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 国际社会表态
本报讯 多年来饱受战火蹂躏的叙利亚,近期乱局再起。以“沙姆解放组织”为首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力量,在十天内相继攻克阿勒颇、哈马和霍姆斯等重要城市,并在12月8日早晨迅速占领首都大马士革。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令和平移交权力后,已卸任并离开叙利亚。另有消息人士称阿萨德可能在飞机失事中丧生。众说纷纭,真假难辨。
在持续超过13年的叙利亚内战中,叙利亚政府军本身表现出的战斗力较为有限,很大程度上依靠俄罗斯和伊朗及其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来抵抗反政府武装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进攻,进而收复战争期间被占领的大片地区。2022年开始,俄罗斯忙于乌克兰战争,伊朗因内政和外交等原因被分散注意力,黎巴嫩真主党则在2024年下半年深陷以色列的严厉打击之下。
叙利亚内战开始后,美西方制裁封锁导致叙利亚承受石油出口中断、货币严重贬值、失业率高企等多重压力,经济深陷困境,民众生活举步维艰,新冠疫情则使境况雪上加霜。有分析指出,过去一段时间内,叙政府盲目乐观,认为反政府武装已不具备大规模作战能力,因此为减少财政开支而复员大批现役和预备役人员,使得部队作战能力进一步削弱。
相比之下,叙反政府武装多年来一直加紧训练,还建立军事学院培养指挥人员,并发展军事工业提升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在新一轮战事中,反政府武装运用新战术战法,大量使用无人机、红外夜视镜等先进装备,对政府军造成压迫,并大搞“认知战”,广泛散布不利于政府军的谣言、视频等,以动摇政府军军心。
新一轮战事当中最重要的反政府武装力量为“沙姆解放组织”,该组织最初与“伊斯兰国”有关,后又变身为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支持阵线”,2017年1月改为现用名。该组织由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领导,此前一直蛰伏在叙利亚东北部伊德利卜地区,被美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列为恐怖组织,但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在地区事务中谋求自身利益考量,土耳其允许该组织同自己扶植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叙利亚国民军”并肩作战。该武装近期曾从阿勒颇北部地区独立发动对叙利亚政府军的袭击。
土耳其堪称是本轮战事“最大赢家”,其在中东的影响力必将会进一步扩大。伊朗及其地区内什叶派盟友所构成的“抵抗之弧”影响力将大打折扣,而包括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在内的海湾国家也希望增加其在叙利亚的影响力。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政权倒台后,其亲密盟友俄罗斯和伊朗以及“战略伙伴”中国如何反应?邻国土耳其、欧美国家以及联合国又有何种表态?
叙利亚反对派12月8日宣布接管首都大马士革,推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与多方叙利亚冲突参与者谈判后决定辞去总统职务,并已离开叙利亚,阿萨德曾指示要和平移交权力,俄罗斯未参与谈判。俄外交部在声明中并未说明阿萨德目前的下落。
俄罗斯外交部声明同时指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但目前没有面临严重威胁。声明还表示,莫斯科正在与所有叙利亚反对派组织保持联系,并敦促各方避免暴力。
伊朗大使馆遭冲击阿萨德政权垮台,叙利亚的另一个亲密盟友伊朗驻大马士革的大使馆遭到反对派武装组织冲击。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了这一消息,并指出,该组织与目前控制(大部分)叙利亚的反对派组织不同。伊朗国家电视台指的后者是领导反对派推进的伊斯兰主义武装组织沙姆解放组织(简称HTS)。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埃斯马伊尔·巴盖伊表示,伊朗外交官在遭到任何袭击之前的清晨就已撤离大使馆。伊朗外交部还强调,德黑兰将不遗余力帮助叙利亚建立安全与稳定,并补充说,伊朗和叙利亚两国人民之间长期友好的关系有望继续保持。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希望叙利亚尽快恢复稳定。中国政府已积极协助有意愿的中国公民安全有序离叙,同在叙留守中国公民保持联系并做好安全指导。”发言人继续指出:“我们敦促叙利亚有关方面采取切实举措,确保中国在叙机构和人员安全。当前,中国驻叙利亚使馆仍在坚守,我们将继续为有需要的中国公民全力提供协助。”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阿萨德访问的中东以外国家中,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一。在2023年访华期间,阿萨德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随着反对派攻势席卷全国,中国驻大马士革大使馆周四发出紧急通知,建议中国公民“尽快”离开叙利亚。
针对叙利亚的最新局势,美国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总统和他的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叙利亚发生的非同寻常事件,并与地区伙伴保持持续联系。” 美国国防部中东事务助理防长沙皮罗在巴林的“麦纳麦对话”安全会议上表示:“美国将继续保持在叙利亚东部的存在,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伊斯兰国’的死灰复燃。”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其自创的互联网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表示:“阿萨德已经倒台。他逃离了自己的国家。他的保护者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已不再愿意保护他。”特朗普还写道,俄罗斯和伊朗现在都处于虚弱状态,一个是因为乌克兰和糟糕的经济,另一个因为以色列的军事成功。他还提到:“泽连斯基和乌克兰希望通过谈判结束这种疯狂的局面。”最后他还点名中国:“中国可以提供帮助。全世界都在等待!”
法国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统治的终结表示欢迎。法国外交部表示,经过13年对本国人民极其残暴的镇压,阿萨德留下了一个人口大量流失的国家,叙利亚人民已经遭受了太多苦难。
与此同时,法国外交部呼吁实现一个和平的政治过渡,确保国家机构的保留,同时尊重叙利亚的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叙利亚人民的多样性。此外,法国外交部的声明还敦促所有叙利亚人团结一致,追求和解,拒绝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
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佩德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数百万叙利亚人表达了明确的愿望,希望建立稳定且包容的过渡安排。他敦促所有叙利亚人在重建社会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对话、团结,以及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人权。
佩德森坦言:“今天是叙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时刻——这个国家经历了近14年的持续苦难和难以言喻的损失……这一黑暗篇章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但今天我们怀着谨慎的希望展望新的篇章——一个为所有叙利亚人带来和平、和解、尊严和包容的新篇章。”
本报讯 多年来饱受战火蹂躏的叙利亚,近期乱局再起。以“沙姆解放组织”为首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力量,在十天内相继攻克阿勒颇、哈马和霍姆斯等重要城市,并在12月8日早晨迅速占领首都大马士革。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令和平移交权力后,已卸任并离开叙利亚。另有消息人士称阿萨德可能在飞机失事中丧生。众说纷纭,真假难辨。
在持续超过13年的叙利亚内战中,叙利亚政府军本身表现出的战斗力较为有限,很大程度上依靠俄罗斯和伊朗及其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来抵抗反政府武装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进攻,进而收复战争期间被占领的大片地区。2022年开始,俄罗斯忙于乌克兰战争,伊朗因内政和外交等原因被分散注意力,黎巴嫩真主党则在2024年下半年深陷以色列的严厉打击之下。
叙利亚内战开始后,美西方制裁封锁导致叙利亚承受石油出口中断、货币严重贬值、失业率高企等多重压力,经济深陷困境,民众生活举步维艰,新冠疫情则使境况雪上加霜。有分析指出,过去一段时间内,叙政府盲目乐观,认为反政府武装已不具备大规模作战能力,因此为减少财政开支而复员大批现役和预备役人员,使得部队作战能力进一步削弱。
相比之下,叙反政府武装多年来一直加紧训练,还建立军事学院培养指挥人员,并发展军事工业提升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在新一轮战事中,反政府武装运用新战术战法,大量使用无人机、红外夜视镜等先进装备,对政府军造成压迫,并大搞“认知战”,广泛散布不利于政府军的谣言、视频等,以动摇政府军军心。
新一轮战事当中最重要的反政府武装力量为“沙姆解放组织”,该组织最初与“伊斯兰国”有关,后又变身为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支持阵线”,2017年1月改为现用名。该组织由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领导,此前一直蛰伏在叙利亚东北部伊德利卜地区,被美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列为恐怖组织,但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在地区事务中谋求自身利益考量,土耳其允许该组织同自己扶植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叙利亚国民军”并肩作战。该武装近期曾从阿勒颇北部地区独立发动对叙利亚政府军的袭击。
土耳其堪称是本轮战事“最大赢家”,其在中东的影响力必将会进一步扩大。伊朗及其地区内什叶派盟友所构成的“抵抗之弧”影响力将大打折扣,而包括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在内的海湾国家也希望增加其在叙利亚的影响力。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政权倒台后,其亲密盟友俄罗斯和伊朗以及“战略伙伴”中国如何反应?邻国土耳其、欧美国家以及联合国又有何种表态?
叙利亚反对派12月8日宣布接管首都大马士革,推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与多方叙利亚冲突参与者谈判后决定辞去总统职务,并已离开叙利亚,阿萨德曾指示要和平移交权力,俄罗斯未参与谈判。俄外交部在声明中并未说明阿萨德目前的下落。
俄罗斯外交部声明同时指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但目前没有面临严重威胁。声明还表示,莫斯科正在与所有叙利亚反对派组织保持联系,并敦促各方避免暴力。
伊朗大使馆遭冲击阿萨德政权垮台,叙利亚的另一个亲密盟友伊朗驻大马士革的大使馆遭到反对派武装组织冲击。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了这一消息,并指出,该组织与目前控制(大部分)叙利亚的反对派组织不同。伊朗国家电视台指的后者是领导反对派推进的伊斯兰主义武装组织沙姆解放组织(简称HTS)。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埃斯马伊尔·巴盖伊表示,伊朗外交官在遭到任何袭击之前的清晨就已撤离大使馆。伊朗外交部还强调,德黑兰将不遗余力帮助叙利亚建立安全与稳定,并补充说,伊朗和叙利亚两国人民之间长期友好的关系有望继续保持。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希望叙利亚尽快恢复稳定。中国政府已积极协助有意愿的中国公民安全有序离叙,同在叙留守中国公民保持联系并做好安全指导。”发言人继续指出:“我们敦促叙利亚有关方面采取切实举措,确保中国在叙机构和人员安全。当前,中国驻叙利亚使馆仍在坚守,我们将继续为有需要的中国公民全力提供协助。”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阿萨德访问的中东以外国家中,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一。在2023年访华期间,阿萨德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随着反对派攻势席卷全国,中国驻大马士革大使馆周四发出紧急通知,建议中国公民“尽快”离开叙利亚。
针对叙利亚的最新局势,美国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总统和他的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叙利亚发生的非同寻常事件,并与地区伙伴保持持续联系。” 美国国防部中东事务助理防长沙皮罗在巴林的“麦纳麦对话”安全会议上表示:“美国将继续保持在叙利亚东部的存在,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伊斯兰国’的死灰复燃。”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其自创的互联网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表示:“阿萨德已经倒台。他逃离了自己的国家。他的保护者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已不再愿意保护他。”特朗普还写道,俄罗斯和伊朗现在都处于虚弱状态,一个是因为乌克兰和糟糕的经济,另一个因为以色列的军事成功。他还提到:“泽连斯基和乌克兰希望通过谈判结束这种疯狂的局面。”最后他还点名中国:“中国可以提供帮助。全世界都在等待!”
法国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统治的终结表示欢迎。法国外交部表示,经过13年对本国人民极其残暴的镇压,阿萨德留下了一个人口大量流失的国家,叙利亚人民已经遭受了太多苦难。
与此同时,法国外交部呼吁实现一个和平的政治过渡,确保国家机构的保留,同时尊重叙利亚的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叙利亚人民的多样性。此外,法国外交部的声明还敦促所有叙利亚人团结一致,追求和解,拒绝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
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佩德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数百万叙利亚人表达了明确的愿望,希望建立稳定且包容的过渡安排。他敦促所有叙利亚人在重建社会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对话、团结,以及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人权。
佩德森坦言:“今天是叙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时刻——这个国家经历了近14年的持续苦难和难以言喻的损失……这一黑暗篇章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但今天我们怀着谨慎的希望展望新的篇章——一个为所有叙利亚人带来和平、和解、尊严和包容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