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晓惠
我女儿小M小时候,皮肤有过敏倾向,我们定期都要去皮肤科拿药。现在长大后皮肤很好,连我都快忘记她小时候一度过敏到全身涂药。
先是在婴儿期,耳朵、脸部常常发红、甚至渗出体液,后来医生开处方,全身用3种不同强度的类固醇软膏,并要始终保持皮肤表面干爽。
于是我每天一早直接将婴儿浴盆放在洗碗池上方,每天洗浴十来次,只要有体液,马上洗净。然后用软纱布吸乾。当时有前夫庇护,可以全职在家——本来也是刚刚剖腹产,日文叫“帝王切开”。至今有一条大疤痕。
中间有过一次危险是感染了葡萄球菌,全身有炎症反应,好几天连续发烧,但经历那次之后慢慢皮肤变结实了。直到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过敏之烦恼。
如果您家有婴儿皮肤瘙痒的问题,真的不要着急,按照医生所説严格去做,一定会好的。也有一些儿童疾患,伴随着长大慢慢便会痊愈。
今天忽然想起这段过往,是因为想起常去的长良川河畔的皮肤科。这是一家其他县的患者都会慕名而来的私人诊所。
医生是目测90岁的老爷爷,医院里熙熙攘攘都是护士,相对于医院面积,医护人员实在太多了,以至于等待诊断的患者不得不挤在狭窄的走廊里,坐在只放得下半个屁股的小板凳上,等待着被叫到名字。
小M在这里印象比较深的治疗是手指头,小M曾有好几年手指皮肤剥落,完全没有指纹,必须分冬季和夏季涂不同的类固醇加保湿剂。那一款医用保湿剂Hirudoid Cream 0.3%多年后成了网上爱美女士用来涂脸的神药,引发了滥用医疗保险来美容的议题。
还有一次是小孩人人会得的脚底疣,主要是夏季游泳传染,属于病毒类皮肤疾患,需要分好几次用液氮烧。
医师老得颤颤巍巍。护士全是女性,高的、矮的、瘦的、大胸脯的各种各样不停穿梭在帘子隔开、有床位的诊疗单间,有时直接在隐密空间用液氮或做小手术,外面靠牆还有一些照射光线治疗青春痘的仪器,青春焕发的体育少年在治疗粉刺。
有一名体格魁梧的女护士专门辅佐老医师开药,堪称粗大的左臂右膀。
每次患者讲完症状,她会这样説:“先生,开这个药吧?两支。再加口服,每天1袋,14袋。可以了。”日本很多处方药是粉末状,药局自己配。
老先生就按她所说,写下谁也看不懂的药方,当时还不用电脑。这张宝贝纸很值钱,处方药必须由医师开。
跟患者交待各种注意事项也是她,涂药很有讲究,有的孩子全身根据不同程度要分别凃好几种,但都有必要照做。
老先生此时坐在椅子上,太多皱纹的脸掩盖了他的表情,且戴着眼睛,看不清目光,可以说就像一个摆设。但说也奇怪,必须医师执行的手术轮到老先生上场时,他的手忽然就不抖了。比如切割患部、或用液氮烧局部时精准无比。
当时坊间有人戏称:那位老先生是护士的傀儡,真正治疗病人的只是那位中气十足的护士。但老先生有医师执照,护士不得不将灵魂依附于他。传説中的名医其实是一个壳。
小M如今20多岁,老先生估计也已作古。
医术精湛的女护士如今去了何方?
我常常会想起一些无关的往事与旧人。此刻是因为白天的翻译案件。
主讲的老先生也是老态龙钟,其实连电脑都用不好,我得帮他连线,设置幻灯片,调节仪器。这些我自己也不擅长,但工作关系,硬着头皮也要去做。
老先生演讲节奏与内容的控制全部靠我。我们之前合作过数次,他也放心。有时大段的话,他懒得讲,直接让我看着稿子翻译给听众。
今天的听众礼仪很差,有人吃口香糖并肆意地咀嚼。临走还把矿泉水瓶丢在教室里。
于是我想起长良川皮肤科的那位护士,今天若不是我,课程是蛮糟糕的。
这段时间做演讲翻译较多,在家主要做字幕,2024年接的电视剧有点烂,去年做历史剧又太累。而普通翻译案件因为机械翻译的普及而骤减。还好我的工作分几个板块,这一块不好,自然还有另一块补上,所以至今仍然可以轻松负担生活。
我也不钟爱名牌,顶多买些好的食材,安安心心过我的生活。在我退休前保持这样就好。
2024年暮夏,与小M去调布看烟花。她小时候我们一直相对俭约,也更注重食品内容,所以很少从摊贩处买那些传统的章鱼烧、铁板烧、烤肉串、苹果糖、炸番薯、炸鸡、Baby蛋糕,现在她大了,偶尔吃一点没有问题。
这一天我们买了一盒广岛烧,两层面皮夹着炒面那种,和一盒章鱼烧,味道都非常好。小M开心地圆着儿时的梦。在她的小学生时代,我们颠沛流离,即使一起去看烟花,我这个母亲心底里总不是百分之百地快乐。
如果早知道我们终有一天可以安居乐业,那时真的不用焦虑。
但转念一想,如果不是当时的危机感,我又如何取得事业发展,直到有能力将小M带走呢?
往事回想起来,让我总是觉得现在最好。唯一不满意便是自己有一些赘肉无论如何减不掉。明天上午要去练拳了,拳馆的野野村老师是我最近蛮欣赏的一个人。
有时我会在脑子里幻想,和这种类型有无可能恋爱?我觉得其实也没有问题,生活可以很单纯,他开一间酒吧,属于街坊喝酒唱k的那种,白天无事便来拳馆兼职,周末有时去做大排档卖食物,抽烟、喝酒、嗓子哑。样子黑不溜秋,但为人极好,每次都会主动叫我练,因为我不像其他女学员那样随意喊老师陪练。
我心里非常不好意思麻烦别人,而且自己拳击水平又那么差。
人生皆有可能。和你身边的人,或许只需要一点催化剂。
但我现在会多一点思考,毕竟懂得有时候不该开始的就不应该开始。
我的初恋男友曾説我当年是所向披靡。真要是那样我还会单身半辈子吗?所以我想纠正他,其实我就是有很多情感和念想,需要一个倾注的地方而已,比如这样写出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