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曾勤、曾黎:我们的追悼文
日期: 25年07月2期



作者:曾勤
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日中现代墨画会会长

曾黎
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
日中现代墨画会副会长
 
近日,惊悉杨永琚老师仙逝,我和妹妹都感到十分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位画坛中大师级的老前辈,特表深切的哀悼。

我和妹妹曾黎來日后都居住在群马县高崎市,杨永琚老师也居住在高崎市,相识相知已30多年了,很多书画交流活动都常在一起见面。

杨老师和周老师伉俪是广西出身,我们的家乡重庆也同属西南地区,方言比较接近。且饮食文化中均包含辣味元素(重庆偏麻辣,广西偏酸辣)。所以和老师们交谈会感觉很亲切,有点回到家乡的感觉。

1992年我來日本留学时,课余教中文,日本友人关口先生和夫人,喜爱中国文化,他们和上毛新闻的论说家坂口先生等友人们一同跟我学习中文,介绍我有缘相识了杨永琚老师,关口先生曾经是杨老师创办的日中書画院后援会会长。

关口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特别是中国水墨画。得知我父亲曾令富是画家,看到我父亲的作品后,关口先生和友人半田先生一行来中国旅行时,特地到重庆与我父亲見面,由杨永琚老师陪同做翻译。

我家住在重庆标志性建筑解放碑附近,那个年代的楼房几乎都没有电梯。到我家要爬七层楼,听父亲说,杨老师带着关口和半田先生爬得气喘吁吁来到我父母家,父亲与关口和半田先生得以交流,其乐融融,至今难忘,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岁月如梭,人生短暂,如今友人关口先生和半田先生都已仙逝,近日又闻杨永琚老師也因病而逝,我们全家感到无比的悲痛。



杨永琚一家与曾勤、曾黎姐妹留影

我们与杨老师的交往中,一幕幕的回忆就像电影画面一样闪现,使人难忘。

30年前,父亲来日举办个展以来,很多作品是在杨老师的日中书画院・「额缘」装裱的。我们去杨老师处装裱书画时,杨老师和周老师都会热情地请我们喝茶聊天,非常开心,时间会不知不觉地一晃而过,让我们学习不少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杨老师办画展时,我们会送鲜花祝贺,为杨老师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感到无比高兴。我们举办画展时,杨老师也送鲜花来祝贺鼓励。记得我父亲2002年在高崎铃兰百货商店画廊举办个展时,杨老师还在展览会场热情地向观众介绍和推荐父亲的作品。2007年我们在东京银座鸠居堂画廊办父女三人展时,父亲也特地把杨老师推荐给鸠居堂画廊的担当。

记得在疫情期间,武乐群老师托我带一本华人美协的画册送给杨老师,因疫情不便见面只好邮寄,我顺便寄了一包当时很不容易买到的驼鸟口罩过去。杨老师回复:“曾勤艺友早上好,画册和口罩都收到了,口罩不舍得用,留作样板。画册拜读了,您与曾黎的作品既有当代意识,又蕴含东方美学理念,通过熟练的中国笔调表达自已对生命的感受,抒发内心情绪,令观者感动!祝贺您们在艺术上取得成绩!”。杨老师是老前辈还这么低调,称我为艺友,我们感到实在是受之有愧, 杨老师的话是对我们晩辈最大的鞭策和鼓励。 

去年底,我们在高崎举办了日中现代墨画会展,杨老师与周老师的作品一起寄來参展(特别出品),为我们画展增添光彩,很受鼓舞。杨老师在微信中写道:“早上好,祝贺日中现代墨画会展取得成功,心想借此机会与你爸妈見面,同龄人畅谈,乃一乐事,无奈身体好不起来,仍坐轮椅,行动不便,出不了门,非常遗憾。”

杨永琚老师生病期间,我寄水果慰问,与他通话时,我告诉杨老师,我母亲在家里从梯子上摔下來,颈椎骨拆,伤势很严重,照片后医生们都叫做手术,我们担心母亲年纪太大,怕有危险,采取了保守治疗,通过努力现基本上治愈了。杨老师听后说感到非常受鼓舞,对战胜病魔更增添了信心。

不久前,杨老师还将海外王雪涛研究会5周年的画册传给我,说先分享电子版画册,有机会见面时再送画册给我,还说感谢新技术,可以像真书一样用手指拨动即可翻阅。遗憾的是还没能等到再见面,杨老师就离开了人世。

杨永琚老師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日中文化交流事业,是当之无愧的日中文化交流使者。杨老师的绘画功底深厚,技艺精湛,不论他的山水花鸟人物作品,都非常有意境有特色。他的山水画用笔多变,气势磅礴,而画大海波浪涛天,画风雄强,震撼心灵。他为日本著名寺院长野善光寺绘制巨型障壁画《桂林之雨》,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日本佛教圣地高野山金刚峰寺等处绘制巨型大画,留下了许多的传世之作。

杨永琚老师的离逝,是在日华人美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感到十分悲痛,愿杨永琚老师一路走好!安息天堂!望周老师及家人节哀顺变。

晚辈:曾勤・曾黎
2025年6月30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1200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