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卢涛:写作旧事
日期: 24年12月1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卢  涛

由于国内特殊年代的影响,我们这一代的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们是永远需要补课的一代。不过,尽管那是个无书可读、无娱乐可言的年代,我们似乎更有时间思考、更有愿望读书、更有机会写作。尤其是写作,成为了我们的习惯而不觉其苦。

我们写作的理由很简单。首先是要写“感想文”。

感想文可以是毛泽东先生文章的读后感,也可以是看“样板戏”、看“雷锋式人物”报道的心得。当时,毛泽东先生的文章就像西方人读圣经,我们必须天天读、天天讲。所以,有“精读”的训练。虽然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毛先生的用意,但其简单的大众化现代汉语让我们感觉容易接近,加之当时的“政治需要”,我们好像一星期就要提交一篇“毛主席著作读后感”。由此,我们学会了引用(引用毛先生的“精辟论断”)、学会了比喻(比如将革命领袖比喻成太阳)、学会了排比(比如革命口号的罗列)等修辞方法,也学会了起承转合的文章基本作法。而样板戏、英雄人物故事、革命诗歌的“感人情节”、“感人章句”又让我们不断地要去模仿、要去试做一个作家、一个诗人(那个年代的青年几乎都有“文学青年”的情怀),我们在粗糙的纸上、在墙上、在地上都写过所谓的“诗”。

我们不仅有上述的作文经验,还写过“书”。“书”有两种,一种是“决心书”,一种就是“情书”。决心书是表态的,是说自己的心理状态的,比较容易写,尽管有些是虚假的内容,但毕竟要感召别人或取悦于人,所以有得心应手的感觉。

说到取悦于人、得心应手,写作的乐趣就莫过于写情书了。青少年即使是暗中恋爱,也摆出一副寻求伴侣的架势,显得比较认真。为了让一个喜欢的人跟你一起走,那是要好好表态的。所以,通过写情书,可以总结以往的“我”、描述现在的“我”、展望未来的“我”或是“我们”,我们因此打下了遣词造句、起承转结的作文基础。这种写作是不遗余力的,甚至超过了我们的理解程度。比如一首诗、一个警句,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就引用到了情书里面,以打动对方的心。情书的传递是件危险的事情,令人恐惧。一是怕遭到对方拒绝、被斥为“流氓”,一是怕被家长或是老师发现被批评为“不务正业”或“不正派”,所以文章又不能太露骨,始终贯穿着“含蓄”的表达方式。

还有一种写作契机,这就有点像“愤怒出诗人”一样了。因为现实是黑暗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所以要用文章排遣胸中的郁闷。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在旧物中都会发现一两首所谓的诗或是感叹人生的散文(有点像如今的专栏作文)。

现今的青年娱乐太多、信息太多,会出现“心灵鸡汤”也不宜消化的现象,更没有沉思冥想或是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情书的机会了。所以,对他们谈写作,首先要谈写情书的旧事、谈写毛先生著作读后感的旧事。

(2017年9月21日初稿于东京/2024年11月27日重读并确定于前往昆明机上)
(本文作者系广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教授/西日本教育研究会代表理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1/20930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