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观察者网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我们今天继续聊一下中美的关税博弈。目前,中美的关税博弈进入到了一个具有显著僵局性质的阶段,这种阶段会持续多久目前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昨天最重要的一则新闻莫过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但与其说是鲍威尔在讲话,不如说是哈耶克在讲话。美联储承担的是维护美国宏观经济的任务,并在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间实现自己的使命,所以鲍威尔讲的话也非常清晰明了,简单直接。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可能在美国造成这样一种局面:通货膨胀上升,经济停滞,就是所谓的滞胀。但是目前为止,这仅仅是一种风险,美联储还不准备直接介入。当然美联储不准备直接介入的一部分原因是希望用这种方式做到两件事情:第一,清晰地传递出警告信息。第二,对市场预期和信心进行管理。美联储希望用这种方式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导致的风险,让市场的指标用一种特朗普能够理解的方式对特朗普本人、特朗普决策团队以及所有可以影响特朗普的人,产生直接来自市场方面的压力。
同时,继续对美国国债、美元体系的信心进行管理,避免由于特朗普提前出手采取拯救行动,导致在美国的宏观经济以及美元国债相关体系当中,出现国家信用下降甚至金融霸权崩溃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然,惠誉提到可能要等第四季度,美联储才会出手。意思是,美联储只有等到所谓债券体系面临迫在眉睫的危机时,才会出手调控,而且是用符合美联储功能的方式,而不是拯救美债信用的方式。
鲍威尔讲完话之后,纳斯达克、道琼斯、标普等全都出现“一片红色的景象”,跌得惨兮兮的。另外,像是黄金、白银这些替代性避险资产呈现出另一种反向的涨势,避险、撤离的风向展现得非常清晰。
同时,美国国内的民调数据也展现出一些“哈耶克回合”所带来的效果。特朗普的支持者当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目前大概只有11%的支持者仍然坚定、无条件地支持特朗普的政策,而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支持者除了关税和经济问题外都坚定地站在特朗普一边。而在关税和经济问题上,可以说哪怕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也通过实践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关税的代价真的不是由外国人承担的,而是美国人自己。
整个事态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全球包括中国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威胁全世界的决定是建立在错误的知识体系、错误的认知基础上,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目标,在错误的领域做出的错误决策。因此,美国国内可能会比预期更早感受到这一系列错误所导致的压力和反弹。
其实全世界所有的理性行为体,除了中国台湾岛内那个叫赖清德的一类人之外,现在都已经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了。所以只有让哈耶克继续发挥作用,教会特朗普这个顽固不灵的学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特朗普上任以来对于破产情有独钟了,因为他一直都不是一个认真学习哈耶克的好学生,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讽刺。
当然,对于美国霸权而言,这可能也是霸权的宿命。就像经济学上讲的,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会降低竞争力和治理效能,从而习惯性“躺平”“躺赢”。尽管之前的美国依赖着一种基辛格式、布热津斯基式学术外衣下的精巧能力或体系,但这种霸权体系归根到底就像病毒一样吞噬着美国民众,造成美国精英生活在信息茧房中。
所以从中美围绕关税、经贸议题的博弈来看,中长期的方向是很清楚的,两国还是要回到正常的经济轨道上来,遵循基本的经济理性。美国现在的做法,第一,违反经济规律,美国自己也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有效方案。第二,美国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美国试图用一种已经跟今天时代格格不入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美国的问题,来为美国的霸权续命。第三,由于特朗普以及特朗普团队的个人特质,他们选择了一种对美国霸权损伤最严重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治疗”,因此有网友将其称为美国版休克疗法。
特朗普的目的为美国的全球霸权续命,但是他首先砸倒了美元霸权的承重墙,然后寄希望于看到其他国家在第一时间无条件被美国胁迫,失去对抗美国的意志,无条件敞开本国国门这样的荒诞场景。纳瓦罗和“末日博士”章家敦的组合预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特朗普本人强大的执行力以及他以忠诚而非能力组建团队的决定,也在关键时刻贡献了作用。据说纳瓦罗在内部争吵的时候一直强调要把关税政策推进下去,不能像第一任期一样。第一任期的时候,姆努钦发挥了“刹车”的作用,但现在贝森特能不能踩下这脚“刹车”?目前看来是存疑。越来越多的观察者注意到,目前美国就是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在6月和9月将要面临几次展期庞大的美债,这部分要是处理得不好,就不单单是特朗普或是美国霸权的问题,而是整个美国的问题,可能会因此遭到某种事先难以想象的重创。
但是,特朗普现在想在这个时间窗口中,不走寻常路,用胁迫的方式实现对定时炸弹的摊牌化处理,谋求某种所谓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另外,有一些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可以看出特朗普这样走其实是走不通的,但是基于某种微妙的心态,这些人会觉得“特朗普在自寻死路,这不好吗?”。尤其是美国国会内部的“魔怔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着通过内幕消息去炒股的快感,同时进行着财富收割,而这样做的代价只要付出一点点对特朗普微不足道的忠诚即可。
另一方面,就如同所有面临结构性矛盾的沉船上的游客一样,当他们无法跳离这艘沉船的时候,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非常安全的外部目标来宣泄自身对于即将沉船的恐惧,这个目标就是中国。所以,他们会把莫名其妙的焦虑投射在中国身上,通过谴责中国来填补内心的空白,安抚焦虑的情绪,转移国内这种持续上升的负面想法。
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的发展都会处在这样一种由美国内部因素决定的结构性负面环境当中,这可能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此,我们要做好足够的韧性准备,同时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既然我们已经设置好了对美问题上的底线和红线,并构建了有效的反制公式,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反制公式发挥作用,让美国真切地承受其行为带来的损失,从而驱动美国做出实质性的调整和变革。
在另外一个方向上,我们应该做好一切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抓紧时间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维护好自己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好美国发癫般的“王八拳”所导致的外溢影响和冲击。在此过程中,中美实质上又进入到了一场意志、耐受能力、战略定力的博弈与竞争中,只有保持团结、上下齐心,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和动摇。这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我们今天继续聊一下中美的关税博弈。目前,中美的关税博弈进入到了一个具有显著僵局性质的阶段,这种阶段会持续多久目前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昨天最重要的一则新闻莫过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但与其说是鲍威尔在讲话,不如说是哈耶克在讲话。美联储承担的是维护美国宏观经济的任务,并在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间实现自己的使命,所以鲍威尔讲的话也非常清晰明了,简单直接。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可能在美国造成这样一种局面:通货膨胀上升,经济停滞,就是所谓的滞胀。但是目前为止,这仅仅是一种风险,美联储还不准备直接介入。当然美联储不准备直接介入的一部分原因是希望用这种方式做到两件事情:第一,清晰地传递出警告信息。第二,对市场预期和信心进行管理。美联储希望用这种方式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导致的风险,让市场的指标用一种特朗普能够理解的方式对特朗普本人、特朗普决策团队以及所有可以影响特朗普的人,产生直接来自市场方面的压力。
同时,继续对美国国债、美元体系的信心进行管理,避免由于特朗普提前出手采取拯救行动,导致在美国的宏观经济以及美元国债相关体系当中,出现国家信用下降甚至金融霸权崩溃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然,惠誉提到可能要等第四季度,美联储才会出手。意思是,美联储只有等到所谓债券体系面临迫在眉睫的危机时,才会出手调控,而且是用符合美联储功能的方式,而不是拯救美债信用的方式。
鲍威尔讲完话之后,纳斯达克、道琼斯、标普等全都出现“一片红色的景象”,跌得惨兮兮的。另外,像是黄金、白银这些替代性避险资产呈现出另一种反向的涨势,避险、撤离的风向展现得非常清晰。
同时,美国国内的民调数据也展现出一些“哈耶克回合”所带来的效果。特朗普的支持者当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目前大概只有11%的支持者仍然坚定、无条件地支持特朗普的政策,而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支持者除了关税和经济问题外都坚定地站在特朗普一边。而在关税和经济问题上,可以说哪怕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也通过实践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关税的代价真的不是由外国人承担的,而是美国人自己。
整个事态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全球包括中国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威胁全世界的决定是建立在错误的知识体系、错误的认知基础上,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目标,在错误的领域做出的错误决策。因此,美国国内可能会比预期更早感受到这一系列错误所导致的压力和反弹。
其实全世界所有的理性行为体,除了中国台湾岛内那个叫赖清德的一类人之外,现在都已经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了。所以只有让哈耶克继续发挥作用,教会特朗普这个顽固不灵的学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特朗普上任以来对于破产情有独钟了,因为他一直都不是一个认真学习哈耶克的好学生,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讽刺。
当然,对于美国霸权而言,这可能也是霸权的宿命。就像经济学上讲的,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会降低竞争力和治理效能,从而习惯性“躺平”“躺赢”。尽管之前的美国依赖着一种基辛格式、布热津斯基式学术外衣下的精巧能力或体系,但这种霸权体系归根到底就像病毒一样吞噬着美国民众,造成美国精英生活在信息茧房中。
所以从中美围绕关税、经贸议题的博弈来看,中长期的方向是很清楚的,两国还是要回到正常的经济轨道上来,遵循基本的经济理性。美国现在的做法,第一,违反经济规律,美国自己也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有效方案。第二,美国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美国试图用一种已经跟今天时代格格不入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美国的问题,来为美国的霸权续命。第三,由于特朗普以及特朗普团队的个人特质,他们选择了一种对美国霸权损伤最严重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治疗”,因此有网友将其称为美国版休克疗法。
特朗普的目的为美国的全球霸权续命,但是他首先砸倒了美元霸权的承重墙,然后寄希望于看到其他国家在第一时间无条件被美国胁迫,失去对抗美国的意志,无条件敞开本国国门这样的荒诞场景。纳瓦罗和“末日博士”章家敦的组合预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特朗普本人强大的执行力以及他以忠诚而非能力组建团队的决定,也在关键时刻贡献了作用。据说纳瓦罗在内部争吵的时候一直强调要把关税政策推进下去,不能像第一任期一样。第一任期的时候,姆努钦发挥了“刹车”的作用,但现在贝森特能不能踩下这脚“刹车”?目前看来是存疑。越来越多的观察者注意到,目前美国就是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在6月和9月将要面临几次展期庞大的美债,这部分要是处理得不好,就不单单是特朗普或是美国霸权的问题,而是整个美国的问题,可能会因此遭到某种事先难以想象的重创。
但是,特朗普现在想在这个时间窗口中,不走寻常路,用胁迫的方式实现对定时炸弹的摊牌化处理,谋求某种所谓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另外,有一些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可以看出特朗普这样走其实是走不通的,但是基于某种微妙的心态,这些人会觉得“特朗普在自寻死路,这不好吗?”。尤其是美国国会内部的“魔怔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着通过内幕消息去炒股的快感,同时进行着财富收割,而这样做的代价只要付出一点点对特朗普微不足道的忠诚即可。
另一方面,就如同所有面临结构性矛盾的沉船上的游客一样,当他们无法跳离这艘沉船的时候,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非常安全的外部目标来宣泄自身对于即将沉船的恐惧,这个目标就是中国。所以,他们会把莫名其妙的焦虑投射在中国身上,通过谴责中国来填补内心的空白,安抚焦虑的情绪,转移国内这种持续上升的负面想法。
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的发展都会处在这样一种由美国内部因素决定的结构性负面环境当中,这可能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此,我们要做好足够的韧性准备,同时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既然我们已经设置好了对美问题上的底线和红线,并构建了有效的反制公式,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反制公式发挥作用,让美国真切地承受其行为带来的损失,从而驱动美国做出实质性的调整和变革。
在另外一个方向上,我们应该做好一切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抓紧时间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维护好自己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好美国发癫般的“王八拳”所导致的外溢影响和冲击。在此过程中,中美实质上又进入到了一场意志、耐受能力、战略定力的博弈与竞争中,只有保持团结、上下齐心,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和动摇。这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