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记者 张石)8月5日“吴昌硕胸像捐赠45周年纪念·西泠印社日本名誉社员作品展”开幕式在东京银座隆重举行。

由主办方提供
西泠印社坐落于杭州著名风景区西湖畔,创立于清朝末年的1904年,首任社长为篆刻巨匠吴昌硕,包括其弟子河井荃庐在内,西泠印社与日本书法界长期保持交流。至今,日本已有数位日本篆刻家等被授予“名誉副社长”称号,如小林斗盦、梅舒适以及文化功劳奖受奖者高木圣雨,还有许多日本篆刻家、书法家、书法研究家被推选为“名誉社員”。这次展览有“西泠印社”和读卖新闻社共同主办,其中包括西泠印社日本名誉社员等共有48人作品参展。

真锅井蛙(右)、池玉东
开幕式由日本篆刻家协会理事长真锅井蛙主持,由东华商事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池玉东担任翻译。
据主办方介绍,1980年11月,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率领五十余人的访华团到访西泠,在孤山吴昌硕纪念室隆重举行了“吴昌硕胸像安置仪式”。
当时,中日双方篆刻书法界的代表人物悉数到场。日本方面由青山杉雨、村上三岛、小林斗盦、梅舒适等著名书家作为赠像方出席;中国方面则有沙孟海、诸乐三、方介堪、陆维钊、谢稚柳、方去疾等书画篆刻界巨匠到场。众贤云集,把酒言欢,堪称中日书法篆刻艺术交流史上的顶峰时刻。
自那时起,这份传统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21世纪书法篆刻界重任的中日两国精英,如高木圣雨先生以及新这一代书法篆刻界人士,已成为这份使命的继承者。
如今,历经四十五年,两国艺术家再度携手,迎来了大规模“西泠印社日本名誉社員作品展”的盛大举行,精心搜集了数十位已故巨匠与当代书法篆刻家的作品,梳理百年传承谱系,旨在阐明当前印学交流的时代意义、全球视野及学术必要性。这是一部延续逾120年的印学交流佳话,从创社之初的河井荃庐、长尾甲与吴昌硕及其“四君子”(丁仁、王禔、叶铭、吴隐)之交往开始,经由上世纪80年代青山杉雨、小林斗盦、梅舒适与沙孟海、王个簃、诸乐三等印学贤人之对话,一直延续到现在一代人的努力与筹备,最终促成此次“西泠印社日本名誉社員作品展”的圆满举行。

高木圣雨(上)、陈振濂
本展执行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各誉副社长高木圣雨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展览是为纪念自去年至今年举办的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及日本向西泠印社捐赠吴昌硕先生半身铜像四十五周年而举办的特别展览。这是首次以日本荣誉社員为主题所举办的展览,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展能够顺利举行,完全得益于在座各位以及西泠印社诸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诤(上)、山田隆
早在1980年,由时任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率团,包括我的恩师青山杉雨先生,以及当时代表日本书法界的村上三岛先生、小林斗盦先生、梅舒适先生等人组成的访问团,前往孤山吴昌硕纪念室,出席了吴昌硕铜像安置仪式。中方也有沙孟海先生、诸乐三先生、方介堪先生等中国书法篆刻界的泰斗到场,仪式隆重举行,成为西泠印社与日本之间交流的重要历史起点,奠定了双方长期友好的基础。
西泠印社创社之初,吴昌硕先生曾指导日本的河井荃庐先生、长尾雨山先生,他们的书法篆刻技艺传承至今,由本次展览中参展的日本荣誉社員继承并发扬光大。换句话说,近代日本的书法篆刻艺术,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吴昌硕先生以及西泠印社众多前辈的影响与启发。特别是我的恩师青山杉雨先生,对西泠印社情感尤为深厚,在捐赠吴昌硕铜像以表敬意之后,仍持续推动交流事业,例如在日本举办了“吴昌硕展”,1988年由读卖新闻社主办的“西泠印社展”也由青山先生主导举办。去年,谦慎书道会为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举办了“吴昌硕展”,展出了许多在日本从未公开过的作品。在日本,我们至今仍从西泠印社历代先生身上不断学习,受益良多,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户张泰子(上)、西岛慎一
从中国杭州专程来访参加开幕式的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致辞中指出: 正像高木先生刚才所提到的那样,在1980年,由时任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率团,高木先生跟随青山杉雨先生、村上三岛先生、小林斗盦先生、梅舒适先生等人组成的访问团到杭州访问,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高规格中日文化交流,当时高木先生在场,我当时也在场,感到很荣幸。后来在1988年,由读卖新闻社主办的“西泠印社巡回展”也由青山先生主导举办,使日本年轻的篆刻家等首次真正了解了西泠印社是什么样的社团。今天在这里,我非常荣幸地见到了以前拜见过的西岛慎一先生等元老,还意外地见到了许多朋友,如关东、关西的篆刻家的朋友和吴昌硕先生的两位后人吴超、吴越先生。还有中村伸夫等,他们是改革开放以后80年代,拜启功先生和沙孟海先生为师的最早去中国留学的日本书法留学生,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日书法和篆刻交流的进展。在今天这个展览中,我们既看到中日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珍贵艺术品,还可以与日本积极从事中日书法和篆刻交流的元老见面,并有幸与日本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交流,这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盛会。

交流

交流

交流

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大使馆文化部 公使衔参赞陈诤在致辞中指出:
1980年,在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书法家西川宁先生,青山杉雨先生等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下,重塑的吴昌硕半身铜像跨越山海,重返中国杭州西泠印社,这不仅是对吴昌硕先生艺术成就的崇高致敬,更承载着中日两国以文化为桥的深厚友谊。时至今日,西泠印社与日本书道篆刻界一直保持友好往来,中日书法篆刻艺术也逐渐从互鉴互赏走向共同繁荣。

交流
今年适逢吴昌硕胸像赠与西冷印社45周年,中国西泠印社联合日本读卖新闻社共同举办“西泠印社日本名誉社员作品展”,不仅呈献18位已故日本书法大家的传世巨作,更汇聚30位当代书法篆刻大家的最新力作。前辈与后生的作品在展厅中交织碰撞,仿佛在进行无声的交流,诉说着师道传承与文化绵延的蓬勃生命力。

交流

交流
衷心希望在座各位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日书法篆刻界的互动与合作,通过举办更多高水平的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为两国艺术家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促讲技艺的切磋与文化的交融。

会场
读卖新闻社东京本社取缔役事业局局长山田隆、朝仓雕塑美术馆主任研究员户张泰子、西泠印社名誉社员西岛慎一也在开幕上致辞。

剪彩

合影

参观

参观
除致辞各位外、西泠印社副秘书范正红 、西泠印社理事张戈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大使馆牛雪妮 、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书艺院理事长土桥靖子、日展特别会员、日本书艺院副理事长中村伸夫、东京都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馆长 锅岛稻子、读卖新闻社东京本社事业部总务兼文化事业部部长长井大地、读卖新闻社编辑委员菅原教夫、澄怀堂美术馆学艺员井后尚久、读卖书法会事务局长金子泰雄、西冷印社名誉理事新井光风、山下方亭、尾崎苍石、井谷五云、冈野楠亭、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晋鸥、西泠印社社员黄教奇、邹涛、吕军、古浩兴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之后,与会者参观的展览。(除注明者外为张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