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入场人数首周突破50万:“大阪·关西世博会”循序渐进、精彩迭出
日期: 25年04月3期
中文导报讯 “大阪·关西世博会”于13日开幕,世博会协会于18日公布,前一天(17日)大阪·关西世博会的一般入场人数约为 65,000人,另外,有 15,000名相关人员也进入了会场。18日,总入场人数已突破50万人。


众多观众来会场体验全新景象

截至17日为止,总入场人数(包含相关人员)已达约 42万人,而 18日当天突破50万人。

至今的入场情况:
4月13日(星期日)开幕日:141,000人(其中相关人员22,000人)

4月14日(星期一):68,000人(相关人员17,000人)

4月15日(星期二):62,000人(相关人员16,000人)

4月16日(星期三):71,000人(相关人员15,000人)

4月17日(星期四):80,000人(相关人员15,000人)

而博览会协会在19日宣布,自4月13日开幕以来,大阪・关西世博会的总入场人数已突破50万人。

据博览会协会介绍,4月18日的入场人数为9万1000人,开幕6天的总入场人数约为51万3000人(其中相关工作人员约为10万人)。

根据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官网的信息,2005年在爱知县举办的“爱・地球博”是在开幕进入第二周后才突破50万人,而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在开幕第6天就突破了,因此速度更快。

本次大阪·关西世博会设有 180多个展馆,分为三大类:

国内展馆

海外展馆

标志性主题展馆(Signature Pavilion)

其中,作为美食展示舞台的是由大阪府和大阪市在政产学民多方协作下出展的 “大阪健康护理馆”。来自大阪的医疗、饮食企业以“重生・REBORN”为主题,通过7个区域展示再生医疗的可能性。



4月12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参观“大阪健康护理馆”,来源:首相官邸网页

话题焦点的“未来人类洗衣机”为完全预约制,但展馆内其他内容则可以轻松参观。

展馆内建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大屋顶环道,环长约 2公里,步行一圈需时约 30分钟。近距离观看时,那份壮观的气势令人震撼。屋顶上还铺有草坪,推荐可以从高处俯瞰整个会场,边走边看,别有一番风味。

■日本馆的亮点

作为举办国的代表展馆,日本馆以大阪·关西世博的主题——“设计闪耀生命的未来社会”为核心,传达这一理念与日本的实践努力。

以“生命与生命之间”为主题,馆内展示利用会场厨余垃圾进行生物气发电,以及日本拥有的可为世界贡献的先进技术,构建一个“循环系统”,引导参观者朝可持续社会的方向行动。



4月12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参观“大阪健康护理馆”,来源:首相官邸网页

开幕前的4月9日,已向媒体进行了抢先公开。

日本馆由知名卡通角色如 Hello Kitty 和 哆啦A梦 担任导览角色。

Hello Kitty“变身”为藻类,展示这种环保潜力巨大的生物。



4月12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世博现场与相关人士合影,来源:首相官邸网页

哆啦A梦介绍如风吕敷(传统包裹布)和神社建材等可循环利用的物品,表现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环保生活方式。



4月12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参观“大阪健康护理馆”,来源:首相官邸网页

还有展示生物降解塑料分解过程的展区,以期推动“无塑社会”的理念。

演员藤原纪香在17日前更新了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分享了她在 4月13日开幕的世博会上担任“日本馆名誉馆长”时的点滴。

她在 Instagram 上写道:

“终于迎来万博、日本馆的开幕。今天不仅是第一次迎接来宾的日子,也是前往海外展馆打招呼的日子,所以我选择了一身亲切氛围的和服。选的是日本传统色——淡黄色,点缀春日盛开的花朵图案。春天总给人朦胧晨曦的感觉,所以和服也特意选用了渐变与霞光的意象。”

她还分享了自己穿着淡蓝底黄花和服的照片,以及与观众互动的温馨画面。

备受瞩目的“大阪健康护理馆”,因预约爆满的自动洗澡装置“未来人类洗衣机”成为话题中心!这里不仅展示了大阪自豪的美食,还有一家特别进驻的“浪速意大利餐厅”名店,加入了大阪产柠檬的布丁等美食,只有在大阪·关西世博会的现场才能品尝到这些特别版本的浪速意大利料理。

■海外展馆也精彩纷呈!

海外展馆仿佛让人一秒到国外。迎宾工作人员穿着各国传统服饰:如保加利亚馆人员穿着白底绣花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则穿着从头到脚包裹严密的“坎多拉”(kandura)传统服饰,让人仿佛亲临异国,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探访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当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遇

据中新网大阪4月16日报道(记者 朱晨曦)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13日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当天举行了开馆仪式。当日下起大雨,但参观者热情不减,中国馆前人头攒动。

中国馆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中国馆巧妙融合竹子、汉字、书卷等文化符号,外形宛如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外立面上以多种字体镌刻着百余句诗词名句。

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人合一”展区。这里有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以及“农业百科全书”《耕织图》的数字化呈现,向参观者传递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此外,三星堆文物复制品也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4月13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当天举行了开馆仪式。图为参观者在中国馆内参观游览。中新网记者 朱晨曦 摄
  
“中国馆建筑外观很漂亮,我是被中国馆外立面上的汉字所吸引,前来参观的。”日本游客高井对记者表示,汉字从中国传至日本,日中两国都使用汉字,她对中国馆内用投影矩阵打出的流动“诗词瀑布”十分感兴趣。

14日,上海昆剧团在中国馆为现场观众进行了演出。当日表演剧目有《闹天宫》《牡丹亭》《长生殿》等。前来参观的各国民众对中国昆剧颇感兴趣,会场内座无虚席。

在“绿水青山”展区,厦门筼筜湖的宜人生态、湖南十八洞村的盎然生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修复等,向世界讲述一个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展示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美丽中国。

在中国馆二楼,“生生不息”展区充满科技元素。中国能建在该展区打造的“智慧城市”展项前聚集了不少参观者。据介绍,“智慧城市”展项以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健康网、文化网等“八网”融合未来城市发展方案为内核,运用沙盘模型、三维视频、互动多媒体等,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现代版桃花源”主题灯光秀,展现中国在清洁能源、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生态环保、低空经济等领域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4月13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当天举行了开馆仪式。图为参观者在中国馆内参观“八网融合”智慧城市沙盘展项。中新网记者 朱晨曦 摄
  
“智慧城市”展项现场负责人、中国能建品牌部总经理熊瑛对记者表示,展项的这些科技颇具“未来感”,比如在千米高空用“风筝”发电、在地下深处压缩空气储能,以及零碳建筑等,这些都让各国游客对中国的前沿科技赞叹不已。“展项整体展现的是在八网融合支撑下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图景。我们特意设置了海洋能源一体化内容,日本作为岛国对于海洋能源很重视,可以为其提供借鉴。对于清洁能源可持续利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共识和发展方向。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看到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

  
此外,在“生生不息”展区内,“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在天宫空间站通过视频送来祝福;“蛟龙号”体验舱中“载人深潜英雄”唐嘉陵下潜至7062米拍摄到的珍贵影像清晰可见;AI大模型邀请中国文化中最受欢迎的神话人物之一“孙悟空”用多语种品古论今,写诗作画,吸引不少观众前来与之互动。中国馆还展示了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的土壤样品,这是中国馆在本届世博会上献给全球观众的一份最珍贵展品。




4月13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当天举行了开馆仪式。图为参观者在中国馆内参观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中新网记者 朱晨曦 摄
  
中国馆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为叙事脉络,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展现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大阪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1102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