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大阪·关西世博将给日本带来什么?
日期: 2025/03/27 11:40
中文导报讯 大阪·关西世博(202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为期半年,共举行184天,还有两周就开幕了。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与。

大阪·关西世博的经济效果

日本政府预计通过会场建设和运营带来的经济效应总计达到2兆9155亿日元,并且声称这将促进国内产业的活跃。预计的来访者人数为2820万人。



1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视察视察大屋顶环形结构。来源:首相官邸网页

民间智库“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估算经济效应为2兆7457亿日元。瑞穗综合研究所预计与参展相关的消费额将达到1兆日元,特别是在关西地区,增长率的提高被寄予厚望。1970年大阪世博的参观人数约为6420万人,包含消费支出的经济效应为3兆3000亿日元。

未完工的外国展馆能够使用吗?

距离大阪·关西世博开幕还有十几天。参与国家自建的展馆中,约70%的展馆尚未完工。

为了确保博览会成功成立了跨党派议员联盟会议。石破总理表示:“作为举办国,责任在政府。我们一定要让博览会大获成功,开启日本的新希望。”

另一方面,工期延误令人担忧。参与国自费建设的“类型A”展馆中,有约70%的展馆尚未获得“完工证明”。



1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视察视察日本馆。来源:首相官邸网页

不过,博览会协会表示:“虽然尚未获得完工证明,但有些国家已经完成了外部工程,预计在开幕前几乎所有建筑将完工。”

博览会的运营由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负责。展馆的建设通常在主体部分(外部建筑)完工后取得“完工证明”,然后进行内装和展示建设,取得“使用许可”之后才能接待观众。

“类型A”海外馆共47个国家42座展馆,截至本月21日,已取得完工证明的仅有13座,获得使用许可的只有2座。许多国家正在努力同时取得完工证明和使用许可,预计接下来会大幅增加已取得的数量,但目前仍有大约5座展馆在进行外部施工,预计至少5个国家无法在开幕前完成内装和展示工程。

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内部提出,若能确保安全性,即使内装尚未完成,也可以授予使用许可,并建议在4月13日时部分开馆。然而,关于展馆的开馆时间,最终由各国决定,已经有国家计划将开幕式定在黄金周前后,即博览会开幕后。

一般游客踊跃参加是成功的关键

预售门票的销量仅达到目标的约7成。协会决定推出“当天票”,让游客可以现场购买。如果开幕时多个展馆尚未完成,这将对门票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1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视察视察世博大阪健康护理馆等。来源:首相官邸网页


负责大阪·关西世博2025运营的万博协会会长十仓雅和在3月17日的记者会上表示,预售票的销售总数已达到“1021万张”,超过了2005年举办的爱知世博的939万张。十仓会长表示,仍未达到1400万张的目标。从销量的构成来看,未达到目标也可以理解。人们对票务销量不佳的担忧,但大部分销售量来自企业购买和修学旅行等团体旅游,目前,运营方在吸引一般游客方面遇到困难。

销售的门票中,企业购买占约700万张,修学旅行和团体旅游占约200万张。特别是企业购买占比很高,约占总量的70%,而一般游客仅占10%左右。

爱知世博会在2004年4月突破了700万张的预售票销量,但当时经济界和地方企业购买的门票并未占到50%以上,门票的委托销售比例更高,如通过票务公司、百货商店、超市和旅行社等。

中日拿出“国宝”参加世博

在这次世博会上,中日两国将拿出“国宝”参展世博会。在即将到来的大阪·关西世博(4月13日开幕)中,将展示世界最大级别的火星陨石“火星之石”。这块陨石于26日从保存在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东京都立川市)出发,前往会场的梦洲(大阪市)。

这块火星之石是日本观测队在2000年南极发现的,宽29厘米、深16厘米、高17.5厘米,重约13公斤,预计约在1000万至1300万年前从火星脱离,并在数万年前到达地球。它包含了与水反应生成的矿物,是火星曾经存在水的证据。展览期间,它将被展示在一个保持湿度稳定的专用展示柜中。极地研究所的广报室长熊谷宏靖表示:“这是一件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物品,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宇宙和地球的奥秘。”

据中新网成都3月11日据三星堆博物馆11日消息,今年4月启幕的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三星堆青铜神树等三件文物的复制品将亮相中国馆,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目前,三件文物的复制品已从四川广汉出发运往日本。

据了解,中国馆是大阪世博会用地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重点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我国从古至今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理念和成果。去年以来,专家反复在全国各大遗址中挑选对比,最终确定了包括三星堆在内的几处遗址出土的文物复制品亮相中国馆。




青铜神树复制品制作现场。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三星堆博物馆共有三件文物的复制品将在大阪亮相——青铜神树、青铜面具和青铜兽首冠人像。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青铜神树是目前出土的体量最大的商周青铜器,是古蜀人神话宇宙观具象化的物质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青铜面具是三星堆出土青铜面具中的孤品,视觉造型别致、内涵丰富;青铜兽首冠人像造型同样非常特别,铜人双手虚握,戴兽首冠,兽首大口、冠顶后部两侧铸外展兽耳。

这三件文物均为国宝重器,尤其青铜神树早就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如何在大阪亮相?据介绍,三星堆博物馆特别制定了3件文物的详尽复制方案,在确保文物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12月,文物复制工作正式开始,最终耗时两个多月完成复制品制作。

文物复制是一个“细致活儿”,首先要确保被复制文物的安全,因此所有文物的空间三维信息和表面纹理信息,全部采用非接触式不贴点、不喷粉扫描以及全方位、多角度拍摄的方式进行采集,确保对文物的扰动降到最低。


青铜神树复制品制作现场。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青铜神树器身高大,神树本身存在大量精美纹饰和小型鸟形饰。为了复制品能够原样展现神树风采,工作人员先将文物分解,用3D打印机分别打印出不同的部件,再逐一对比蜡型上的纹饰与文物的区别。待蜡型确认之后,再在其上一层涂料一层砂,由细到粗完成铸造所需的铸造模壳,最后再脱蜡、铸造。工作人员还在用化学药品初步着色以后,再用矿物颜料对复制件进行细致描绘,只为原样再现青铜神树风采。

两个多月的复制品制作过程中,大国工匠、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带领团队投入其中,确保三件文物的成功复制。目前,青铜神树复制品已分段包装,和另外两件文物的复制品一起启程运往日本。据介绍,待文物复制品安全运抵大阪以后,郭汉中还将亲自前往世博会中国馆拼接青铜神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21073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