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崇天高走青海 生态长存护江源
——海外华文媒体青海参访纪行
中文导报讯 8月下旬,由中国国务院侨办、青海省侨办举办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青海行活动拉开序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人自西宁出发翻山越岭、涉水过河,了解当地民情,感受大美青海。一路走来,所到之处各级政府部门都清晰传递出同一种声音——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要始终把保护好青海的绿水青山放在首位,全力推进美丽青海建设。
青海湖:高原蓝宝石重焕光彩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也是青海积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载体和宣传窗口,希望各位媒体人走进青海湖,更深入地感受我们青海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所作的努力。”8 月 26 日,华文媒体人来到青海湖,当地导游自豪地介绍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
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在全国乃至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漫步在青海湖畔,鱼群溯河而上;水鸟盘旋穿梭于水面,……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青海湖畔徐徐展开。
“这是湟鱼,青海湖特有的种类,禁止随意捕捞!湟鱼是棕头鸥、鸬鹚等水鸟的食物,如果水中无鱼鸟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导游说,为保护湟鱼资源,维护青海湖乃至青藏地区的生态平衡,青海省封湖育鱼,实施了全面封湖育鱼零捕捞的保护措施。
在青海湖黑马河保护站,负责人李鑫表示,保护站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发挥的职能是巡护巡查和科普宣教,通过巡护能够摸清保护现状,及时发现变化情况,通过经验和数据的不断积累,为国家公园创建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提供重要支撑。
黑马河保护站建于2003年,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先建立的保护站,管护范围达800多平方公里。青海湖国家公园近年建立了“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的三级管理体系,下辖江西沟、黑马河、泉湾、小泊湖、哈尔盖和沙岛6个保护站,犹如围绕青海湖的一座座“瞭望塔”。
据了解,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坚决扛牢维护青海湖生态安全责任,深谋细谋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随着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青海湖生物多样性快速恢复,旗舰物种保护成效显著,植被盖度逐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高原蓝宝石”青海湖碧波荡漾,重焕光彩。
普氏原羚:从 300 到 3400
普氏原羚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仅分布于青海湖周围,成为青海湖独有的珍稀有蹄类动物和旗舰物种。随着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公园创建进程,通过实施野生动物拯救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围栏高度降低、救护点设立等一系列举措,普氏原羚种群得到更有效保护,数量由监测初期的不足300只增长至目前超过3400只,达到保护初期的近11倍,且种群栖息地从最初7个发展到15个。
距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青海湖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研学基地。该基地依托的青海湖普氏原羚保护站,是目前中国唯一的普氏原羚人工繁育救护科研中心,2004年这里成功诞生了世界第一例人工繁育普氏原羚,现有人工繁育救护普氏原羚80余只。
该基地是青海湖国家公园第一个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基地,至今已有万余名中小学生接受自然生态和户外环境教育研学实践课程,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关心这一珍稀物种的良好社会氛围。而随着国家公园创建步伐不断加快,还将建成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对普氏原羚的救护和科学研究,实现从救护、保护研究、基因遗传、谱系管理、野化放归和自然科普的功能。
该基地研学负责人颜生云介绍,自己原本是青海省一家电视台的记者,一次得知普氏原羚面临困境的机会,让她毅然辞职。花6年时间蹲守野外,拍摄了一部普氏原羚的纪录片。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不断恢复,不仅是国家实施的野生动物拯救工程、社区共建共管、救护点设立等一系列举措,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环湖群众自发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行列中来,而且通过自然课堂科普等形式,呼吁更多公众成为保护青海湖的践行者。
沙珠玉:从黄沙瀚漠到绿野盈洲
沙珠玉,无珠更无玉。光秃秃的沙丘和漫天黄土,几乎是每一个沙珠玉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沙珠玉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是共和盆地典型的荒漠化受危害地区。
作为青海省防沙治沙重点区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经过6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沙珠玉从黄沙瀚漠到绿野盈洲,实现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共和县防沙治沙历史展览馆内两张图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张是上一代人植树造林的场景,第二张图中的这棵小树已经长大,下面的草木也比较茂盛了……”展览馆工作人员介绍。
如今,经过几代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摸清了本地区荒漠化的发生机制、风沙运动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方式,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原荒漠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模式和经验。
通过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多种治理措施,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增加的速率明显减缓,土地沙化面积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和沙化程度持续“双减少”,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双提高”的目标。
冬格措纳湖:游客不得随意踏入
8 月 28 日,参访团一行沿唐蕃古道来到了美丽的冬格措纳湖。冬格措纳湖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藏语意为“一千座山围成的湖”,是一片地处海拔4100多米的淡水湖,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夏日的冬格措纳湖,湖水湛蓝,宛如跌落群山之中的“蓝宝石”。红、黄、绿色的草滩与湖水相互映衬,美景如画,被当地藏民奉为“神湖”。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园后,黄河源园区开展大治理促进大保护,实施了湿地草地保护、湖泊群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措施和成效惠及冬格措纳湖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冬格措纳湖已成为雪豹活动的重要区域。
接待参访团的当地干部才旦卓玛说,冬格措纳湖周边区域已不得随意进入,只有少数区域在夏季两个月可以参访,但也须提前预约,严格限制人数。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实践
美丽而神秘的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三大江河起源于同一区域的地理奇观,在这里向世人惊艳呈现。黄河源头湖泊星罗棋布,呈现“千湖”奇观,鄂陵湖和扎陵湖如两颗镶嵌在高原草地的明珠;长江源区以俊美的高山冰川著称;澜沧江源头峡谷两岸不仅风光无限,更是高原生灵的天堂。
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寒生态系统典型独特、脆弱敏感、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高寒湿地、森林灌丛和高寒荒漠等。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其保护价值对全国乃至全球都意义重大。2000年青海省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3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 年三江源成为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措施不断提升,反映了中国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
青海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探索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管理保护原则,针对体制试点范围内6类15个保护地人为分割、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融通的体制弊端,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有效解决“九龙治水”,完成了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
从冬格措纳湖到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的路上,透过大巴车车窗,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成群的藏野驴在我们人经过时还驻足观望,仿佛我们才是稀有物种。
青海省去年12月发布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效及亮点公报显示,正式设园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水资源总量逐年增加,植被覆盖度逐步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文/孙辉)