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被团协”在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
日期: 24年12月3期



图为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上领取奖牌和奖状的被团协代表委员(右起)箕牧智之、田中重光、田中熙巳。12月10日摄于奥斯陆。共同社照片

中文导报讯 “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被团协),12月10日在挪威奥斯陆领取了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这是日本的个人和团体第二次获得该奖。首次获奖是50年前的1974年,前首相佐藤荣作因宣布无核三原则等而获奖。本次,日本“被团协”获奖令核爆受害者力争实现废除核武器的切实愿望受到瞩目,他们一直在向世界传达核爆真实情况。



12月10日,日本的核爆受害者、援助人士等30人出席了颁奖仪式。今年的获奖者、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派出三名代表委员登台领取奖牌和奖状,他们是现年92岁的田中熙巳、现年84岁的田中重光和现年82岁的箕牧智之。诺贝尔和平奖的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28万元)。

日本“被团协”建立于1956年,是由二战结束前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成立的一个日本全国性的基层群众组织。他们以“不要再次产生核爆受害者”为口号,一直主张废除核武器。在过去60多年中,该组织长年宣传使用核武器“不人道”,并呼吁为实现一个“无核世界”而奋斗。已故代表委员山口仙二1982年作为核爆受害者代表,首次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高呼“No more Hibakusha”。



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高度评价“被团协”的存在,认为他们锲而不舍的持续活动为国际社会形成不允许再次使用核武器的“核禁忌”作出了贡献,对诸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发出核威胁、朝鲜进入本世纪后仍实施核试验等,人类依然面临着核威胁的现状敲响警钟。



田中熙巳作为代表,在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感言。他回顾自己13岁时亲历长崎原子弹轰炸的那段过往,讲述轰炸夺去5名亲人生命的痛苦经历,从而呈现核武轰炸所造成的反人道主义的惨状。在颁奖仪式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田中表示:“如今,不少人动不动就把核武器和核打击挂在嘴边,我们对此感到极为遗憾和悲凉。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是一大荣耀,我们期待这能为不断倒退的全球彻底销毁核武器进程创造一个重新迈进的新的契机。”他接着表示:“我们非常担心,年轻的一代未能真正认识到核武器的危害性。为此,我们将在自己时日无多的人生旅程中,继续竭尽全力地开展宣传活动,让核武器绝对不能与人类共存这一理念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扎根。”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弗里德内斯接受NHK的采访时指出:“这是颁发给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的奖项,同时也是向1945年的8月因原子弹轰炸而被杀害,以及在原子弹轰炸之后亡故的所有人致敬的奖项。”

39岁的弗里德内斯今年刚就任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一职,是历届主席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说:“为我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很久之后才出生的人们,超越年代地讲述证言并传播有关知识,是今年授奖的重要理由。”他指出,年轻一代有责任继承原子弹轰炸受害者的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在战争中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国家。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军为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分别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导致广岛约9万至16.6万人和长崎约6万至8万人死亡。不过此举促使日本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核爆11年之后,由当年核爆的见证人和幸存者成立的“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团体协议会”便开始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反核运动。

诺贝尔和平奖也一直致力推动废除核武器。奖项在2009年被授予提倡“无核武器世界”的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2017年被授予“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

目前,全球有九个国家拥有原子武器。2017年,122个国家的政府在联合国谈判并通过了历史性的《禁止核武器条约》(TIAN),但该文本的范围本质上是象征性的,因为没有任何有核国家签署该条约。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20946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