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诗人热烈探讨诗歌与文化的互动互鉴
日期: 2025/07/03 17:45
中文导报讯(记者 张石)2025年7月2日,访日中国作家雪漠、日本著名诗人高桥睦郎、中日双语诗人兼城西国际大学教授田原,以及东京大学教授、作家、文学研究家阿部公彦,在东京举行了一场关于中日文化与文学的座谈会。此次座谈围绕中日文化与文学的异同、双向交流,以及人工智能(AI)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田原主持。

中日古典文学中的性别气质与意识形态差异

座谈伊始,与会者就中日文学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核展开热烈讨论。田原指出,中国古代诗歌多体现为“阳刚之气”,强调“诗言志”,往往表达强烈的家国情怀,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诗句,反映出政治与历史变迁中的沉重与悲壮。这种诗歌创作多由文人官僚主导,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从左到右)田原、阿部公彦、高桥睦郎、雪漠

相比之下,日本古代文学则表现出更为“阴柔”的气质,尤其在早期文学中,女性创作占据了重要地位。像《源氏物语》和《枕草子》这两部日本文学史上的奠基之作,皆出自女性之手,主题多涉及个人情感与恋爱体验,具有细腻、柔美的审美特征。田原认为,这种性别气质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不同。当然,中国古代诗歌也有一些这样的作品,但是占主流的男性的,阳刚的作品比较多。

文本与语言:从“汉才”到“洋才”的历史演变

在语言与文学的相互影响方面,田原指出,中国古代文学和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大量引进和翻译西方文献,并创造出大量现代汉语所使用的词汇,如“哲学”“科学”“经济”等,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现代语言体系的构建。



雪漠

对此,高桥睦郎表示,日本文化是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强调,“和魂汉才”是日本古代文化观念的核心,即保留日本本土的精神气质,同时借助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进入近代后,这一理念转变为“和魂洋才”,在形式上引入西方知识与技术,但本质上仍是一种延续与融合,是“和魂汉才”加上“洋识”,“如果中国在明治维新后受益于日本翻译并回流的汉语词汇,那也可视作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微不足道的报恩’。”

日本文化如何“本土化”并走向世界

雪漠分享了他对日本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观察。他表示,日本善于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生活化、实用化和群众化的落地,使外来文化得以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例如,源于中国的禅宗最终却是由日本传播至全球。



高桥睦郎

他指出,一些在中国已经濒临失传的文化形态,如真言宗、萨满信仰等,在日本却被完整保留下来。例如,日本神社中仍可见到萨满传统的影子,这种文化在中国虽然有着史前起源,但如今已基本消失。



田原

他还提问道:“如今,日本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效果显著,如漫画、动漫、建筑美学等都深受欢迎。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的全球接受度相对较低。日本是如何应对文化传播中的挑战,并成功向世界推广自身文化的?”



阿部公彦

对此,高桥睦郎回应称,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来源于其“从容地吸收、内化他者”的能力。以季节感为例,日本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感知实际上源自中国黄历的引入与应用,最终成为日本文化中的核心意象。在日语中,“恋”不仅指人际之爱,也常与自然产生亲密联结。而像《源氏物语》中的诗歌段落,很多都可追溯至白居易等汉诗的影响,没有中国的汉诗,就不会有“五七五七七”的和歌形式。

文体的变革与文学现代性

阿部公彦教授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追溯了中日文学在现代性形成过程中的互动。他提到,日本近代小说巨匠夏目漱石,正是受中国汉诗影响而形成其早期文学风格。同时,夏目漱石在“文言一致”(即文体口语化)方面的努力,为日本现代小说奠定了基础。他突破了之前用文言文写小说的传统,使文学作品更具可读性与亲和力。




座谈会场

阿部教授还从空间与距离感的角度谈到了日本文学的特点。他指出,日本作家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理与物理距离时,展现出独到的美学观,这在当代文学(如村上春树笔下的“自闭”“疏离”等主题)中也有延续。

人工智能是否能“写诗”?

在谈到人工智能对文学创作的冲击时,几位与会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雪漠坦言,他对AI的快速发展感到焦虑,认为这种技术可能会动摇作家的创作信念;田原则认为,AI在情感表达方面仍难以与人类比肩,写作不仅是逻辑的产物,更是一种情感和灵魂的流露。

高桥睦郎进一步指出:“诗歌的本质是一种‘谜’的提问与回应,是谜题的链条与递进。诗人写诗,是向未知发问,而回应也必须充满隐喻与不确定性。这种创作过程,AI永远无法真正参与。”他的这番话引发了在场听众的共鸣。

对话的延续与影响

这场中日文学对话,从文本、语言、文化再到技术的影响,层层深入,不仅展现了两国文学的深厚渊源,也为当代文艺创作的走向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此次座谈也吸引了线上线下众多观众的热情参与与反响,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生动范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与会嘉宾简介

雪漠(本名陈开红),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文学创作职称。现任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甘肃省作协副主席、东莞市文联委员。代表作品有《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等,入选北大、复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专题。2024年,其英文小说《沙漠的女儿》荣获2024年“独立出版奖”文学小说类大奖。

高桥睦郎,日本著名诗人、歌人、俳人,日本艺术院会员。作品涉猎广泛,涵盖诗歌、短歌、俳句、小说及能乐等,著有《王国的构造》《稽古饮食》《姐姐之岛》等,并以评论和散文重新诠释东西方经典,2024年荣获日本文化勋章。

田原,中日双语诗人、翻译家、谷川俊太郎研究专家。其日语诗集《石之记忆》获第60届H氏奖,是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日诗人之一。

阿部公彦,东京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剑桥大学博士,研究领域涵盖英国文学、文化批评与现代日本文学。著有《英诗的理解方法》《推荐小说式思考》等多部学术与大众作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21201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