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牛弹琴
这是联合国今年最尴尬的一幕。
9月26日,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终走向演讲台时,下面是一片嘘声,然后,一个又一个代表团,义无反顾走出了演讲大厅……
我看到,有人这样评价:今天,世界选择了尊严而不是外交。
“当面具滑落,世界作出反应,人们纷纷退场,这不是混乱,这是良知,当战争最新被标榜为成就时,沉默就等同于同谋。”
有人更说,这张空荡荡的照片,应该成为世界每一张报纸的头版。
是的,您没看错,以色列总理对着空荡荡的联合国发表了演讲。
也不是没有掌声,以色列代表团热烈鼓掌,内塔尼亚胡的夫人频繁鼓掌。
我看到,有人评价,内塔尼亚胡发表了一场让夫人鼓掌的演讲。
哦,伊朗的席位上,摆放着的是以色列袭击受害者的图片。
这个世界,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永远是别人。
当权力的独白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它丈量出的不是威信的高度,而是人心背离的宽度。
显然早有准备的内塔尼亚胡,发表了一场40多分钟的“好斗”演讲。
好斗,这个词,也不是我说的,是CNN的评价。
CNN的感叹是,在他之前多次发表讲话的舞台,内塔尼亚胡“毫不气馁,毫无歉意”,“他首先举起了一张伊朗及其‘代理人’的小地图,吹嘘以色列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军事成就”。
他告诉空荡荡的联合国:
也门胡塞武装的一半领导层,完蛋了;
加沙(哈马斯)的叶海亚·辛瓦尔,完蛋了;
黎巴嫩(真主党)的哈桑·纳斯鲁拉,完蛋了;
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完蛋了;
伊拉克的那些民兵?好吧,他们被吓倒了,如果他们继续攻击以色列,他们的领导人也会完蛋;
伊朗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和顶级核科学家,好吧,他们也完蛋了……
够强势吧。
一股杀气,真是扑面而来。
他还现场当起了老师,尽管下面的学生们都已经选择了退学。
他说:
让我们做一个现场选择题,如果你知道答案,请举手。
第一个问题。谁高喊“美国去死”?
A) 伊朗;
B) 哈马斯;
C) 真主党;
D) 胡塞武装;
E) 以上所有?
下面有以色列官员喊:以上所有。
内塔尼亚胡回应:正确。就是以上所有。
他接着说:
第二个问题。
谁冷血地谋杀了美国人和欧洲人。
A) 基地组织;
B) 哈马斯;
C) 真主党;
D) 伊朗;
E) 以上所有?
然后是一样的套路,内塔尼亚胡说答案是以上所有。
他显然做足了准备,人们注意到,他的胸前,还佩戴了一个二维码。
这是什么功效?
他自己解释:我要求你们做的是举起手机,放大,你们也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战斗,为什么我们必须获胜。一切都在这里……
当然,用外媒的话说,内塔尼亚胡最响亮的信息,并不是在联合国;相反,是在加沙。
按照他的命令,以色列军方在加沙架设扬声器,将他在联合国的演讲,播放到各个角落。
强迫所有加沙人,必须认真听。
有一段话,是内塔尼亚胡直接对加沙喊话,喊话那些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
“我们勇敢的英雄,这是内塔尼亚胡总理,在联合国现场对你们讲话。我们没有忘记你们,哪怕一秒钟都没有忘记你们……”
内塔尼亚用希伯来语讲了一遍,又用英语讲了一遍。
他还说,“女士们先生们,由于以色列情报部门的特别努力,我的话现在被传达了,它们被直播到加沙人的手机上。”
不得不佩服以色列情报部门的能力,加沙人的手机,都在直播内塔尼亚胡的联合国演讲。
他然后警告哈马斯,如果还不释放所有剩余的 48 名人质,他们就不可能活下去,“以色列将追捕你们”。
但很多人质家属抗议,内塔尼亚胡的举措,根本不是在争取人质释放,而是在害了人质。
内塔尼亚胡还痛批西方“邪恶的软弱的领导人”,“他们在有偏见的媒体、激进的伊斯兰主义选民和反犹太主义暴徒的压力下屈服了。”
因为就在几天前,西方掀起一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外交热潮。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一众西方国家,终于再也看不下去,承认一个巴勒斯坦国。
但内塔尼亚胡很愤怒,指责这些国家的行为是“可耻的”,正在“通过牺牲以色列来安抚你们摆脱圣战”。
他说,有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当事情变得艰难时,艰难的人就会继续前进。好吧,对这里的许多国家来说,当事情变得艰难时,你们屈服了……
但有一个人,内塔尼亚胡一再表示感谢。
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他夸赞特朗普,“比任何其他领导人都更了解以色列和美国面临共同的威胁”。
他感谢特朗普的“大胆和果断”,说“特朗普总统和我承诺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我们兑现了这一承诺”。
他还感谢特朗普“有力打击反犹主义”,“这里的每个政府都应该效仿他的领导”。
他还告诉空荡荡的联合国“一个秘密”——很多公开谴责以色列的领导人,其实私下都在感谢以色列,“他们告诉我,他们高度重视以色列一流的情报工作”。
他还举例,美国空军前情报局局长乔治·基根将军曾说,“如果美国必须自己去收集以色列提供给我们的情报,我们将不得不建立五个中情局(CIA)”。
他还举例,今年6月,当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时,德国总理默茨说,“以色列正在为我们所有人做肮脏的工作”。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以色列正在被全世界孤立。
内塔尼亚胡是联合国的老熟人了。
40多年前,他就曾担任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当总理后几乎每年,他都要来纽约在联合国发表演讲。
哪怕今年为了躲避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他的专机,特意避开了法国和西班牙领空。
因为这个国际舞台,对以色列很重要。
但空荡荡的联合国大厅,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凸显了以色列空前的孤立。
我之前说过,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大开杀戒,国际社会不可能接受,以色列最初也值得同情。但报复总有限度,冤有头债有主,6万多巴勒斯坦人被杀了,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这种报复有道理吗?
苦难的天平,不会因曾经的伤痛而永远倾斜。
没有联合国,就没有今天以色列;没有全世界的道义支持,以色列国也不可能建立;道义失去了,以色列还能存在吗?
第二,但以色列依然强势好斗。
我前面说了,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哪怕西方国家都在抛弃以色列,哪怕联合国外面就是抗议以色列的游行,但以色列依然不管不顾。
对加沙的打击还在继续,可怜,两年时间,6万多巴勒斯坦人已经被杀,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看看那废墟,看看那尸体,看看那些可怜的孩子,要多么没有良知,才会否认这是一场杀戮。
在来纽约的飞机上,内塔尼亚胡还下令,对胡塞武装发动今年最大规模的袭击。
现在的以色列,打遍中东无敌手;现在的以色列,在好斗好战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
当一个国家习惯于用武力发声,它便渐渐失去了倾听的能力,也关闭了通往和平的窗。
第三,这是全世界的尴尬,更是耻辱。
毫无疑问,这样空荡荡的演讲现场,是内塔尼亚胡的尴尬,更是以色列的耻辱。
但换个角度,我们眼睁睁看着人间惨剧在发生,这是联合国的尴尬,更是全世界的耻辱。
人类的悲欢并非完全相通,但文明的底线理应共通。当悲剧在众目睽睽下持续,每一个无力的见证都成了这场悲剧的沉痛背景。
我看到,我们总理在联合国演讲时,就说当前世界种种乱象令人痛心忧虑,人类再一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他接着发出四问:
1,凡天下有识之士都不禁要问:历经磨难,人类难道不应该更有良知、更加理性地善待彼此、和平共处吗?
2,面对诸如人道主义灾难的种种不堪,难道可以对那些公然践踏公平正义的暴行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吗?
3,对一些毫无底线的霸道霸凌行径,难道应该因慑于强权而保持沉默、逆来顺受吗?
4,先辈们在建立联合国之初的那一腔热血和执着追求,难道就任其在历史的天空中随风飘散吗?
我知道,这四问,肯定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国家,而是真正心怀天下;这种眼界和格局,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每一次选择都定义着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何去何从,有些国家真应该三思。
这是联合国今年最尴尬的一幕。
9月26日,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终走向演讲台时,下面是一片嘘声,然后,一个又一个代表团,义无反顾走出了演讲大厅……
我看到,有人这样评价:今天,世界选择了尊严而不是外交。
“当面具滑落,世界作出反应,人们纷纷退场,这不是混乱,这是良知,当战争最新被标榜为成就时,沉默就等同于同谋。”
有人更说,这张空荡荡的照片,应该成为世界每一张报纸的头版。
是的,您没看错,以色列总理对着空荡荡的联合国发表了演讲。
也不是没有掌声,以色列代表团热烈鼓掌,内塔尼亚胡的夫人频繁鼓掌。
我看到,有人评价,内塔尼亚胡发表了一场让夫人鼓掌的演讲。
哦,伊朗的席位上,摆放着的是以色列袭击受害者的图片。
这个世界,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永远是别人。
当权力的独白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它丈量出的不是威信的高度,而是人心背离的宽度。
显然早有准备的内塔尼亚胡,发表了一场40多分钟的“好斗”演讲。
好斗,这个词,也不是我说的,是CNN的评价。
CNN的感叹是,在他之前多次发表讲话的舞台,内塔尼亚胡“毫不气馁,毫无歉意”,“他首先举起了一张伊朗及其‘代理人’的小地图,吹嘘以色列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军事成就”。
他告诉空荡荡的联合国:
也门胡塞武装的一半领导层,完蛋了;
加沙(哈马斯)的叶海亚·辛瓦尔,完蛋了;
黎巴嫩(真主党)的哈桑·纳斯鲁拉,完蛋了;
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完蛋了;
伊拉克的那些民兵?好吧,他们被吓倒了,如果他们继续攻击以色列,他们的领导人也会完蛋;
伊朗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和顶级核科学家,好吧,他们也完蛋了……
够强势吧。
一股杀气,真是扑面而来。
他还现场当起了老师,尽管下面的学生们都已经选择了退学。
他说:
让我们做一个现场选择题,如果你知道答案,请举手。
第一个问题。谁高喊“美国去死”?
A) 伊朗;
B) 哈马斯;
C) 真主党;
D) 胡塞武装;
E) 以上所有?
下面有以色列官员喊:以上所有。
内塔尼亚胡回应:正确。就是以上所有。
他接着说:
第二个问题。
谁冷血地谋杀了美国人和欧洲人。
A) 基地组织;
B) 哈马斯;
C) 真主党;
D) 伊朗;
E) 以上所有?
然后是一样的套路,内塔尼亚胡说答案是以上所有。
他显然做足了准备,人们注意到,他的胸前,还佩戴了一个二维码。
这是什么功效?
他自己解释:我要求你们做的是举起手机,放大,你们也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战斗,为什么我们必须获胜。一切都在这里……
当然,用外媒的话说,内塔尼亚胡最响亮的信息,并不是在联合国;相反,是在加沙。
按照他的命令,以色列军方在加沙架设扬声器,将他在联合国的演讲,播放到各个角落。
强迫所有加沙人,必须认真听。
有一段话,是内塔尼亚胡直接对加沙喊话,喊话那些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
“我们勇敢的英雄,这是内塔尼亚胡总理,在联合国现场对你们讲话。我们没有忘记你们,哪怕一秒钟都没有忘记你们……”
内塔尼亚用希伯来语讲了一遍,又用英语讲了一遍。
他还说,“女士们先生们,由于以色列情报部门的特别努力,我的话现在被传达了,它们被直播到加沙人的手机上。”
不得不佩服以色列情报部门的能力,加沙人的手机,都在直播内塔尼亚胡的联合国演讲。
他然后警告哈马斯,如果还不释放所有剩余的 48 名人质,他们就不可能活下去,“以色列将追捕你们”。
但很多人质家属抗议,内塔尼亚胡的举措,根本不是在争取人质释放,而是在害了人质。
内塔尼亚胡还痛批西方“邪恶的软弱的领导人”,“他们在有偏见的媒体、激进的伊斯兰主义选民和反犹太主义暴徒的压力下屈服了。”
因为就在几天前,西方掀起一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外交热潮。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一众西方国家,终于再也看不下去,承认一个巴勒斯坦国。
但内塔尼亚胡很愤怒,指责这些国家的行为是“可耻的”,正在“通过牺牲以色列来安抚你们摆脱圣战”。
他说,有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当事情变得艰难时,艰难的人就会继续前进。好吧,对这里的许多国家来说,当事情变得艰难时,你们屈服了……
但有一个人,内塔尼亚胡一再表示感谢。
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他夸赞特朗普,“比任何其他领导人都更了解以色列和美国面临共同的威胁”。
他感谢特朗普的“大胆和果断”,说“特朗普总统和我承诺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我们兑现了这一承诺”。
他还感谢特朗普“有力打击反犹主义”,“这里的每个政府都应该效仿他的领导”。
他还告诉空荡荡的联合国“一个秘密”——很多公开谴责以色列的领导人,其实私下都在感谢以色列,“他们告诉我,他们高度重视以色列一流的情报工作”。
他还举例,美国空军前情报局局长乔治·基根将军曾说,“如果美国必须自己去收集以色列提供给我们的情报,我们将不得不建立五个中情局(CIA)”。
他还举例,今年6月,当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时,德国总理默茨说,“以色列正在为我们所有人做肮脏的工作”。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以色列正在被全世界孤立。
内塔尼亚胡是联合国的老熟人了。
40多年前,他就曾担任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当总理后几乎每年,他都要来纽约在联合国发表演讲。
哪怕今年为了躲避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他的专机,特意避开了法国和西班牙领空。
因为这个国际舞台,对以色列很重要。
但空荡荡的联合国大厅,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凸显了以色列空前的孤立。
我之前说过,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大开杀戒,国际社会不可能接受,以色列最初也值得同情。但报复总有限度,冤有头债有主,6万多巴勒斯坦人被杀了,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这种报复有道理吗?
苦难的天平,不会因曾经的伤痛而永远倾斜。
没有联合国,就没有今天以色列;没有全世界的道义支持,以色列国也不可能建立;道义失去了,以色列还能存在吗?
第二,但以色列依然强势好斗。
我前面说了,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哪怕西方国家都在抛弃以色列,哪怕联合国外面就是抗议以色列的游行,但以色列依然不管不顾。
对加沙的打击还在继续,可怜,两年时间,6万多巴勒斯坦人已经被杀,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看看那废墟,看看那尸体,看看那些可怜的孩子,要多么没有良知,才会否认这是一场杀戮。
在来纽约的飞机上,内塔尼亚胡还下令,对胡塞武装发动今年最大规模的袭击。
现在的以色列,打遍中东无敌手;现在的以色列,在好斗好战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
当一个国家习惯于用武力发声,它便渐渐失去了倾听的能力,也关闭了通往和平的窗。
第三,这是全世界的尴尬,更是耻辱。
毫无疑问,这样空荡荡的演讲现场,是内塔尼亚胡的尴尬,更是以色列的耻辱。
但换个角度,我们眼睁睁看着人间惨剧在发生,这是联合国的尴尬,更是全世界的耻辱。
人类的悲欢并非完全相通,但文明的底线理应共通。当悲剧在众目睽睽下持续,每一个无力的见证都成了这场悲剧的沉痛背景。
我看到,我们总理在联合国演讲时,就说当前世界种种乱象令人痛心忧虑,人类再一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他接着发出四问:
1,凡天下有识之士都不禁要问:历经磨难,人类难道不应该更有良知、更加理性地善待彼此、和平共处吗?
2,面对诸如人道主义灾难的种种不堪,难道可以对那些公然践踏公平正义的暴行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吗?
3,对一些毫无底线的霸道霸凌行径,难道应该因慑于强权而保持沉默、逆来顺受吗?
4,先辈们在建立联合国之初的那一腔热血和执着追求,难道就任其在历史的天空中随风飘散吗?
我知道,这四问,肯定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国家,而是真正心怀天下;这种眼界和格局,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每一次选择都定义着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何去何从,有些国家真应该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