达成一致,
所以不出意外,高市早苗即将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也是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现年64岁的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以极端保守立场著称。
高市政治履历丰富,曾10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奈良2区。1993年,她以无党派身份首次当选众议员,1996年加入自民党,历任冲绳北方担当相、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总务相、经济安保担当相。
高市是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忠实拥趸,是“安倍路线”的坚定继承者,人称“安倍爱将”。共同社评价她为:继承安倍路线的善辩保守派。
在内政问题方面,高市提出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她还称,若当选,将考虑扩大执政联盟框架,以应对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均失去多数议席的局面。在对外关系上,她强调加强日美同盟,同时还将深化日美韩、日美菲的合作。
在对华关系上,高市多次公开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宣扬“中国威胁论”。选战正酣之际,10月1日,高市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布署名文章,妄议台湾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辞任日本首相之际,自民党在国会两院选举中接连受挫,党内分歧明显,选举博弈激烈。各方舆论认为,无论谁赢得选举,都将面临执政联盟“少数执政”的困局,前途未卜。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告诉观察者网,高市当选得益于她的保守理念,迎合了日本社会的保守倾向和右倾情绪。得票结果显示,高市在地方选票上和小泉拉开明显差距。同时,高市在年龄、资历、阅历、演讲能力上,都被认为优于小泉。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蔡畅认为,高市的当选标志着自民党内保守派重新掌控主导权。
两位专家都指出,高市当选后,自民党党内分歧、执政联盟的“少数执政”困局,以及对美、对华等外交议题,都将对未来的高市内阁构成严重挑战。
蔡畅认为,高市早苗的当选将使日本政治右倾化加速,但她的治理空间仍受国会现实、经济约束与外交风险三重制衡,中日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若无法解决上述问题,高市或难以改变短命内阁的命运,”笪志刚指出。
自民党总裁,怎么选?
9月7日,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突然召开记者会宣布辞职,并表示不再参选自民党总裁。
22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说,共有5人报名参加本届自民党总裁选举,投票将于10月4日举行,届时将选出新一任总裁。
参选人包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44岁)、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64岁)、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64岁)、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50岁)和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69岁)。
本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共有590票,其中,295名自民党国会议员每人一票,各地普通党员和“党友”即注册支持者按比例折合成295张地方票。
根据选举规则,若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过半数选票即可直接当选。如无人过半,则由得票前两名进入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295名自民党国会议员各持一票,47个都道府县自民党支部联合会各有一票,最终得票多者当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5名候选人均参加了去年9月的选举。当时,高市早苗在首轮投票中总票数排名第一,但在第二轮中败给石破茂;首轮总票数方面,小泉进次郎、林芳正、小林鹰之、茂木敏充分列三至六位。
据分析,本次选举已演变为一场小泉与高市之间,针对不同支持群体的二人对决格局。
选前,多家日媒民调显示,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的支持率相对领先,选举可能进入第二轮角逐。
日本共同社9月28日公布的民调显示,针对国会议员票、党员党友地方票进行统计后得知,5名候选人中,小泉和高市两人领先,林芳正紧随其后。小泉在议员票方面处于优势,而高市在地方票方面表现出获得广泛支持的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选举尾声,林芳正展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根据日本《朝日新闻》30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在国会议员票中,小泉进次郎领先,林芳正超过高市早苗位居第二。
蔡畅提到,除民调伯仲之间外,因鲜明的施政路线,两人的支持基础形成了较大的互补性。
分析指出,目前来看,两人代表了自民党党内最关键的路线之争:高市是传统保守派与泛保守阵营的旗手,而小泉则是党内基本盘与寻求改革力量的代表。结果则是,高市“外热内冷”,在全体民众中支持度高,而小泉“内强外弱”,在党内支持者中支持度高。这使得对决充满张力。
传统上,自民党总裁选举很大程度是由各大派阀领袖在密室中操盘、协商、分配利益,最终共同决出人选,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在料亭、办公室等密室场所进行。但这种“密室协商”模式已遭到根本性动摇。2023年,自民党爆发政治献金丑闻,直接重创其派阀传统,几大主要派阀相继强制解散。
蔡畅称,“密室协商”能力弱化,直接导致了本次选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公开化和不可预测性。而这也就意味着,候选人必须公开竞争,直接诉诸民意和党员,民调的重要性随之提升。
Advertisements
不过,也有日媒分析认为,党内“大佬”仍决定部分选票归属。麻生太郎、岸田文雄、菅义伟以及石破茂等曾担任首相的“大佬”在党内仍有不小话语权。
据《朝日新闻》分析,作为前岸田派成员,林芳正自然得到了前岸田派成员的支持。此外,与小泉一样,林也打出了“继承石破内阁”的旗号,得到了石破盟友防卫大臣中谷元、外务大臣岩屋毅的支持。
在5人中,小泉进次郎选前获得最多议员支持,且在参选之初就得到众多自民党“大佬”的支持,包括前首相菅义伟、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前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前总务大臣野田圣子等。其中,加藤、河野和野田此前都曾经竞选过自民党总裁。截至目前,石破内阁有6个现职大臣都宣布支持小泉。
作为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门徒,高市早苗被认为是安倍政策的继承者,人称“安倍爱将”。日本舆论分析说,高市因其极右翼政策主张获得保守派支持,但“过右姿态”也会成为不利因素。
“五强争霸”?
随着派阀势弱、党员和选民意志抬头,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竞争公开化,从“密室”转移至聚光灯之下。这体现在,参选人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举办政策发布会、在各地街头巡回演说……
据共同社报道,10月4日之前,5名参选人频繁出席活动,在公开场合阐述自身政策主张,就物价高涨、自民党改革、未来联合执政方向、夫妻别姓、女性天皇、对外政策等焦点议题展开激烈辩论。
根据五名参选人在9月22日首场竞选演讲中发表的内容,NHK提炼并可视化了5人的主要政见。
1、茂木敏充,原茂木派
茂木现年69岁,11次当选为众议员,选区为栃木5区。他历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经济再生担当相、外相、自民党干事长。
茂木常用词语为“国家理想形象与政治信念”和“经济政策与增长战略”,两个关键词各占比18%。他主张将提高年均收入作为增长战略。
2、林芳正,原岸田派
林芳正现年64岁,2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山口3区,此前还5次当选参议员。他历任防卫相、经济财政担当相、农相、文部科学相、外相。目前担任内阁官房长官。
林芳正在22日的演讲中,将45%的时间用于阐述自己的“经济措施和增长战略”,呼吁实际工资增长。
3、高市早苗,“安倍晋三爱将”
高市现年64岁,10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奈良2区。她历任冲绳北方担当相、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总务相、经济安保担当相。
高市在阐述“与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打交道”政策上花费的时间最多,占比达43%,并承诺“将献出生命来保护日本的古老传统”。在演讲中,她的高频词汇为“日本”,出现了16次。
4、小林鹰之,原二阶派
小林现年50岁,5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千叶2区。他历任防卫政务官、经济安保相、自民党副干事长。目前担任自民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总部长。
小林的演讲以阐述“经济政策和增长战略”为主,占比26%。他主张削减统一所得税。
5、小泉进次郎,前首相之子
小泉现年44岁,6次当选众议员,选区为神奈川11区。他历任自民党青年局长、复兴政务官、自民党农林小组会长、环境相、自民党选举对策委员长。目前担任农相。
小泉最常提及的主题是“政党改革和政治改革”,占据了他演讲近一半的篇幅。他呼吁“解散重新开始”以重振自民党,强调团结的必要性。
据共同社报道称,小泉进次郎写下“异志统一”四字,体现对党内融合、与在野党合作必不可少的政治主张。小林鹰之写下“引领世界的日本”。茂木敏充写下“拿出成果”,林芳正写下“用经验和成绩开拓未来”。高市早苗写下“让日本列岛变得富强”。
浙江工商大学东西文明互鉴研究院副教授张光新向观察者网表示,为了最大程度吸引选票,五位候选人都在展示最“务实”“稳健”的一面,其实就是谨小慎微随大流,尽量避免可能引发争议和分裂的言论。五位候选人无论谁当选都需要强大稳定的政权基础,因此在野党密切关注着各候选人动向和选情。
小泉进次郎:历练有限的“官二代”
去年,小泉首次冲击自民党总裁一职,最后在首轮投票中不敌高市早苗和石破茂。
一年后,年仅44岁的小泉卷土重来,依旧是经验最少、年龄最小的参选者。与此同时,共同社对他的评语,从一年前的“经验缺乏”,更新至最新的“历练有限”。
《产经新闻》等各大日本媒体认为,小泉的优势在于拥有自民党籍议员的广泛支持。他还继承了其父的能言善道,具备卓越的公众传播能力。共同社称,小泉有“选举招牌”之称。
9月16日,小泉进次郎在记者会上透露,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将放弃参加党总裁选举,将担任自己竞选阵营的选举对策总部长。共同社认为,加藤是保守派议员联盟“创生日本”成员,小泉此举可能意在拉拢保守派。相关人士称:“小泉希望通过加藤的加入,促进党的团结凝聚。”
截至目前,包括加藤在内,石破内阁有6个现职大臣都宣布支持小泉。
不过,资历尚浅、缺乏担任内阁要职经验以及政策辩论能力不足是小泉的短板。
小泉进次郎出身政治世家,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次子。据介绍,毕业于关东学院大学的小泉进次郎,学历之低微在日本政界后代中比较少见。尽管当了十几年议员,其政治履历经不起太多检视,日本社会从政界到大众,均对他的能力抱持诸多疑虑。
值得一提的是,小泉经常公开说些不着调的言论,被戏称为“进次郎构文”。他的“废话文学”甚至火出日本,国内有人将之总结为“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比如,2019年4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维持现状是不可以的,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日本现在不能维持现状。”再比如,一次被问及核废料处理问题时,他竟回答:“约定是为了遵守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要为了遵守约定拼尽全力。”
在政治主张方面,小泉此次参选与去年竞选时相比,并无多少新意。
宣布参选之初,小泉便表示,若胜选,将尽快推出相关经济措施以应对当前物价上涨,并承诺未来将贯彻政治资金的透明化。他强调将与在野党合作,主张修改宪法、提升军力等右翼政策。
对于若就任首相是否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他拒绝明确表态,只说“会妥善判断”。
在24日的竞选活动中,小泉炒作所谓“中国威胁”。他当时妄议中方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提到了俄罗斯、朝鲜等多国领导人在北京齐聚一堂。他宣称,未来将与美国加强安全合作,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安保环境现状的认识达成一致。
不过,作为下任自民党总裁的大热门,小泉却在选前陷入政治丑闻。
据共同社消息26日,小泉进次郎在新闻会上承认其竞选团队要求支持者“刷赞助势”。
《周刊文春》此前一天爆料称,小泉阵营内部流出一封邮件,指示支持者在网络评论区大量发布对小泉的正面评价,试图营造舆论支持高涨的假象。“退出总裁选举”话题迅速登上日本X平台热搜。
小泉公开道歉,但强调自己并不知情,并拒绝退选。
高市早苗:极右翼代表、安倍继承者
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这是她第三次向自民党总裁之位发起冲击,力争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去年总裁选举,她在最终投票中败于石破茂,但首轮投票中获得的党员票位居第一。
在此次选举中,高市同小泉一同被认为是参选者中的大热门。
作为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门徒,高市也被认为是安倍政策的继承者,人称“安倍爱将”,在安倍执政期间得到重用,曾于2014年进入第二届安倍内阁,成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总务大臣。
共同社评价她为:继承安倍路线的善辩保守派。
在政策方面,高市提出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她还称将考虑扩大执政联盟框架,以应对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均失去多数议席的局面。在对外关系上,她强调加强日美同盟,同时还将深化日美韩、日美菲的合作。
近来,日本舆论分析说,高市因其极右翼政策主张获得保守派支持,但“过右姿态”也会成为不利因素。有媒体注意到,高市近日在记者会上侧重先谈自己的经济政策,并避免涉及过多极端言论。
在24日的竞选活动上,被问及若就任首相是否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她表示,会考虑对外交的影响,“将酌情做出恰当判断,绝不能使其成为外交问题”。谈及中日关系,高市则强调:“日中之间存在经济安保和国防方面悬而未决的事项,将切实开展坦率对话。”
为争取选票,高市在选举期临近之际频频发表道听途说的言论,卷入舆论争议。
在22日的演讲期间,高市以家乡奈良的鹿为引子,称外国人等的滋扰行为频发,重复“外国人踢鹿”“警方因缺少口译人员而不起诉外国人”等说法。她强调应实施更加严格的外国人管理政策。
据共同社26日报道,日本法务及检察部相关人士表示,“从未听说过直到最后都未能安排口译人员的情况”。同时,高市有关“鹿被外国人踢打”的言论也受到了质疑。奈良公园负责人回应表示:“我们每天至少巡逻两次,没发现暴力行为。”
“无论是谁,日本对华强硬基调难以改变”
此次选举进行之际,自民党已深陷内外交困境地。
自民党在去年10月的众议院和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接连受挫,其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两院均失去过半数议席。石破茂辞职前,围绕他的去留问题,党内分歧进一步分歧加剧。
“自民党的支持基础有两个:一个是传统保守派,另一个是新自由主义右翼,”日本社会学家、早稻田大学教授桥本健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民党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有可能走向分裂,即分裂成以新自由主义右翼为支持基础的部分和以传统保守为支持基础的部分。
笪志刚告诉观察者网,高市当选得益于她的保守理念,迎合了日本社会的保守倾向和右倾情绪,获得了麻生派和旧茂木派的支持。
得票结果显示,高市在地方选票上和小泉拉开明显差距。高市早苗以185票(议员票149票、都道府县票36票)打败156票(议员票145票、都道府县票11票)的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总裁。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自民党相关人士4日透露,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向其领导的43名“麻生派”议员呼吁,为党员和“党友”票得票较多的候选人投票。
相关人士表示,麻生太郎暗示的支持对象是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相高市早苗。麻生太郎此举实质上相当于向派系内部作出了“支持高市早苗”的指示。
麻生太郎在高市早苗当选后露出笑容
“高市当选,并不意味着自民党可以就此绝地反击,起死回生,”笪志刚称,“我认为,自民党的很多顽固的一些问题,很多东西还会继续存在。”
他提到了自民党的派阀问题,“有人说自民党是党中有派,其实是因为有了派才有党”。“其次,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都沦为少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笪志刚表示,高市本人的保守姿态,迎合了一些基层党员、议员和社会媒体的追捧,但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他认为,为了弥合日本社会分歧,推动外交进展,高市必须降低强硬、保守姿态,可能会对历史、强势等问题做出一些灵活性调整。
他进一步指出,在外交问题上,尤其是在对美外交、对华外交上,还有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上,未来日本能不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这对于高市来说也是考验。
“否则,高市难以改变短命内阁的命运,”笪志刚指出。
蔡畅同样认为,高市早苗的当选标志着自民党内保守派重新掌控党内主导权。
对此,蔡畅分析表示,这一结果将强化自民党党内保守派话语权,延续安倍政治遗产,同时也可能加剧党内派系斗争,特别是与温和派之间的张力。她拥有“基层授权”但非压倒性精英授权,决策时会被基层期待与党内现实同时牵制。
此外,作为首位女性首相,她面临来自传统势力的质疑。
蔡畅分析称,高市的当选将开启日本政治的“强硬保守时代”。在经济政策上,她强调积极财政和货币宽松,短期内可能刺激股市上涨和日元贬值,有利于出口企业,但长期来看可能加剧日本财政负担;在安保领域,她主张大幅增加防卫费,推动修宪,这将深刻影响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在外交上,她强调“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主张强化日美同盟和集体自卫权,这将使日本更深度卷入美国印太战略,增加地区军事风险。
她进一步分析称,可以预见,高市的当选会促使中日关系在敏感问题上的矛盾更加尖锐。但她作为务实政治家,也深知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可能在强硬姿态下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合作,形成“政冷经热”的格局。
“高市早苗的当选将使日本政治右倾化加速,但她的治理空间仍受国会现实、经济约束与外交风险三重制衡,”蔡畅总结称,未来,“中日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蔡畅在选前曾刊文表示,无论最终谁当选,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和日本国内保守化的趋势下,日本对华政策的强硬基调都难以改变,中日关系恐将持续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